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从“短板”变“引擎”
今年上半年,沈阳市县域经济依靠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在“稳增长”宏观背景下,特别是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力度,保持了平稳增长态势,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和半年“双过半”,为全市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为完成全年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县域经济主要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分别高于全市4.2%、2%、1%、8.8%。县域经济以上指标分别占全市比重分别为64.6%、65%、38.8%和52.8%,而在2002年,这几个主要指标在全市的比重都没能超过20%,短短十年间,沈阳县域经济已经从过去拖全市经济后腿的“短板”,成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引擎”。
工业集群化成为经济支柱
产业集群和重大项目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今年8个涉农区、县(市)19个产业集群在建项目310个,总投资112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270.3亿元,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4.7亿元,实现产值1640亿元。其中于洪家具和五金、东陵软件、康平塑编、新民包装印刷5个产业集群产值可突破百亿,沈北手机、辽中铸锻造机加和法库陶瓷3个产业集群有望突破200亿元,沈北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可突破300亿元。预计上半年,县域3000万元以上开复工项目达到945个,总投资8200亿元,完成投资1200亿元。县域127个第一批市级重点项目全部实现开(复)工,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460亿元。
现代农业水平大幅提升
春耕生产顺利结束,养殖业运行平稳,设施农业呈现规模化发展。到6月末,全市种植业播种面积超额完成1008万亩计划;肉、蛋、奶及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25万吨、37万吨、25万吨、9.7万吨,同比增长8.2%、6%、15%、5.1%;全市计划新建设施农业10万亩,目前各区、县(市)申报落实23万亩,开工建设达7万亩。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农产品精深加工成为县域发展的主导产业。全年计划新开工投资500万元以上农事项目100个,上半年可达60个。沈康高速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初见成效。
新城新市镇带动力增强
郊区城市化步伐加快,一市三县县城建设全面推进,新城新市镇带动作用明显。截至5月末,县域新城新市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4.9亿元,其中,一市三县完成227亿元。新民新城、胡台新城、兴隆堡、大民屯新市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03亿元,增长超过30%,占到当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0%。
农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落实10万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计划,确保提前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落实国家、省资金计划,启动林区危房改造工程,推进扶贫工作顺利实施,取得较好进展。上半年,已落实市财政扶贫资金2500万元,并积极争取省财政扶持贫困户专项以及移民扶贫、产业化扶贫、贫困劳动力培训等项目资金。5000贫困户脱贫项目取得新进展,已落实产业扶贫项目3388户,占计划的68%。今年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9570.1元,增加1236.3元,增长14.8%。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贵州“底气足” 支撑县域经济转型有底气
28日,贵州修文门站及门站至扎佐次高压管线项目建成投运,标志着2015年贵州管道天然气助推县域经济低碳转型发展开启序幕 【详细】
湖南省:特色制造壮大县域经济
今天,全省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建设工作会议在汨罗市召开。会上,江华县、临湘市和云溪区(联合申报)、邵东县向省政府副秘书长陈仲伯递交了责任书,这标志着湖南第三轮特色制造产业重点县正式扬帆起航 【详细】
[大化县]精准施策 确保县域经济社会提质发展
4月24日,大化瑶族自治县召开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会议全面分析第一季度经济运行情况,科学判断当前全县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部署下一阶段全县经济工作。县委书记韦朝永要求,提神提气,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确保实现好今年各项工作目标 【详细】
县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专家座谈会在京召开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县级行政管理研究分会31日在北京举办了届中调整会议暨县域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专家座谈会。 【详细】
山东助推县域经济利用资本市场转型升级
4月16日,山东证监局与龙口市政府举行签约仪式,正式签署资本市场合作备忘录。山东证监局冯鹤年局长、龙口市政府韩世军市长出席签约仪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