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安徽省县域经济依然走出上升曲线,整体保持平稳增长。3月7日,省统计局发布数据,2015年全省62个县(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82亿元,比上年增长8.9%,增幅比全省高0.2个百分点,占全省的比重由上年的48%提升到49%,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由49.8%提高到50%。
19个县(市)GDP超200亿
2015年,全省62个县(市)合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82亿元。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4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604亿元,增长9.6%;第三产业增加值3237亿元,增长10.2%。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9.7:53.5:26.8调整为18:52:30。分县看,全年生产总值超200亿元的县(市)达19个,比上年增加2个,占县域总数的30.6%;GDP增幅高于全省的县(市)有28个,占县域总数的45.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
62个县(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17.7亿元,同比增长10.4%,增幅比全省高1.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4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由上年的47.3%提高到48.1%。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736.5亿元,增长7.5%,增幅比全省高2.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016.1亿元,增长4.4%,比全省高0.2个百分点。工业化率达45.5%,比全省高1.6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超11000亿元
2015年,62个县(市)固定资产投资11005.5亿元,同比增长15.3%,增幅比全省高2.6个百分点;占全省比重由上年的44.9%提高到45.9%。投资规模超过百亿元的县达51个,较上年同期增加了6个,占县域总数的82.3%,其中20个县投资规模超200亿元,肥西、肥东、长丰、当涂、无为居全省前5位。县域消费品零售总额3613亿元,同比增长12.2%,增幅比全省高0.2个百分点,占全省消费的40.6%,比重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55个县(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万
62个县(市)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万元的有55个,占县域总数的88.7%,41个县(市)增速高于全省,其中和县保持两位数增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的有34个,占总数的54.8%,40个县(市)增速高于全省,其中泗县、怀远、固镇、定远、天长、岳西等县(市)保持两位数增长。2015年末,县域住户存款余额8992.8亿元,增长15.9%,增幅比全省高2.8个百分点,占全省住户存款的51.9%。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如何打破创新壁垒 助力县域经济升级
在经济转型的窗口期,对中国经济有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县域经济如何实现升级已经成为备受各界关注的问题。 【详细】
新型城镇化 河南将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破题
一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关系着你我他,其中的热词、新词与河南的发展更是息息相关。大河报梳理了以下的关键词,来看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河南元素”。 【详细】
安徽省强化对贫困地区生态保护
记者日前从省扶贫办获悉,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生态保护脱贫工程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通过实施生态补偿、增加转移支付等方式,不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详细】
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提速提质:突出项目带动 壮大特色产业
记者日前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去年以来,我省努力探索各具特色、彰显优势的县域经济发展新路。突出项目带动,进一步扩大有效投入,围绕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特色产业培育、金融要素保障等领域,建立县域经济振兴工程动态项目库,完善项目推进机制。2015年县域在建亿元 【详细】
县域电商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县域电商的风生水起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在应对发展新常态的过程中,电商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路径逐渐进入各地发展的视野,到2015年终于呈现全面暴发之势。为什么县域电商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县长们热议的话题?主要有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