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5月08日 来源: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 作者:谌贻照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方圆1.6平方公里的丹洲岛是桂北山区里一颗独放异彩的“水上明珠”,从层峦叠嶂中奔泻而来的融江河在这里突然敞开臂膀,将丹洲环抱在自己温柔洁净的怀抱中。如今,这个已有400多年历史的古镇正唱响生态旅游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欢歌,重新展示自己的古韵魅力。

    4月29日,记者踏上丹洲村时,这个四面环水的绿岛又新添了不少古色古香的农家旅社。村民刘路明正忙着为他的新客栈做好最后的收尾工序。这位直爽的汉子对自己10多万元的投入既感压力又充满憧憬:全部的宝都押在上面了,期待在今年的“五一”黄金周里能“盆满钵满”。多年来一直蹲点在村里引导乡亲们搞旅游开发的镇党委干部杨云连鼓励他:市县旅游部门都在致力打造“风情柳州”旅游线,丹洲是进入侗乡旅游的第一站,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打造好丹洲的旅游环境,回报肯定是丰富的。刘路明舒心地笑了:“我们不等不靠,就是期望长远的回报。”

    丹洲岛上柚树成林、古韵悠然、市井洁净。这里曾是三江古县城(怀远县)的所在地,至今仍有古县衙、明清古民居等建筑掩映在柚林绿树之间。近年来,精明而淳朴的村民们办起了农家生态旅游。2002年至2005年,到丹洲旅游的游客达20万人次。

    村民委副主任燕子明告诉记者:在镇政府把丹洲引上生态旅游的道路后,全村人一心扑在旅游开发上,目前村里农户建起的农家旅馆就有50多家,达到1000多个铺位,村民注入旅游开发的民间资金已超过600万元。村里办起了旅游公司,2005年村民的人均纯收入已经达到3500元,荣获了“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金色牌匾。

    丹洲村的230户人家由61个不同姓氏的家族组成。这个“庞杂”的大家庭里从未发生过一起盗窃事件。古东门旁“无人售肉”的摊点就在路边:出售猪牛肉的村民把肉往摊上一放,可以去忙自己的活;买肉的村民自己称好肉,照价把钱丢进钱筐了事。

    丹洲古镇人家“路不拾遗、日不闭户”的淳朴古风,在旅游服务中演绎了不少感人的细节。2005年10月,一位游客把1600多元的现金和证件丢在村民古琴客栈里,客栈主人全部上缴,使之完璧归赵;在江上摆渡的艄公多次见证了丹洲村民拿着游客遗忘的物品搭船追到对岸送到客人手中的情景。

    丹洲的旅游热让曾被遗忘的丹洲古镇重新焕发盎然生机。村民们谈起发展旅游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心里都热乎乎的。

    村里的“石痴”罗建功很兴奋:“以前我玩石,村里人都笑我。现在歪打正着,我的奇石馆游客络绎不绝,黄金周日接待观石游客近千人次,玩石的年收入有近3万元。丹洲建设新农村就靠自己齐心协力发展旅游。”

    村民杨支培在精打自己的“旅游算盘”:柚子园对游客开放,每年有1.4万多元纯收入,新装修的客栈可以同时接待20位客人。妻子在村里卖门票,自己管理柚园的同时与儿子儿媳一起接待客人。新农村的生活就应该越过越红火呀!(谌贻照)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