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下发文件,决定在2007年已经赋予扩权试点县部分市级管理权限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放40项市级管理权限。此前,全省扩权强县(市)试点县(市)的数量先后两次增加,目前总数已经达到78个。
由此,扩权强县形成了试点县(市)成员和管理权限“双扩容”。这种全新的态势对于全省经济社会,尤其是县域经济的发展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扩权强县下一步将向何处去记者日前采访了省内部分专家。
重大转变:
从经济管理到社会管理
根据省政府印发的《进一步向扩权试点县(市)下放部分市级管理权限目录》,此次下放权限总共包括40项,其中,经济管理权限和社会事业管理权限分别为20项。
社会事业管理权限涉及公共安全管理、优抚安置和社会福利事业管理、基层法律服务监督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广播电视管理、医疗卫生服务管理、质量技术监督管理、人防工程建设管理等8个方面。“这是一个重大转变。”省社科院副研究员刘福敏认为,扩权强县,以前下放的主要是经济管理权限,这次包括了一半的社会事业方面的管理权限。
从成员数量来看,目前扩权强县试点县(市)的数量已经达到78个,约占全省县(市)总数的一小半。它们类型不同,有农业、经济、人口大县,从整体经济发展来看,GDP增速是高于全省的。
最大担忧:
履职能力不够,配套监督不够
市级权限雨点般下放到县一级,县级政府发展的自主权增加了,有没有问题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蓝定香最大的担心就在于,下放这么多权限到县一级,县级党委、政府有没有用好这些权限的能力,将其真正转化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刘福敏也有同样的担忧。在她看来,目前权限下放,基本上采取的是一刀切的办法,但实际上,有的地方是不能消化的,没有这种履职能力,尤其是县级政府公务员能力恐怕跟不上。这些问题在前期改革中较为凸显,短期内很难改变。
另一大担忧在于,对县级政府权力的监督。有人说,县级政府是个“小王国”,县级权限越来越大,而省级部门距离比较远,如果配套监督不跟上,也可能出现大问题。
市县矛盾:
县域经济强弱不同,矛盾程度不同
试点县(市)越来越多,管理权限也越来越多,县级独立自主空间越来越大,那么,市级是否存在被“架空”的隐忧
蓝定香认为,扩权强县的深入实施,会在一定程度上“架空”市,这可以说是必然的。权限下放到县以后,市这一级就只能从宏观上进行统筹,从中长期来看,扩权肯定会让市这一级减少权力范围和力度。
刘福敏在前期的研究中对上述现象深有体会。在扩权改革中,市级和县级利益冲突多,矛盾加大,这也是很多地方试点效果不显著的原因之一。扩权强县的举措,在配套改革跟不上的情况下,一定程度影响市一级的积极性和发展。
不过,四川地域辽阔,具体到不同的地方,各个县对于扩权强县这一政策的期望和态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好的“强县”和发展相对滞后的“弱县”都普遍欢迎被省直管,但处于中间的县却有些游离,这部分县对市一级的依赖更深,相对而言,更希望被市管。
重点转向:
从扩权到确权,从扩权到强能
成员数量和权限数量都在不断扩大,问题是,扩大的边界何在如何让扩权真正成为强县的动力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又是什么
对此,刘福敏认为,扩权的目标是强县,但能否实现这个目标,还是个未知数。目前,扩权强县依然是在试点,四川的县数量很多,发展不平衡,扩权强县到底会推行到什么程度,目前还没有定论。
前一阶段的重点是扩权,但这个工作毕竟有个头,下一步,结合全国行政审批的改革,工作的重点应该“确权”,即明确县级政府应该具备的权限,特别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县级政府和市级政府这两对关系。
从长远来看,“省直管县”不是着眼于管、谁来管的问题,反而是一个松绑的概念。尤其是试点县,更要强调放权和减权,尤其是要逐步弱化政府对企业微观经营和投资活动的直接控制,形成相对合理的政府与市场关系;逐步弱化政府对社会组织的人事、财政等的控制,形成相对合理的政府与社会关系。
其次,是强能。扩权之后,特别是重新确权之后,必须有足够的履职能力和强大财力来行权。要逐步培养和提高县级机构的履职能力,壮大县级财力。
理顺关系:
坚持市县并行发展思路
针对扩权之后市级有可能被“架空”的担忧。刘敏福认为,重要的是明确市、县并行发展的改革思路、加快配套改革步伐。 这一阶段,应强调市、县并行发展思路,深化财政制度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对县级政权的监督等。尤其是要澄清“省直管县”就是要取消地级市的误解。今后需要对市、县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在明晰市与县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同地位和功能的基础上,对省、市、县之间的职能配置进行必要的调整,并逐步推行机构改革、人员安置等系列改革。
蓝定香认为,扩权强县的过程中,省市一级不能一味放权,除了扩权之外,省市还要加强公共服务,做好平台建设和战略引导,不能一放了事。从中长期来看,扩权肯定会让市一级减少很多权限。但目前来看,省管县,其实省上直接管是管不过来的,市这一级还需要做大量工作。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四川力争到2017年 一半以上的县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
夯实底部基础,四川省将着力推进工业强县富县。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推进工业强县富县建设夯实底部基础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7年,力争一半以上的县工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30个以上的县工业总产值超过500亿元,全省培育2个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000亿元、3个超 【详细】
四川省召开省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全体会议
2月28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钟勉主持召开领导小组第五次全体会议。省委常委、省委农工委主任、领导小组副组长李昌平,副省长、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宁出席会议。会议总结了2014年全省县域经济工作情况,审议了2015年县域经济重点工作推进方案 【详细】
四川扩权强县进一步激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记者马川军报道 近日,四川省政府决定在2007年已赋予扩权试点县(市)部分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基础上,再进一步下放部分市级管理权限,激发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详细】
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第六届第四次会长会议在蓉举行
2月6日,四川省县域经济学会第六届第四次会长会议在成都花园饭店举行。 【详细】
四川省: 代表热议县域经济 “底部支撑”如何更有力?
我省有183个县(市、区),是县级行政区划最多的省份,也是一个县域差别大、县域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县域经济是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的底部基础,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战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