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宾阳县立足传统、产品、企业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步形成了以优质糖蔗、优质桑蚕、优质谷、优质蔬菜、食用菌、竹编、莲藕、早桃春橙等十大优势农业生产示范基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建立基地 开创农业新天地
面向市场,依托科技,发挥传统、资源和人才优势,招商引资,建立农业示范基地,宾阳农业开创了一个新天地。
宾阳县竹编、蔗糖、蚕丝等农产品加工历史悠久。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优势,以现有的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了以邹圩、洋桥、大桥3镇为中心的10万亩优质糖蔗生产示范基地,以大桥、古辣、露圩、甘棠4镇为主的4万亩优质桑蚕基地,以芦圩、思陇两镇为中心的500亩竹藤生产基地和以芦圩、武陵、中华、古辣、大桥等6镇为主的20万亩无公害优质谷生产示范基地。
该县还根据市场发展需求,着力打造特色名牌产品,建立了以东部的黎塘、大桥、王灵、武陵、中华、芦圩6镇为主的5万亩的优质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以黎塘镇为中心的2万亩的优质莲藕生产示范基地,以新桥、邹圩、古辣和露圩4个镇为中心的5000亩优质早桃春橙生产基地,以芦圩、大桥两镇为中心的鱼苗生产基地和以陈平、中华、甘棠镇为主的5万亩速生桉生产基地。
此外,宾阳县充分发挥交通优势,招商引资,引进广西农垦企业总公司在王灵镇建立占地380多亩的无公害生态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引进浙江温岭西瓜合作社在芦圩镇石村建立占地1000亩的优质西瓜生产示范基地;引进台湾老板在古辣镇建立年饲养1500多头香猪的生产示范基地。
在建立农业生产示范基地的同时,宾阳县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积极扶持引导专业人才参加示范基地建设。目前,宾阳县共有高、中、初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2万多人活跃在农业生产战线上。
示范作用 打造品牌促发展
建立起来的生产示范基地在当地发挥了积极作用: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带动群众发展优质、适销、高效的农业,使产业进一步调优,质量进一步调好,规模进一步扩大,效益进一步提高。
大桥镇、古辣镇在建立优质桑蚕示范基地的基础上,组织实施“基地+协会+农户”发展模式。今年宾阳县桑蚕收入预计达27000多万元,将增收10500多万元。
在示范基地的影响和新发展模式的带动下,全县发展优质良种蔗空前高涨,预计2006/2007榨季进厂原料蔗130万吨以上,糖蔗已经成为宾阳第一经济支柱产业。邹圩镇组织实施“企业+农户”发展模式,今年,全镇优良糖蔗种植面积发展到4.2万亩,比去年增加1万多亩。
该县积极整合竹编生产资源,通过基地示范和技术培训,切实提高竹编经纪人经营管理水平和竹编人员技术水平,提高宾阳竹藤工艺品的市场占有率,打响宾阳竹编工艺品的品牌,使编织业不断发展壮大。编织人员发展到10万多人,遍及全县10个镇(乡)。编织品种由原来的竹编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个系列3000多个花色品种。全县从事加工、出口贸易的编织工艺制品企业由原来的10家发展到现在的24家,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编织工艺制品出口占全县总出口创汇的61%。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