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6月09日 来源: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地域辽阔、人口和城镇稀疏、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摆在各级党组织和干部面前的一大课题。共和县倒淌河镇哈乙亥村由穷变富的实践证明:只有构建和谐乡村,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人的素质全面发展。我们希望广大读者细读这篇调查报告,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引子

    哈乙亥村属我省高寒牧区的一个藏族牧业村,坐落在日月山下的青海湖畔。过去由于受传统畜牧业生产模式的限制和草原退化、人畜草畜矛盾突出等因素制约,这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近年来,这个村在全国劳动模范、党支部书记拉夫旦的带领下,抓住倒淌河小城镇建设的机遇,主动创办市场,参与竞争,多种经营,发展三产,振兴教育,移风易俗,从而加快了发展,消除了贫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了基础。

    2004年,这个村的经济总收入达238.72万元,比1998 年增长63.5%,比2000年增长37.1%;年人均收入2150元,比1998年增长125%,比2000年增长99%。全村从事第三产业的村民由2000年的48人增加到现在的210人,占劳动力总数330人的63.6%;第三产业总收入达70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38%;修建高标准的畜牧暖棚80座,暖棚化比例达 75%。第三产业的兴起,促进了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人口向小城镇流动,促进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

    如今的哈乙亥村,大多数村民已告别了贫困,正走向富裕。村里村外,人们忙于做生意,跑贩运,联系劳务,寻找赚钱门路,富帮穷、邻帮邻,党员帮扶贫困户,人人竞相致富,呈现出一派和谐发展奔小康的新气象。

    和谐发展的探索

    哈乙亥村为何能发生如此巨变呢从镇上的干部到村里的牧民群众大家都认为:哈乙亥的今日,离不开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尤其离不开支部书记拉夫旦的创业奉献精神。

    一、敢为人先,发展三产,为和谐发展打好基础。1982年曾任多年生产大队干部的拉夫旦当选为哈乙亥村党支部书记。上任伊始,面对当时处于贫困状态的众乡亲和超载放牧、生态恶化的现实,拉夫旦清楚地认识到,在高寒牧区,光靠单一的畜牧经济是不可能摆脱贫困的。于是他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在搞好畜牧业的同时,发展多种经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并带动群众脱贫致富。开始拉夫旦推着装满小商品的架子车,跋山涉水,走村串巷,送货上门。 后来他贷款3000元,在哈乙亥办起了第一家食品店。1984年已经富裕起来的他,又贷款12万元,在倒淌河新开了6个代销点,并买了一辆东风汽车跑运输,当年获利10万余元。1987年,拉夫旦又自筹资金15万元,贷款12万元,创办了倒淌河镇第一家占地13亩的私营“综合消费市场”,除部分店铺租赁给外地客商外,大部分免费提供给本村村民经营。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牧民走出帐篷,走向市场。2001年至2003年,他又抓住倒淌河小城镇建设的有利时机,投资500多万元,创办了集活畜交易、农畜产品经销、消费品批发零售、房屋租赁、旅游住宿和餐饮服务业为一体的“海南州雪域畜牧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下属五大市场、一个宾馆,占地面积32亩,建筑面积7.888万平方米,为繁荣倒淌河地区经济和拓宽牧民就业、增收渠道提供了平台。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拉夫旦当初创办“雪域公司”时,虽然并不知道什么叫“构建和谐社会”,但他却深知,没有发展就没有祥和富足的日子,但发展得有条件。哈乙亥村人多草场少,畜牧业生产空间狭小,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交通便利和紧靠倒淌河镇的地利优势,创办市场,发展三产才是脱贫致富的正确选择。

    “雪域公司”开业仅两年时间,不但带动了倒淌河地区的工商业发展,增加了镇财政收入,而且促进了当地的产业结构调整。2004年,“雪域公司”下属的活畜和农畜产品两个交易市场的交易总值就达1270万元,利润近百万元。其中活畜交易5万头(只),羊毛40吨,牛羊皮革117万张。目前,公司已发展成为牧区最大的农畜产品集贸市场之一,哈乙亥村的发展也由此加快。一是大批劳动力转向三产,经济结构得到调整。“雪域公司”的五大市场形成后,村民纷纷放下羊鞭,争相发展多种经营。他们有的成为农牧产品经纪人,有的专门从事活畜交易,有的搞牛羊贩运,有的经营旅游餐饮业。二是村上由党支部倡导、富裕户带头,注册成立了“农畜产品经济协会”。以此为载体,扶持和帮助村民开展多种经营,参与市场竞争。目前协会会员已发展到60人,他们已成为村上的致富能手和三产经营骨干。三是许多村民加入三产队伍后,腾出了草场,减少了牲畜饲养量,使草原生态得到了恢复。目前全村有37户人家退出草场31000亩,退出的草场又转租给养畜大户,一方面减少了草场压力,另一方面提高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和规 模化生产能力。村民华加,全家6口人,拥有草场500亩, 过去他们在草场辛劳一年,人均纯收入只有500元。2004年初,他将自家的140只羊全部出售,草场转租给他人,举家 搬到倒淌河镇,专门从事牛羊贩运,到年底全家人均收入已 达3000元。今年可望突破5000元。四是从事三产的一部分人由牧民变成了居民。目前,全村有17户、70人迁到倒淌河镇居民区,分别占总户数和总人口的11.56%和10.6%。村上计划三年内使迁居镇上的村民达到200多人,占村总人口 的30%以上。

    二、科学养畜,保护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哈 乙亥村是环湖地区人畜草畜矛盾最突出的牧业村,人均占有草地仅为108亩,且草地退化严重,导致了人与自然发展严 重失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近年来他们采取了两项措施,这就是科学养畜和生态治理。在科学养畜方面:一是改良畜 种。1986年,拉夫旦投资10万元,购买了200多只种公羊, 创办了私营种羊场,其规模超过了当时的县乡国有种羊场。后来,当他的种公羊发展到350只时,他又给全村每户无偿赠送了1只。二是种草养畜。拉夫旦带头在荒滩种植 燕麦,从而为冬季舍饲提供了补助草料,减轻了草场压力。三是控制饲养总量,提高出栏率。他们的具体措施是,利用科学养殖手段,将春羔变冬羔,从而缩短羊羔饲养时间,使之当年育成、当年出栏,提高经济效益。目前,哈乙亥村的冬羔比例为90%,比共和县其它乡村高10%至20%。

    在生态治理方面:一是实施划区轮牧,使草原得以休养生息。二是对已沙化的草场实行禁牧。三是加强草原基础建设,尤其是对少畜户、无畜户腾出的草场,及时围栏保护,及时转租。四是实施草皮回填工程。2000年,他们雇用两台推土机,将本村草场原来修建的7.8万米长的草库仑土墙全部推平回填,使之恢复植被。五是治理草原病虫害。倒淌河地区纳滩有草地3万多亩,其中哈乙亥村拥有2万多亩。过去这儿干扁吸血虫成害,被人称为牲畜的“死亡滩”,每年仅哈乙亥村就有1000多只羊因这种病虫害而死亡。2002年,拉夫旦请来专家“会诊”,并按专家建议,争取项目资金15万元,自筹10万元,将纳滩草地全部封闭围栏,实施春夏秋季禁牧,冬季轮牧,趋利避害。从此,虫害不再侵害羊群.仅此一项,哈乙亥村每年减少损失20多万元。

    三、扶贫济困,共同致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农牧区,如何加快发展、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拉夫旦有个独到的见解,这就是“人人有事做,家家有饭吃”。他认为,市场经济是优胜劣汰的经济,要讲效率;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保证家家有饭吃,要体现公平。怎样使效率和公平都兼顾呢应做事在前,吃饭在后;做事的效率如何,直接影响着吃饭质量。作为农村牧区的基层党组织,要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有所作为,必须在这两方面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一是不断帮助村民开拓做事的空间。拉夫旦成立“雪域公司”,创办市场,成立经济协会,其目的就是创造条件,引导村民参与市场竞争。二是建立党员干部和贫困户结对帮扶的制度。在哈乙亥村,这个制度从1985年沿袭至今,先后使54户贫困户脱贫。其中拉夫旦帮扶脱贫7户,原任支部书记扎西帮扶脱贫3户。三是对因病、因灾致贫的特困户,实施党员统一带、动员亲朋邻居互相帮的办法,使之解脱困境。对于刚进入市场的困难户,“雪域公司”免费为他们提供摊位,甚至借给周转资金,调动他们从事三产的积极性。四是拉夫旦投资在青海湖畔创办了第一家民营福利院,免费为本村甚至为外乡、外州县的贫困户免费提供住房。

    四、维护稳定,移风易俗,引导牧民过文明和谐生活。为了保一方平安,维护社会稳定,多年来,哈乙亥村党支部不断加强法制教育,引导群众树新风、除陋习,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在党支部的领导下,这个村针对近年来社会上不良风气传入村里的情况,开展了“二戒一禁”活动。“二戒”就是倡导村民戒烟、 戒酒,“一禁”就是禁止赌博。支部一班人认为,烟酒是消费品,但在经济落后、群众生活水平低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形成风气后,不但酗酒闹事,败坏村风,也会影响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至于赌博,更是引发打架斗殴、偷盗抢劫等危害社会正常秩序的祸源。据调查,五年前,全村参与赌博的有 146人,经常抽烟、酗酒的有170人。有的村民由于抽烟、酗酒、参与赌博活动而卖掉了自家牲畜,几近倾家荡产;有的村民因经常抽烟、喝酒,不顾家庭和邻里间的关系,耽误生产、影响正常生活而造成夫妻反目;有的输光花尽了多年的积蓄,生活陷入贫困之中。为了正确引导村民的消费,树立正气,打击歪风,村里明确规定:村“两委”成员带头戒烟戒酒,不准参与任何赌博活动。同时将“二戒一禁”列入《村规民约》和文明户创建活动的内容中。经过多年的不断教育,目前这个村的绝大多数人都戒烟、戒酒,全村无一人参赌。10年来,村里一直未出现治安和刑事案件,各类民事纠纷调解次数由原来的每年50次下降到2004年的5次。去年,这个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

    五、以人为本,兴办教育,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实践中,哈乙亥村党支部成员深深体会到,教育是千秋大业,要真正实现民族振兴、社会进步,必须以人为本、发展教育。1984年前,哈乙亥只有一所简陋的帐篷小学,仅7名学生,适龄儿童入学率不到20%。为改变落后面貌,支部书记拉夫旦多次向上级反映,争取到资金20万元, 自筹4万元,并拆除自家的3间商店,盖起了一座砖木结构、具有民族特色的寄宿学校。办学初期,群众不愿送子女入学,他就带着村干部挨家挨户动员。许多人家因缺钱拒绝送孩子上学,他就拿出自己的钱为他们的子女付学费。他的诚心终于感动了村民,一个个在野外放牧、拣牛粪的孩子背起了书包,走进了学校。目前,哈乙亥寄宿学校有教师7人,在校学生70人,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100%。10多年来,全村先后有25人考上了大学和中专,其中17人已成为国家公务员和其它行业的人才。有一人正在日本名古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哈乙亥村的启示

    在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乡村绝非易事,而哈乙亥村却在生产生活条件差的高寒草原为我们树起了一个标杆。虽然他们的实践不尽善尽美,但已昭示着建设和谐乡村的一个方向。他们的具体思路和措施,对全省广大农牧区如何做好和谐社会工作提供了经验, 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启示之一:建设和谐乡村,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乡村一切问题的关键,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近几年,我省农村牧区特色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脱贫致富步伐加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贫穷落后仍然是青海的基本省情,农牧区经济虽有发展,但这种发展仍处于低层次、低水平,贫困问题还比较严重,扶贫攻坚的任务很艰巨。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和谐乡村,首要任务还是要加快发展。没有发展,什么事情都办不成。发展是建设和谐乡村的第一要务,是摆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面前的头等大事。要切实贯彻科学发展观,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上来。要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重点,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要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高效、生态农牧业以及农牧业与工业、商业、服务业的结合上,走多种经营、综合开发的路子,不断加强农村牧区基础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从而实现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启示之二:建设和谐乡村,必须加强党在农村牧区的执政基础,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致富能力、市场参与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

    哈乙亥村走向全面和谐发展之路的主要原因是这个村的党支部领导坚强有力,党员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他们提出了“人人有事做,家家有饭吃”的口号。支部书记拉夫旦这样解释:要让村里人人有事做,党员先要带头做事,以自己带头致富、带头创业的示范,激发群众致富的活力,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在青海农牧区建设和谐乡村,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深入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不断增强农村牧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建立一支艰苦创业、带头致富,为民服务、为民造福的党员干部队伍。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是培养、选拔好“领头雁”,造就一大批像拉夫旦这样敢为人先、带头致富、富而立志造富于民的党员干部。当前要通过强化培训,提高农村牧区基层“两委”班子的政治、文化素质和致富技能,提高他们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主动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管理能力,真正使他们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成为建设和谐乡村的带头人。

    启示之三:建设和谐乡村,必须上下联动,通盘考虑,整体规划,城乡统筹发展。

    哈乙亥村和谐发展的探索之所以取得成效,除了该村党支部领导有力、党员干部奋发有为之外,还离不开倒淌河镇党委和政府的统筹协调,离不开州、县以及省上有关部门、有关领导与专家的支持和指导。在经济落后地区,要推进建设和谐乡村的进程,不能囿于某一块狭小的区域。要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协调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从发展大局出发,打破村界、乡界以及城乡之间的地域限制,根据各地不同村情、乡情和县情,分类指导,城乡统筹,整体规划,上下联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社会合力,认真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启示之四:建设和谐乡村,必须加大对农村牧区基础设施的投 入。

    共和县倒淌河撤乡建镇以来,先后以争取国家投入和社会筹资的方式投资2000多万元,进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为吸引农牧民群众和外地客商进镇创造了条件。哈乙亥村党支部应时而动,抓住机遇,创办市场,带动了本村的第三产业发展。可以说,没有倒淌河小城镇建设的拉动,就没有哈乙亥村的快速发展。事实证明,在居住分散的边远落后地区,构建和谐乡村,必须加大投入,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尤其要加强乡镇中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以此带动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向非农牧产业转移。

    启示之五:建设和谐乡村,必须做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步进行。

    哈乙亥村党支部不但在发展经济上有胆有识、敢于打拼,而且善于做群众工作、社会工作。从经济建设到群众生活,从学校教育到人口、生态发展,从邻里亲朋关系到社会治安管理,从村民日常消费到传统习俗,他们都要想到、都要操心,工作中处处体现着和谐。他们的做法表明:在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涉及千家万户,必须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要健全农牧区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推进村务公开,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正确把握民族宗教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保证广大群众安居乐业,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来源:青海日报 作者:中共青海省委政策研究室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