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9月13日 来源:钦州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近年来,钦北区大胆探索和实践,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生态和经济相统一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新路子,并以此带动了全区小城镇和新农村建设。今年1—7月,该区实现农业增加值6.95亿元,同比增长10.4%;农民实现人均现金收入1803元,同比增长8.9%。

沼气作纽带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钦北区决定实施“生态农业工程”:以大寺、那蒙、小董、大垌“四大生态镇”为重点,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家园示范村,在公路沿线大力发展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带,并将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农村城镇化纳入其中。几年来,该区对农民建设沼气实行“五统、四包、三卡”制度,即:统一施工图纸、统一安排施工、统一供应建池配件、统一培训沼气建设和沼气池使用知识、统一验收标准;包建、包维修、包教会使用,建坏包赔;建立建池卡、验收卡、维修卡。同时,区里每年还通过“三个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资、多渠道投入,给每建设一座沼气池的农民补助两吨水泥。到目前止,全区建成沼气池2万多座,建成四大生态镇,31条生态文明村,并以沼气为纽带,构建起长滩至新棠,板城至那香、大垌至平吉、大垌至小董40万亩百里连片荔枝长廊。以新棠为中心的“黑叶荔”荔枝基地成了全国最大的“黑叶荔”基地。

    创建“生态农业示范工程”,给钦北区农业经济带来了实惠。该区2万多座沼气池每年可保护山林面积1.5万公顷,按每座沼气池每年为农户节约煤气和电费支出1000元计,2万多座沼气池可为该区农民每年节支2000多万元,单沼气一项,每年可为农民人均提供收入40元左右。

种养富了民

    目前,钦北区“沼气—养殖—种植”三位一体化农业得到了广泛推广,该区建起了以沼气池为纽带的无公害荔枝、龙眼、蔬菜、大青枣、百香果等农业种养基地一批。形成了家里养猪有沼气,山上种荔枝养鸡,树下套生态,水下养鱼,水上养鸭,田里种香蕉、大青枣,坡地种蚕桑、竹子的生态特色农业格局。该区针对荔枝生产长期以来使用化肥而忽视配合使用农家肥造成土壤板结、产品下降,果质差等突出问题,大力推广沼气贮果保鲜、沼液叶面施肥、沼液防治病虫害等10多项沼液种果实用技术,引导农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种养并举,建设沼气池,大力发展禽畜生产,利用禽畜粪堆发酵晒干和沼气燃料排出废渣及其他农家肥作为农作物的主要肥料,今年全区施用农家肥的荔枝面积达10万亩左右,占全区荔枝面积的25%,果农每年每亩可节约化肥、农药投资270元。荔枝种多了,钦北农民还利用山上的荔枝林来放养土鸡,这些生长在青山绿树间的土鸡不但无污染,而且肉质鲜美,小董“逍遥鸡”已经成为一个品牌,享誉全广西。近几年来,该区每年出产荔枝3万吨以上,出栏肉鸡800万羽,仅这两项,每年为农民人均提供收入200多元。

    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使该区农民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在果树下、田野里放养长大的土鸡、草鹅“飞”进了南宁、广州等地超市,备受城里人的欢迎;用沼气池尾液做肥料种出的香蕉、荔枝等绿色产品以其优良的品质走俏武汉、北京、香港等地市场,价格也高出其他地方产的同类产品,生态农业成为农民增收新亮点。(赖廷耀)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