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6月09日 来源:新桂网-广西日报 作者:王贞桐 唐宏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6月初,全州县全州镇农民唐国忠用1.2万元买回了一台农用车,他满脸笑容说:“这辆车是用养猪挣的钱买的,没有福润肉制品有限公司扶助,就没有我的养猪场,就买不了这辆车。”在全州,像唐国忠这样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增收的农民有10万户。

近几年,全州县先后培植起农业龙头企业136家,形成了群龙“共舞”,产、加、销一条龙。2004年,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收入22亿多元,创汇600多万美元,为农民增加收入6亿多元。

发挥优势

作为农业大县的全州,县委、县政府按照“大规模,强辐射,高起点,外向型”的原则,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实施“工”字型高效农业战略。

福润肉制品有限公司是以加工生猪为主的龙头企业。2002年落户全州后,投资3亿元建成了年屠宰生猪120万头的生产线,年产值达10亿元,带动该县生猪养殖存栏60万头,去年使农民增加收入2亿元。

食品加工业在全州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为了发挥龙头企业更大的带动作用,县里鼓励企业加快技改,增强市场竞争力。全州县是全国优质粮食基地县,县里立足这一丰富资源优势,积极培育大米加工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大米加工企业已有上百家,其中日处理大米200吨的就有15家,年处理大米达600万吨,区内外20多个城市有全州的大米经销商,其中主要销往广东和桂林、南宁等地。

农企对接

全州县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市场对接,通过定期到国内外招商和建立稳固的商业关系,不断扩大业务来往,争取国内外的市场订单。同时还引导企业做好与农户的对接,按照客商要求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并把种子以优惠价格供给农户,农户根据企业要求的规格、数量、质量进行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以适当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产品,并建立起稳固的信用关系。

为适应市场需要和竞争,各企业还搞起了自己的示范基地,引进优良品种,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户进行科学种植,提高科技含量。近几年,农科部门和龙头企业先后引进了黄瓜、茄子、西红柿、食用菌、辣椒等几十个蔬菜新品种以及10多个林果新品种和专用优质水稻新品种,建起60多个大型科技示范基地、12个科技示范村、3000个科技示范户。他们采取“企业+党组织+协会+基地+农户”的方式,通过签订合同,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规模化产业格局,把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联合体。目前,全县已形成生猪养殖基地、三黄鸡养殖基地、鱼鸭混养基地、林果基地、蔬菜基地等百余个各具特色的生产基地,带动农民10万户。去年5月份以来,仅全州镇就新建百头生猪养殖场13个,生猪存栏从5000头发展到4万头。

吹糠见米

全州县发展食品加工业,实施龙头带动战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企业壮大了,农民富裕了,全县经济实力增强了。

据了解,全州县丰收大米厂加工的大米,这种稻谷一般收购价在每吨1400元左右,而加工成成品后,每吨价值就在3600元以上。才湾镇葡萄协会通过与企业联姻,全镇40多公顷优质葡萄增值超过1.5倍,产值达到360多万元,为农民增收100万元。全州百余龙头企业带起百余农产品基地,连起10万农户。农业龙头企业不仅“吃”进了这10万农户生产的农副产品,满足了自己生产的需要,也带富了这10万农户。“我们让农业龙头吃饱了,我们自己的口袋也装满了。”正如庙头镇石洞村桑蚕种植户王光华所言,“去年我种了10多亩桑,养蚕收入达4万多元,要是没有庙头蚕茧加工这个龙头企业,我连种也不敢种。”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