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5月07日 来源: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位于黄河“几”字形大拐弯处的内蒙古准格尔旗,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探明煤炭储量高达544亿吨,居全国县级煤炭储量之首。凭借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个旗在短短几年内经济总量迅速增加,财政收入连年攀升。

  但是,如何在开发资源的同时实现低消耗、高效益?如何在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让以农民为主的广大低收入群体受益,实现富县与富民同步?准格尔旗旗委、政府以践行科学发展观作为解决这两个难题的钥匙,在穷山富矿间搭建起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平台。

在穷山富矿间搭建和谐平台

 半月谈记者 惠小勇 尹志

别让后代骂我们败了家

    前几年,准格尔旗也曾出现过小煤窑一哄而上的局面,全旗地方小煤矿一度发展到500多家,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再不能走乱开滥挖、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了,否则子孙后代会骂我们是败家子!准格尔的决策者们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近两年,全旗先后关闭了300多座小煤窑,对不上环保设备的电石、铁合金企业全部拉闸限电,并淘汰了数十座小炼焦炉。2004年初,准格尔旗着手推进残留煤柱回收和综采放顶两项技术,用以改造老井口,使改造后的煤炭企业资源回采率达到60%至70%。

    与此同时,准格尔旗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转化率为重点,积极与国内顶级科研院所对接,重点研究以“煤-煤发电-环保高载能-PVC产品”和“煤-煤制油-煤化工产品”为主的产业升级技术支撑体系。准格尔旗与中国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签订了全面技术合作协议,建立了煤转化研发中心,加快煤电联产、煤制油、煤制甲醇等技术的研究,初步形成政府、科研院所、企业共同促进技术开发、推广和应用的格局。

挤出资金反哺农业

   准格尔旗的总人口中70%是农民,由于新建大项目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用工量小、用工素质要求高,全旗农民的大部分被排斥在现代化大生产之外。农村经济落后和农牧民收入低下成为困扰城乡协调发展的难题。

   去年初,准格尔旗从修路工程中节约出3000万元用于农村经济、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事业。旗委书记贺隽说:“宁可放慢步子,也要挤出更多资金反哺农业。”   

    准格尔旗由此实施了一系列“民心工程”,初步建立起低收入群体生活、就业、医疗、教育、法律援助保障体系。对农牧民,除发放粮食直补资金225万元、全部免除农牧业税及附加580多万元,实现农民“零”负担外,旗财政投入1008万元直补农民发展种养项目。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准格尔旗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为此,旗政府成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在北京、天津、呼和浩特、包头等地设立了劳务输出工作站,全旗20个乡镇和256个行政村都设立了专职人员,负责农村劳动力培训和用工信息采集。

用教育打造经济优势

    去年以来,准格尔旗政府累计拿出2420万元,免除了农民和城镇低保子女在义务教育期间的学杂费,还为孤困儿童提供了每月100元的生活保障费,为城乡困难家庭的高中学生每人每学期补助学费500元,大学生每人每学期补助学费1000元。这一政策让长期为欠费烦恼的校方和家长都松了一口气。

    “从长远看,煤总有挖完的时候,眼睛不能只盯着GDP,今天的教育,就是将来的经济优势。”旗委书记贺隽说。

    近年来,准格尔旗先后投资5802万元,对全旗中小学教育资源进行整合,撤并了15所村级小学和22个教学点,扩容改造了3所重点学校,硬件设施一步到位。

   随着各个大型煤电项目纷纷落地,一方面各类人才奇缺,另一方面大量低素质农民难以就业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针对广大农村青年的技能培训由此被提上日程。旗政府紧紧盯住运输、煤炭、发电、建筑四个用工市场,采取联校办学、委托培训等方式,重点培训煤矿综采技术人员、汽车驾驶员、电厂普通操作工、建筑技术工等专业技术工人。

   去年以来,旗政府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农民驾驶员培训基地,凡年龄在21至35周岁的旗内无业劳动力均可报名参加免费培训。正在这里学习的青年农民马二白喜滋滋地告诉记者:“我以前在工地上当小工出笨力,累的时候就想着学驾驶,可一打听驾校的学费得2380元,没敢去,没想到政府一下子帮我实现了梦想,学成后当货车司机,一个月少说赚个两三千元。”

                      (半月谈2005年第7期)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