——喜迎巴马瑶族自治县成立50周年系列报道之八
巴马瑶族自治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全县耕地面积8565公顷,农业人口占94.6%,人均耕地面积约0.6亩。农业的发展事关全局,巴马县委、县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重矣。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三农”政策,以稳粮、增收为目标,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全县农业迈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巴马农业基础差、底子薄,农业生产条件差。但全县干部群众不怨天尤人,不等不靠,凭借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创造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十五”期末,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57828万元,同比增长9.2%,农民人均纯收入1582元,同比增长9.2%,达到了历史新高。
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从提高单产入手,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积极发展粮食生产,解决好人民群众“吃饭”问题。全县大力引进推广粮食优良品种,二十几年来,全县共建立粮食作物新品种示范点近百个,引进粮食作物优良品种50多种。“十五”期间全县推广正大619玉米品种20万亩以上,实现增产2万吨,农民增收2400万元。通过广泛示范,加大农业先进技术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抛秧、玉米地膜覆盖种植等20多项实用新技术被成功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累计为农民增收1000万元以上。
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把桑蚕、高效淀粉红薯、火麻、药材、优质谷等作为优势产业来培植壮大,目前已初显产业形态。“十五”期间,全县累计种植甘蔗15万亩,实现总产值9869万元,财税收入883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00元以上。2005年全县桑园总面积达5000多亩,养蚕1700多张,产鲜茧52.5吨,实现产值105万元,桑农实现人均增收180元以上。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在巴马镇、甲篆乡、所略乡等地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推广秋冬季农业综合开发,使秋冬“闲田”变“钱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节节攀升,2001年至2005华分别为1261元、1275元、1328元、1449元和1582元。
“引科技之水、灌农业之田”。作为职能部门,巴马县农业局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全力构建县、乡、村三级科技培训网络,不断扩大培训面,提高农民素质。实施“青年农民培训”、“绿证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等,近十年来共举办各种实用农业新技术培训近200多期,上万人次参加培训,实现劳动力转移达5000多人。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的要求,全力抓好新农村试点建设,该县燕洞乡龙田村成为全市乃至全区新农村建设试点的样板之一。通过以点带面,全县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回顾过去,巴马农业成就斐然,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在新的征程中,全县干部群众坚信,只要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巴马农业将迎来更灿烂的明天。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