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6月11日 来源: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新华网石家庄6月10日电(封新河)记者近日在国家扶贫重点县河北省魏县魏城镇谢町村采访时,党支部书记梁超祥一边打着算盘一边说:"往年算的是向农民要多少,国家支农政策一变化,今年要算给群众多少钱了。一样算盘两样账,今年往年不一样呀!" 

 
    每年麦收前后,都是乡村干部最忙时。他们忙算每村、每户需要交纳的农业税,还要填写通知单、制定奖罚措施等。今年,魏县的干部们则算起了新账,算的是每村每户粮食面积、需要发放多少补贴款;心里盘算的是"三夏"大忙季节哪些群众需要帮助,如何调整种植结构,如何调处群众矛盾。 

    魏县有80万人,97万亩耕地,是传统农业大县,农业税曾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按国家和省市政策,魏县今年全部取消农业税,并按规定兑现种粮补贴。农业税取消了,乡村干部"派粮派款"、征收农业税的职能也没了。针对本县实际,他们出台了一系列规定,要求乡镇村干部党员转变观念,把过去的"要"及时转变到"给"上,要算好四笔账:一是"直补账"。切实把中央政策和直补款落实到地块和人头;二是"服务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融合干群党群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三是"调整账"。利用麦前一段时间,谋划结构调整,引进新技术、新品种,为下一季增产、增收打基础。四是"稳定账"。搞好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稳定社会,发展经济。 

    在棘针寨乡里八庄村,张新国和几位村干部正在算直补账。他说:"往年要农业税,不能加一斤一两。现在给群众补贴,一分一厘不能少"。而在劳务输出大村北皋镇孙庄村,村支部书记石平得和干部们要计算外出村民的劳动力家底:谁家儿子回来收麦,谁家丈夫回不来,党员干部怎样帮夏收?最后,村里决定联系一台收割机,给青壮劳力可能回不来的38户农民收割小麦,干部分片包干,保证把粮食拉回家,存储入库,受到群众拥护。 

    魏县乡村干部算粮补账、服务账、调整账和稳定账,使粮补的规定和政策已落实到位,为群众解决夏收夏管夏种难题2683个,引进新品种、新技术35个,组织党员干部“三夏”服务队56个。(完)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