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去以工养农 走进来以技助农
武宣讯 正是菊花婀娜多姿时,《广西电视台》春节前在“广西报道”栏目播出了“武宣80多亩菊花迎春怒放”的新闻。在广东打工回乡带群众连片种下这片菊花,亩产值超万元的种植能手甘泽由对笔者说,关键是政府为我们这些外出民工营造了安心在本地发挥特长的好环境。
武宣县近年来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达7.4万人,仅去年就新增劳务输出1.38万人。一方面农民外出务工带回了生产资金,达到了以工养农的目的;另一方面主要劳动力外流也给人才输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了科技人才不足等难题。县委、县政府本着既输出富余劳力增加收入又引进人才加快本地经济发展的宗旨,将“民工经济”这项新兴产业融入“十一五”经济发展规划中,建立外出务工和返乡创业双向激励机制,实现外出与返乡互相促进。县财政拨出专款编制了牵引经济升级的项目和全县主要投资导向目录发放给外出民工。每年春节前后,县乡还分层次隆重召开技能型和智能型能工巧匠座谈会。介绍支柱产业发展思路,请他们建言献策。与此同时,广泛宣传办厂税费优惠政策,支持农民工“返航”参与城镇化建设以资金补农;改善投资建厂服务环境,降低农产品加工门槛以技术助农;协调小额贷款,鼓励农民工创办示范企业以才智帮农;加强农民工就业技能培训,发挥种养特长以本事带农。在广东打工多年的通挽镇青年韦杰和甘红卓,回乡用掌握的技术购买设备和原料建起了玩具、彩灯加工厂,解决了当地320人就业,年收入超过200万元。靠着在广东省打工积累的经验,何开忠返回桐岭镇在政府的扶助下,投资130万元建起了集制种、产菌、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康正菌业公司,带动黄忠明、韦威应等60多人组成多个联合体,建起了武宣县最大的蘑菇生产和加工基地。去冬今春外销鲜菇650万公斤,仅此一项该镇农民人均增收170多元。全县食用菌种植面积200万平方米,产值突破7000万元。像他这样带资金、技术、项目回乡投资创业的民工在该县已有1.26万人。创办“回流型”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2611个,年产值达2.1亿元。“民工经济”成为推动该县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
(陈德仁)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平乐县深化食品出口监管 专项培训为企业发展赋能
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加强食品出口监管的号召,进一步推进平乐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尾款项目工作,8月1日,平乐县企业食品出口管理专项培训班成功举办。此次培训在平乐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圆满举行,吸引了平乐县金土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平乐县大新山生态农业有 【详细】
金秀县长垌乡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为全面做好农家书屋“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工作,提升农家书屋在暑期的运行效果,充分发挥农家书屋阵地作用,7月24日,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在平孟村农家书屋开展农家书屋主题示范暨“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过暑假”活动。 【详细】
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 ——右江区情景党课鼓舞人心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百色起义95周年,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七一”当天,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以“传承优秀品质”主线,围绕“党员一线建新功”内容,在大码头开展“右江潮先锋·榜样话担当”主题党课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