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9月14日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 作者:周文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8月31日,扶绥县岜盆乡岜伦村党总支书记马汉杰向南宁一家餐饮企业出售了500只乳鸽,喜添1500元收入。这位30岁的农民经营着一家美国皇鸽养殖场,每年卖鸽收入高达10余万元。

扶绥县农村有不少像马汉杰这样的时代弄潮儿。今年夏天,扶绥县评选出15名农村党员致富标兵和12名农民致富能手。根据资料,这27户农户每年纯收入之和为405.69万元,平均每户的年纯收入约为15.2万元。按每个家庭4到5个成员计算,人均年纯收入高达三四万元。

农民踏上富裕路,诀窍何在?带着该问题,记者日前对扶绥县的这一富裕农民群体进行了调查分析。

——规模经营。上述27户农户的经营活动,无一不是“大手笔”。种植方面,面积大则一两百亩,小则三四十亩:中东镇四新村陆英梅种了板栗近15公顷,桑树12公顷;东罗镇都充村陆超球种有甜南瓜8公顷;山圩镇昆仑村李兆西,种植近8公顷甘蔗。他们的养殖业也较有气势:中东镇九和村方仕平开办养猪场,存栏母猪110头,年出栏仔猪超过2000头;渠黎镇渠新村吴本超承包8公顷鱼塘,养殖单性罗非鱼,年产罗非鱼五六万公斤;东门镇自尧村何天飞养肉鸭5000羽。

致富能人喜欢“做大”,有必然因素。一是目前农产品价格低,农业尚处在“以量取胜”阶段,小规模种养无法致富。二来农产品走向市场离不开“规模”这张通行证。马汉杰告诉记者,广东老板要求他每次组织1万羽以上的乳鸽,否则不派车进村收购。三来劳务输出和龙头企业的开办,为规模种养铺平了道路。近年,扶绥县有4万多农民外出务工,土地流转活跃,同时,东门南华糖厂、山圩剑麻工业园等企业“胃口”大,全县主要农产品的销售有保障。

——多种经营。27户农户除了3户只有一个种养项目外,其余农民都是多管齐下。据统计,27人平均拥有2.8个致富项目。致富项目最多的是陆英梅,43岁的她种板栗、桑树,养鱼、猪,办石料场、水泥砖厂,将家庭经营搞得风生水起,今年被评为全国劳模。龙头乡龙头社区梁志生也会“弹钢琴”,能同时兼顾养猪、鸽、鸡,种龙眼、发展冬种生产几件工作。

农家建立起几大经济支柱,主要是为了提高抗风险能力。一旦某项农产品出现生产、销售难题,其他品种能够及时补救。在这方面,方仕平体会较深。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开始承包家乡的荒坡种龙眼,最初赚过钱,但随后果树遭受霜冻,收入急剧减少。现在,他“两手抓”,除了种有60亩红江橙和龙眼外,还养鱼养猪,每年稳赚15万元左右。

——科学经营。这有两个方面,一是掌握种养技术。致富能手们都在技术上狠下功夫。以渠黎镇联绥村吴仁生为例,他为了种好红江橙,特地到广东廉江考察,并向广西农科院专家咨询种植技术。果树种下后,他吃住在果园里,不分日夜精心管理,按要求浇水、施肥、杀虫、剪枝。为了解决水源不足问题,他在果园里专门建了一个1000立方米的水柜。二是吸收先进的种养理念。不少能人都采取立体养殖等生态农业模式。如龙头乡那塘村黄进海,10多年前承包一口大鱼塘,在鱼塘边上修了4排猪圈和鸭舍,利用水塘养鱼、水面养鸭、塘边养猪,而猪、鸭粪便排入水中,成为鱼饲料。这样,综合效益大大提高。

——农商结合。27户中有11户涉足商业,主要是自购车辆从事交通运输业,其他为贩运蔬菜水果、销售饲料、经营建材及碾米业务等项目。山圩镇昆仑村韦有进家拥有2辆汽车和1台拖拉机,每年运输纯收入多达7万元,超过家庭种养所得。而以105.5万元的年纯收入高居致富榜首的陆英梅大力开办石料场和水泥砖厂,也足以说明工商业对于提升农民致富境界的重要性。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