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5月04日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陈健民 北宣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5月1日,春风宜人,满目青绿,万物争荣。

北流市崛起的108个文化生态村,宛如新农村建设泛出的诱人绿点,竞相斗艳,魅力四射。农业部和自治区已把该市列为全国、全区“生态家园建设示范县(市)”。该市的民乐镇和鸭埌村绿耀神州,成了全国文明镇和全国文明村,罗政村也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走马其中,真是豁然开朗,催人奋进!

科技引领 龙头带动 产业联动 钱袋鼓起

“建设新农村,增收是核心,生产要先行。”北流市委书记黄海昆深有感触,“北流新农村建设起步早,就是农民钱袋有了钱。”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达2885元,增加330多元,今年头4个月仍保持两位数增长。科技引领,龙头带动,产业联动成了他们增收的“秘诀”。

科技引领。长江村引来广东种蕉能人创办公司,去年科学种蕉100公顷,亩收七八千元,比种水稻多两三倍。罗政村和李村引进浙江品种、技术和资金,春节前后种下优质提子13公顷,每亩纯收可达万元以上。该市66%的水稻推广免耕抛秧技术,领先全国;科学种菇成了广西的“大哥大”;水果优良率高达75%;以牛品改为代表的水产畜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高达35%。2月16日,自治区在该市举行了科技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启动仪式。

龙头带动。投资3.8亿元的广西晨光乳业项目,去年在北流独竹村建设,可带动2万多农户养殖奶水牛增收,每头年纯收四五千元。北流市凉亭肉鸡贸易加工中心也于去年9月开工,年加工新型环保肉鸡千万只,可带动万余农户致富。到5月1日,北流年产值100万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已有25家,超千万元的有10家,使蘑菇、荔枝、瘦肉型猪等生产基地迅速形成,走向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

产业联动。白马镇通过产业联动,引进广东老板办分厂等,办起了十几家企业,使4000多农民进厂务工,人均年薪八九千元。该市数百家东部产业转移企业以及市内50多家陶瓷企业,使8万多农民成为按月领工资的新型农民。56户人家的榕树田屯,仅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的就有14人。其中黄向平为改造旧村,建设黄家大宅,一家伙就垫资出几百万元。如今,北流外出务工农民已达24万多人,农民人均纯收2/3来自非农产业。

各显神通 五改十化 改善村容 竞展新颜

农村生产发展了,北流迅速启动“五改十化”工程。即改水、改厕、改厨、改房、改路,实现房屋楼房化、用水自来化、户间路硬化、电视闭路化、厨房沼气化、经济产业化、家具现代化、庭院生态化、生活科学化、言行礼貌化,出现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改善村容的可喜局面。

庄园式。茶新和大里等村集资对原居住地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管理。投资600多万元的中龙村黄家大宅,楼高5层,占地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有284间房,入住56户220人,实行统一用水用电、统一圈养禽畜、统一使用大型沼气池、统一使用娱乐室、阅览室、议事厅。大宅还配建江边公园、游泳池、喷泉小广场和绿化工程等。住户黄钦祥边炒鸭肉边欣喜地对记者说:“过去4间旧房变成了现在三层12间的新楼,并配有卫生间、自来水,像是城里人了。”玉林市委书记高雄肯定说,这是节约土地建设新农村的典范。

集镇式。石碗嘴和松石等村按集镇的模式规划建设。中和村建起商铺、住宅楼200多幢,还建有学校、卫生室、防疫站、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灯光球场等设施,建有200多个摊位的4000多平方米的村市场,还成立了粤剧团、新办了手套厂、毛织厂等,让500多村民不出村就能“上班”领工薪。

生态式。沙塘、六旺和石根等村以建设沼气池为纽带,改变生产生活方式。586户的罗政村建起了文化广场、宣传长廊、公园和作为未成人教育基地的接力楼,家家用上了沼气、自来水和闭路电视,家家都有卫生厕所、卫生厨房、标准畜禽舍等。罗修俊家的阿婆“啪”的一声打开沼气灶,火苗蹿起近尺高。她乐得合不拢嘴说:“我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神仙的日子。”春节前夕,该村还荣获“全国旅游农业示范点”的牌匾。

回建式。龙富新村以北流海螺水泥项目征地拆迁为契机,实行统一安排回建、统一设计、分户建设三层半别墅式楼群,并配建文化长廊、篮球场和绿化美化香化带等。该村赖育才激动地说,人们常说“三不让”,即坟山风水不让,祖宗宅地不让,老婆不让。当初大家都不愿搬,后来看到这么漂亮的新村前景都乐了。

人文式。侯山和岭垌等村借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文化新村。梧村的黄恒荣投资150万元,在抗日时期中共玉林特委荒河会址,建成颖川山庄文化园,内建“一亭”即清风亭;“二室”即文化阅览室、警示教育室;“三廊”即书法长廊、漫画长廊、故事长廊;“四厅”即革命导师展厅、革命将帅展厅、百色起义展厅、荒河会址展厅,吸引了一批批参观者。

如今的北流,村村通了四级路,大半村通了水泥路,建成沼气池9.5万座,改建卫生厕所18万座,89%农户用上自来水;还建起公园39个,文化广场38个,村级宣传文化中心7个,镇村电子信息馆35个,镇村图书馆135个,300多农户建起了农家书房。

政府引导 “三最”切入 民主管理 一呼百应

新农村建设谁做导演?谁唱主角?从何入手?钱从何来?走马北流豁然开朗。

早在1999年,时任玉林市委书记的李纪恒就号召建设生态文明村,并组织村干参观全国首富的华西村。北流市积极响应,每年都筹资引导和扶持生态文明村建设。其中农口去年筹了4000多万元;交通口前年和去年扶持村道建设1220万元;卫生口今年3月扶助农民办起新型合作医疗。

玉林市及时总结北流经验,部署了“十点一线”文化生态家园建设,自治区党委书记曹伯纯又将此提升为“玉贵走廊”建设工程。

为让农民激情燃烧,自当主角,建设新村,北流市长庞标益点出真经:从“三最”切入,即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

罗政村原来多是泥巴路,路窄坑洼,晴天飞满尘,雨天烂成浆,有车开不进,污水常横流,群众早就怨声载道。于是,村党总支书钟耀荣带头捐资8000多元,率先发动相邻的8户修建门前路……一条路修好后,村民觉得舒坦,都请老钟组织修路。于是,村里成立公益事业理事会,统管集资修路,很快修了30多公里水泥路,使大小车都可开到各家门口。

老钟还从最迫切解决柴火与卫生的两个养猪大户入手,引导办沼气。结果两家尝甜头,家家跟着做,很快建起490多个沼气池。

“至于钱嘛,说来就怪,不干就没有,干了就会有,越干越会有。”老钟感言,“钱是人找的,只要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钱就有了。”该村的标语写得好“美好家园大家建设,幸福生活自己创造”。该村仅钟耀荣就为新村建设捐了8万多元。

北流新村民主管理也很精彩。鸭埌村有人乱堆垃圾,村道德评议会当即通过闭路电视评议禁止。石根村每人每年交几元卫生费,成立环卫站,配备专职环卫员,实行全天保洁,使之干干净净。记者在该村梁树荣家的花园石桌上,用手掌抹一把,真的一尘不染。其事迹不胫而走,上了中央电视台。

就这样,北流有156个村成立了公益事业协会,261个村成立了精神文明建设协会,43个村成立了未成年人道德教育协会,58个村成立了道德评议协会和禁赌协会,民主管理井井有条,各种文体社团如雨后春笋,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