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6月09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丁金华;彭少敏;罗红明;敖卫兵

 

  编者按: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希望所在。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和推广的力度,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日益突显。但是,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推广体系薄弱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农业科技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和攻坚阶段,科技兴农依然任重道远。
  如何让“第一生产力”的科技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服务?今天,从农业大省江西,我们找到几位基层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让这些被农民称为“土专家”的人告诉我们,农业科技是怎样在农村大有作为的。


  余作彪:“懒汉”种田

  李桂庚 袁东来 柯水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古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种田是个辛苦活。不过,对于江西省武宁县罗坪镇农民林志兴来说,这两年的春耕着实轻松,两亩早稻既不用耕田,也不用插秧,只要把种子撒在田里就行了。
  去年,林志兴对这种“懒汉种田法”还将信将疑,经过1年的试验,结果发现不仅省力气、降成本,产量还增加了。“多亏了镇农技站的余作彪站长。”林志兴说,这种“免耕直播”的“懒汉种田法”是余站长的发明。
  武宁是江西省一个边远的农业大县,37岁的余作彪是这里的“大明星”。1988年,他从江西农业大学毕业,放弃在县局机关工作的机会,投身基层农技站,一干就是16年。
  当地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的多,如何让种田轻松起来?余作彪做起了“懒汉”梦。经过多次实验,他摸索出旱育抛秧、免耕直播等技术,并积极向农民推广。沙湾村农民福生娜两个儿子都在外地打工,去年,在余作彪的帮助下,采用旱育抛秧技术,轻轻松松地种了20多亩水稻。今年,余作彪又向更多的乡亲推广这一技术。“免深耕”种田借助的是科技的力量,使用一种叫“免深耕”的药水,不用耕田也能发酵和疏松土壤,比传统方法还能增产。
  “农技推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让农民接受,榜样作用不可少。”余作彪说,受传统农业耕作方式的影响,刚开始推广科技种田时,乡亲们大都不太相信、不肯接受。余作彪就带头示范,以参股、租赁、合资等形式,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园,还与当地农民合作创办了优质水稻示范园地,种植优质水稻30多亩。在他的带领下,如今,在罗坪镇,采用旱育抛秧技术种田的农民已达到80%,而采用“免深耕”技术种植的水稻面积也从2001年的40亩迅速扩大到今年的1000多亩。
  “作为一名基层农技人员,就是要把农业科学技术运用和推广到农业生产上,使它更快更好地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余作彪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余作彪潜心研究并推广了水稻旱育抛秧、免耕直播、优质水稻高产栽培等28项技术,并举办了120期农民科技培训班,印发农技资料10万余份。2004年,余作彪还被评为江西省“先进农技推广员”。


  杨玉梁:稻中“寻宝”

  姜迪飞 丁金华

  “五一”期间,江西玉山县特种水稻研究中心的高级农艺师杨玉梁,匆匆离开海南三亚的制种基地,赶回玉山。老杨惦记着一件事,在春耕之时,要赶快与农民签约,把紫宝香糯1号的二晚种植面积落实好。
  紫宝香糯1号是老杨的“心肝宝贝”,这是目前全球唯一的紫色、香糯型含天然维生素A的遗传工程水稻。
  维生素A缺乏是目前全世界的一个普通现象,由于缺乏维生素A,每年有上千万儿童死亡。“要是能边吃饭边补充维生素A该有多好!”作为一名基层农技人员,老杨的想法美好而天真,因为长期以来,我国对富含维生素A的功能性特种稻的研究一片空白。但是,老杨并没有退缩。
  从1993年开始,他以玉山“八月香糯”的杂一代和紫香糯、上沪乌贡米、黑水稻的变异株为材料,采用地膜大棚加小棚等技术培育成“玉山黑糯”品系,因有独特香味,粳米饭口感好,种皮深色、均匀,被重点选定,命名为紫宝香糯1号。
  “好种子不光要叫好,更要叫座”,老杨心里憋着一股劲,必须让好东西产生效益,帮助农民增收。2004年,杨玉梁开始在四股桥乡和相邻的五个乡镇以订单方式,种植紫宝香糯1号1500亩,平均亩产高达385公斤,最高亩产达430公斤。每百公斤价格高出普通稻谷120元,仅此一项就带动农户增收78万元。
  今年,附近农民已自报种植计划2600多亩。紫宝香糯1号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经引起江西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江西省技术监督局2005年已经批准紫宝香糯1号列入第三批江西省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并已付诸实施。今年3月,国际对华投资专场洽谈会在北京举行,《紫宝香糯1号培育及其栽培技术》专利,受到了国外专家和投资商的青睐,有3家跨国公司当场签订了合作意向书。


  敖小平:“发明”不止

  彭少敏 罗红明 敖卫兵

  敖小平(上图左一),42岁,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水北镇新桥村农民。这位打铁出身的农家汉,虽然小学都没念完,却拥有四项发明,其中两项还获得国家专利。
  小时候,父亲便带着他走南闯北,一起外出打铁为生。每逢赶集,许多农民肩扛木犁到他的店里来修理,传统的木犁既笨重又不结实,敖小平寻思着,“可不可以用别的材料代替木头呢?”“别瞎忙,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别人都改不了,就你行?”亲戚朋友浇来一阵凉水。但敖小平不服气,经过两个多星期的钻研,他终于制造出了水北镇第一台用钢铁为原材料的铁犁。令敖小平没想到的是,铁犁一摆上摊,就被乡亲们“抢”个精光。
  首战告捷,敖小平激动不已。他又瞄上了使用多年的“老古董”———脚踩打谷机,这“家伙”不仅效率低,一天下来,整个人都快累散架了。经过反复琢磨,敖小平认为,完全可以在打谷机上安装一台柴油机。经过反复改进,第一台脱粒机终于成功面世,但他总觉得好像少了一点什么。一次,他到乡下推销农具,走到农民家里,正好遇到这户人家在用风车扇稻谷。“如果能将风车的原理应用到脱粒机上,不是既省力又好使吗?”经过十多次反复改进,他终于成功地在脱粒机上安装了一个小风车和一个网筛。2003年1月1日,敖小平发明的脱粒机收到了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王景川签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捧着专利证书,敖小平激情澎湃。为了让专利服务农民,敖小平招收了部分工人,开始批量生产。当年,他生产的脱粒机就销售了1000余台,去年又旺销3000多台。
  2004年,他又有改进,割好的水稻只要放在传送带上,其他的事就交给脱粒机去办,如此一来,农民兄弟再也不用遭受灰尘扑面之苦了。今年2月份,这种脱粒机也获得国家专利。
  今年3月份,他将厂房面积扩大到4000多平方米,安排就业岗位300多个。“厂子建好后,每年可生产脱粒机1万台,耕整机1万余台,割晒机1.5万台,年产值可达到1亿元。”敖小平乐呵呵地说。


                  《人民日报》 (2005年06月09日 第十四版)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