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9日 来源:贵州日报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1月18日,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率2015年全省第三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代表观摩贵阳京东电商产业园。邓刚 摄  

11月18日,贵州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孙志刚率2015年全省第三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代表观摩遵义县花茂村。陈慧 摄

  新农村建设使人欣喜,电子商务发展令人振奋,重点工业项目让人惊叹。

  11月18日,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省委副书记、代省长孙志刚,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秦如培,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龙超云分别带领2015年全省第三次项目建设现场观摩会代表,走进贵阳、遵义、安顺。一处处亮点,一个个突破,都给观摩代表留下深刻印象。

  省领导在北京勤邦检测装备与生物试剂国际科技产业园项目观摩时点评:城区一定要搞产业,但是搞什么样的产业,怎么搞产业,城区的“一把手”要有研究。城市发展不能没有创新,也不能只做服务。要通过产业发展、业态创新把“里子”做出来,同时把“面子”弄好,实现“里子”、“面子”一起要。

  在普定县美丽乡村秀水帮扶项目观摩时,省领导点评:贵州要打赢扶贫攻坚战,全省能富的地方要先富起来,通过这场攻坚战,使大批干部、企业家、农民在这个过程中成长起来,这些都是我们贵州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贵州弯道取直,走向富裕指日可待。

  大扶贫加力

  产业引领美丽乡村

  清澈的白腊河穿村而过,青墙黛瓦的黔北民居,数百年历史的土陶文化……走进遵义县枫香镇花茂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找得到乡愁。

  在花茂村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区枫香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农民把蔬菜水果种成了“艺术品”,吸引观摩代表驻足,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只要把创新的理念贯穿到工作中去,种植业也可以有很多新的成果,原来很多你想象不到的东西现在都可以实现。”一位观摩代表称赞道。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中,花茂村推进精准扶贫与率先小康齐步走,依托苟坝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引进企业发展绿色产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实现农旅文融合、一二三产融合、产业与生态融合、人与自然融合。

  有了产业的支撑,当地农民的生活日渐富裕起来。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6478元增加到2014年的10948元,今年预计可达12607元。

  “新农村建设带出了新农民、新产业、新气象、新发展。”短暂的停留,让黔西南州州长杨永英感慨:建设“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最重要的还是产业支撑,只有实实在在地提高群众收入,才能更好更快实现脱贫致富。

  兴伟集团对口帮扶普定县,在秀水村投资3亿元建设美丽乡村健康旅游项目,村民以土地、劳动力入股的方式共同建设.。兴伟集团承诺“投资全部送给村民,企业一份股份都不留、一分效益都不要”,并确定了“秀水五股”模式,产生的收入利润全部分配给全村群众共享。

  对于这样的安排,兴伟集团董事长王伟解释说:“民营企业家的一切是党和政府给予的,是人民给予的。致富思源,企业家有责任回报社会。”

  走在秀水村格调清新的商业街上,大家看实景、听介绍,交流新农村建设经验,共话贫困地区未来发展。

  省农信社党委副书记王黎明说,兴伟集团积极参与精准扶贫,体现了民营企业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农信社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将按照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大数据、大扶贫两大战略部署,做好产业扶贫,为扶贫攻坚贡献力量。

  弯道取直

  打造中国电商贵州版

  在“互联网+”时代,当农业大县搭上电子商务快车,会呈现怎样的后发优势在习水县电子商务产业园,观摩代表们找到了答案。

  农村淘宝习水服务中心,键盘敲打声不绝于耳,工作人员忙着用电脑接单、下单;村淘物流中转仓库,成堆的包裹被一一分拣,等着配送到村民手中;淘宝·特色中国·习水馆,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乘云而上,飞出大山……一幕幕热闹的场面,让代表们眼前一亮。

  习水县电子商务产业园着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让农产品卖得掉、卖得快、卖得好。该县预计在5年内培育发展1000家个体网商、200家线上企业、300个“村淘”服务中心,力争通过“网货下乡”和“农产品上行”,让农村变得更美好。

  就在前不久的“双11”购物节,习水县“农村淘宝”与全国8000多个村淘点比拼,创下了全省第一、全国第七的佳绩。运营短短一个多月时间,交易总金额突破700万元。

  “农村电商不仅可以吸引部分年轻人返乡创业就业,还可以促使农民有针对性地发展农业产业,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习水县副县长苟光利介绍说,县里已明确把打造全国县域电子商务生态标杆县作为全县电子商务发展的战略目标,实现“网货下乡、习货出山”。

  代表们纷纷赞叹,习水县充分运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探索“电子商务+扶贫”的新模式,把电商作为新时期扶贫的“新利器”,通过电商引领,有效提升了扶贫成效,加速了弯道取直。

  在北京勤邦检测装备与生物试剂国际科技产业园里,贵州勤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己的大数据分析和技术,将检测技术、农业大数据、电商体系植入农产品流通环节,通过建设勤邦“食品安全云”农产品电商平台,形成覆盖全省的食品安全配销网络体系。

  “全省有近30个区县开展配送服务,每天配送量达到60吨以上。”公司董事长何方洋介绍说,通过高质量农产品的配送和销售,带动了农村种植、养殖户的发展。

  “农村电商要发展,农民要脱贫致富,缺的就是这种全产业链的电商平台。”都匀市委书记吴丹感触颇深,“利用农村电商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关键是在平台的搭建,从组织农产品到物流配送,安全、畅通才能保证黔货成功出山。”

  “这两天看的项目,业态新、拉动大、辐射广。贵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需要产业的支撑,需要企业的活力。通过产业平台联动市州和县域,各级实现联动发展、共享发展。”六盘水市市长周荣说,六盘水正以产业链为支撑,拉动一产转型;以绿色发展为理念,引领二产升级;冲破旧的发展模式,开启新的发展征程。

  创新驱动

  聚集产业发展新优势

  干燥后的苦瓜放入开水中冲泡,立即舒展开来,散发出独特的清香,仿佛刚采摘下来。在道真重庆产业园升升药业公司,观摩代表见证了全球独家的玻态生物可逆干燥技术。

  “传统干燥技术会让物质中的营养大量流失,玻态生物可逆干燥技术改变了传统药品干燥的技术缺陷,这一项技术是我们公司生存的基础,也是发展动力所在。”听了介绍,观摩代表们端起手边冲泡好的玻态苦瓜茶,轻呡一口后,纷纷点头称赞。以这项技术为依托,升升药业今年可实现销售收入25亿元以上。  无独有偶,位于道真自治县巴渔工业园的贵州天豪民族药业有限公司,也正以创新驱动发展,全力聚集核心技术,征战大健康产业“蓝海”。该公司总投资1.2亿元,主要从事从天然产物中提取药物。走进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将一袋袋青蒿草屑装入机器加工——提取青蒿素。

  “这就是今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中国医药家屠呦呦致力研究疟疾疗法的新药。”天豪民族药业公司负责人的介绍引人关注。

  该负责人介绍,公司目前正与四川大学联合申报筹建遵义市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预计2018年可实现年综合产值超20亿元。“依托核心技术,道真大健康医药产业正在强势崛起。”江口县委书记袁刚感慨。

  在赤天化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一辆辆货车满载竹浆板驶出厂区,通过高速公路运往全国各地。提到公司变化,董事长叶厥桂报出一连串数字:公司今年生产的竹浆板已达17万吨,预计全年产能20万吨。今年向竹农收购80万吨鲜竹,支付农民款项5亿多元,直接带动竹农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该公司承建的“黔北20万吨竹浆林纸一体化项目”是全国第一家林纸一体化示范项目,拥有世界上工艺最先进、单系列产量最大的竹浆生产线。叶厥桂自豪地说,科技创新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赤天化纸业的产品不仅卖到全国各地,最近还和苹果手机签订合同,将为苹果手机制作包装盒。(李勋 樊园芳 陈毓钊 张齐 王鲁铨 许邵庭 马刚 方春英 周清 李薛霏)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凝望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