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5月09日 来源:半月谈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高速成长,产业第一,逐鹿中原,领跑全国。”这是我在前不久采访中得到的对河南农产品加工业的深刻印象。

    更具意义、更为可贵的是,河南正在重塑着中国农业的产业形象。

    中国的农业,素有“弱质产业”之称。经营规模小,生产成本高,受到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的双重制约。多少地方戴“粮帽子”越戴越穷,多少乡村建“无粮村、无粮乡”的口号越喊越响。加快发展,招商引资,地方官员们有意无意地绕着农业走,丢开农业干。河南人民逼上梁山,背水而战,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催生出了农业的产业强势。

    河南的法宝,就是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把同一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视同工业的生产车间,实行企业化运作、一体化经营,从而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农产品加工业,是农业发展的导向产业,是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也是河南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河南人算了账,一斤小麦值多少钱?原麦市场价7毛多,一旦变成面粉,就可卖到1元钱,变成方便面专用粉,就将升到1.4元,变成速冻手工面、刀削面,就值4元~5元,进入快餐店变成包子、牛肉面,则又是一个价,像莲花集团用小麦加工出味精,那身价还得往上翻番。这里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有广阔的效益空间。如今,河南农业产业化链条正越拉越长,加工度越拉越深,附加值越拉越高。当他们已经拥有了2800多家粮食加工企业,2700万吨转化能力,许多产品已拿下市场占有率的“全国冠军”,已拥有“莲花”、“双汇”、“南街村”等许多为消费者津津乐道的驰名品牌,我们还能简单化地沿用“弱质产业”的老式眼光去审视、去思维吗?

    将产业链向着市场拉长,还要向着农民拉近,河南正加快改变广大农民在产业化进程中的弱势地位。

    近些年来,工商资本进军中国农业,龙头企业牵手千家万户,已呈潮涌之势,给农业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但是,它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应有的增收机会。在订单农业“公司+农户”的运行中,农民难逃被动者、局外人、边缘化的角色和命运。他们出卖的是生产原料和劳动力,无法分享农产品流通、加工等环节中不断增加的丰厚利润。在“公司+基地+农户”的格局中,由龙头企业廉价“反租”农民的土地,建立生产基地,然后雇用农民打工。这种方式亦有其弊端,它不仅侵蚀了农民的产品加工增值的收入、农民的土地市场升值的利益,更令人警觉的是它剥夺了农民今后利用土地自我发展现代农业的空间和机会。

    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在产业化中实现“多赢”呢?河南人有自己的创造:将合作制引入产业化,农民直接参与流通、加工,尽享其中的成果。还有“公司+专业协会+农户”的探索,通过提高农民的组织程度,发育农村的中介组织———专业协会,降低农产品的交易成本、市场风险,又大大提高了农民与龙头企业的谈判地位。这样的产业化,在重构农民与市场、协会与公司关系的同时,也重建了产业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相关方面的利益关系。这是一种全新的产业化,是农民能够参与、共享的产业化,是农民在市场的运行机制中、职业的网络分工中能够激发热情、找到自信的产业化,是可以真正地将农民从“小农经济”、“计划经济”的双重束缚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市场主体的产业化。

    河南的创造,大大深化了我们求解“三农”问题的思路。

    取消农业税负,实施粮食直补,显示了政府壮士断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力度。但它的意义更多的是一种导向,一个信号。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反映出政府统筹协调实施战略转换的思维和决策。但不少地方首先要解决的,还是提高反哺能力、积累支持资本的问题。

    农业的根本出路,还在于生产、流通、加工价值链条的不断延伸,还在于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的产业成长,还在于去不断寻找、放大农产品的“市场乘数”。这就需要政府政策扶持的着力点更多地从农业生产向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延伸,从龙头企业向生产基地、农民协会拓展,这就需要政府去全力强化农业“信息化、科学化、市场化、组织化”的配套服务和支持系统。如何解决农村信息短缺、信息失真的突出问题,走出一条多样化、低成本的信息化之路?如何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提升农业的标准化水平,打造农产品的核心竞争能力?如何加快农产品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与农业生产的互动、对接,更为顺畅地发挥市场体系对农户的决策导向,帮助农民锁定价格风险,促进生产流通的稳定运行?如何通过积极的政策推动和法律保障,将合作制、股份制引入农业产业化进程,放手发展多样化的新型专业合作组织?我们还有许多障碍需要破除,还有许多通道需要打开。

    从中原大地传出的令人振奋的信息,让我们感受到新的历史性的农业产业革命正在展开、推进,新的活泼泼的现代农业形象正在生成、提升。(苏北)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