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6月27日 来源:江西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上高县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促进社会和谐平安。财政收入从2003年的1.55亿元,到2004年的1.98亿元,再到2005年2.57亿元目标,这个只有33万人口的小县,在消化减收因素中好似芝麻开花节节高,日显活力。 

    经济和谐——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 

    上高县经济工作的思路依托本地人文优势,通过实施大开放和“三化”(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联动战略,打造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该县围绕2002年年底提出的“五年翻一番,创建上高市”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干出了不菲的业绩,极大地提升了经济的和谐度。到2004年,已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30.140.229.7,被评为全省工业发展先进县。作为全省安置就业十强工业园和省级民营科技工业园的上高科技工业园产业聚集力也与日俱增,目前已聚集了173个项目,有49个项目竣工投产。今年1至5月,上高经济在和谐中全线飘红,共完成财政收入9404万元,同比增长21.3%;引进客商项目68个,合同资金7.2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境外投资项目4个。 

    经济的发展,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质量的提升,上高76.5%以上的下岗职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今年1至5月,全县农村特困户就已实领救助金60.72万元。同时,上高的社会治安也在和谐发展中实现了“六无”。 

    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之源 

    上高县把社会建设摆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建立起“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近3年来,投入10亿多元用于城市建设,兴建了52.4万平方米的各类办公、商贸、住宅用房,拓宽改造县城12条主要路街,完善了市政、环卫、排水、排污、交通、通信等各类配套设施。县城连续5年以每年新增1平方公里、1万人口的速度扩张。目前全县已基本实现村村通水泥(油)路,85%以的村开通了有线电视,程控电话入户率达45%,全县农村新建沼气池1600个。作为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上高还创造性地开展“百里小康文化走廊”创建工作,全力推进小康文化建设。去年该县又顺利通过了全国社会文化先进县复评。 

    几年来,上高县委坚持把和谐班子建设作为推动上高事业发展的关键,抓学习提高素质,用事业凝聚人心,靠制度规范言行,用合力促进发展。在去年“三项创建”工作中,上高荣获省、市“123”先进县级党政领导班子荣誉称号。去年,上高提出了“上高最大的优势就是上高人”,并在全县开展这一主题教育活动,评选“开明诚信上高人”、“优秀上高人”、“十佳上高人”,极大地提高了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今年,策应全省“建设和谐平安江西,共创富民兴赣大业”主题教育活动,上高全面启动“创文明城乡,建和谐上高”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文明村镇、文化走廊、文明信用户、文明城市等12项活动,在全社会弘扬正气,铸造精神,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