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信宜市委书记 朱育英
最近,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视察信宜时,对信宜致力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以及从长远的战略高度出发,打造教育名城,狠抓科教兴市等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强调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结构调整,注重绿色GDP,注重优化创新,注重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协调发展。信宜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市,在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同时,如何避免走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误区,避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速度,这是在今后经济工作中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我认为,加快发展信宜县域经济,一定要围绕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突出“工业立市、农业稳市、旅游旺市、科教兴市”这个主线,努力求取速度与效益统一,发展与环境和谐。今后一个时期,尤其要注重做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三篇大文章,推动全市真正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一、加快增大工业经济总量,努力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
工业化滞后是信宜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加快工业发展是信宜经济发展面临的最主要任务。我们要努力形成全市上下想工业、扶工业、办工业的合力和氛围,进一步推动“工业立市”战略的实施,提高工业在全市经济中的比重,增强工业的综合竞争力,以工业的发展带动信宜的县域经济发展,以工业的振兴实现强市富民。
——以结构调整提高工业素质。要选择发展前景较好、环境污染少、具有比较优势、产业带动作用大的小水电、竹器编织、林产化工、玉器加工、电子电器等行业,加大支持力度,促使其向规模化、集团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尽快形成具有信宜特色的优势产业群、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抓住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发挥信宜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要素成本低廉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把加快引进和大力发展毛纺织业作为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着力点,努力使毛纺织业成为信宜一项新兴的支柱产业;致力开拓以鞋类、服装、皮具、玩具为主的外源型加工业,扩大出口生产基地。
———以载体建设形成集聚效应。要从山区的实际出发,学习和借鉴外地工业园建设的经验,创造条件促使一批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形成集聚效应。当前,要争取国家政策和上级支持,加快工业用地项目建设,打造新的工业载体,争取构建镇隆至朱砂207国道沿线工业发达带,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
———以招商引资加大工业投入。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的产业政策,坚持“内源型”与“外源型”双源拓展、“走出去”与“引进来”两轮驱动,积极吸引市外境外资金,着力启动民间资本,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工业投入,发展壮大民营工业。为进一步加快山区发展,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在山区设立工业用地的若干意见》,推出珠三角地区在山区投资设企建厂的鼓励性政策措施,对我市工业发展极为有利。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成立专门机构,争取有更多的珠三角企业将工业飞地建在信宜。注重发挥镇村在发展工业和招商引资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引进信宜籍海外侨胞和珠三角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兴业。积极应对国家退税政策的调整,进一步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和开拓新的出口市场,继续扩大传统优势产品的外贸出口。
二、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山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我们要以“三化”谋划“三农”,坚定不移地实施“农业稳市”战略。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有关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精神,以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结合信宜的具体实际,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要依托信宜丰富的生态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重点抓好绿色农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深度加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对山地鸡、三华李、龙眼、荔枝、香蕉等产品,要强化原产地标记、质量认证和品牌意识,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产品深加工基地,通过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认证等手段,走精细化、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道路。要运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的发展,积极扶持和壮大龙头企业,鼓励各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通过“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机制,推动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要适当加大农业投入,大力推广普及农科技术,努力提高农民素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鼓励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积极发展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创造信宜劳务输出特色,壮大农村劳务经济。巩固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成果,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加快怀乡引水工程、扶曹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三、大力发展以生态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开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信宜的旅游资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经过努力,目前全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已初见成效。我们必须进一步推动“旅游旺市”战略的实施,科学发挥资源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产业,以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其他第三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信宜绿色旅游资源优势,以生态理念为主脉,以大雾岭、西江温泉、镇隆古城、天马山、大仁山、太华山等重点旅游资源为支撑,按照“严格保护、科学开发、持续利用”的原则,打造“魅力玉都、神韵山水”的品牌。要按照统一规划、市场运作的办法,高起点地搞好旅游景点开发、配套设施及其服务体系建设,树立科学的经营理念,提高旅游业的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使旅游业成为信宜县域经济的新亮点。重点加快西江温泉二期工程、天马山二期工程建设,将这两个景点建设成为粤西独有、广东驰名的生态旅游示范基地。同时,积极发展社区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职业培训等服务业,不断满足城乡居民的服务性消费需求。加速发展金融证券、保险、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整体水平。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的硬件环境。
要科学地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把城镇社区与农村村落、工业园区、农业基地、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建设,形成城乡一体化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邮电、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当前,要以公路建设为重点,加快县通镇公路建设和镇通村委会的乡道改造,全面提高县乡公路等级,构筑以207国道高等级公路为骨干、硬底化省道为依托、县乡道为基础、沟通市内外的快速便捷的公路网。要以实施第三批农网改造工程和电力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加快境内输变电设施建设和农网改造,解决工业用电的“瓶颈”问题。要以城区防洪二期工程、人民医院迁建工程、步行街等重点市政项目建设为依托,做大做强做优做美中心城区,全面提高城市品位,发挥中心城区对全市经济的辐射带动功能。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整体推进,在利用和落实好省委、省政府关于“有条件的县(市、区)撤销城关镇,设立街道办事处”的政策的同时,加快建设镇隆、怀乡、合水三个中心镇和撤并成立的朱砂、北界、金垌镇,发挥其小城镇建设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并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民到城市和小城镇居住和创业,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
五、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强大的智力支持。这就要求信宜必须加大力度,花大力气用在科技、教育、人才上。
──优先发展教育。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教育纳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优先考虑,确保其优先适度超前发展。当前,我们要以教育城的成功建设作为起点,发挥其龙头示范作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调整教育布局,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加强基础教育,巩固、扩大“两基”教育成果,加快改造薄弱学校,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构筑义务教育、继续教育等多层次、宽领域的终身教育体系。
──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要以提高信宜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为核心,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进步。运用科学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发展各类中介服务机构,进一步完善技术市场,推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加强人才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人才开发思路,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开发,着眼于以项目和企业为载体吸聚人才,以项目引才、企业用才、事业留才;着眼于招揽人才,变人员流动为智力流动,积极引进外来人才和智力;着眼于创优环境用好人才,把“党管人才”的原则具体化,制订、完善并实施好一系列人才建设工程的政策措施,从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构筑较为完善的政策体系,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为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陕西省:2019年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分析
2019年,是陕西省县域经济下行压力最大的一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煤炭安全事故停产整顿和环保整治等诸多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 【详细】
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正式公布
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科技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水利部关于认定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三批)的通知 【详细】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在云南召开 全面启动脱贫攻坚收官工作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1月4日在云南怒江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全面启动脱贫攻坚收官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尽锐出战、攻 【详细】
吉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近日,吉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意见将通过12个方面57项具体政策措施,开展“普惠强基、政策扩容、精准富民、融合提质、化险畅通”五大服务工程,推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详细】
[江西]红土地里酿甜蜜——江西安远红蜜薯产业发展的故事
瓜果飘香时节,香港客商陈国栋踏上了去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订货的旅途,今年他准备订购30万斤红蜜薯。“我从商七年,之前没听过安远有红蜜薯,一直以来都是在福建那边订货。去年在推介会上试着订了5万斤红蜜薯,回去后被一抢而空,顾客反映特别好,想再订时已经没货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