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3月20日 来源:绵阳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四川绵阳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昨(17)日举行。会议传达贯彻了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全委会精神,安排部署了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 
  会议提出今年全市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农业增加值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50元,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减少3.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万人,计划生育率达到94%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6‰以内。

  市委书记谭力,市委副书记、市长蒋仁富到会作重要讲话。谭力重点强调了八个问题,他指出,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绵阳经济腾飞的核心在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的主体任务就是解决好“三农”问题。

  会议由市委副书记马华主持,陈友学、聂兆和、董维全、唐琼尧等市领导参加会议。

  谭力指出,去年,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160亿元,农业增加值达10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02元,分别增长8%、6.7%和13.8%。这主要得力于天时地利人努力。

  关于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谭力围绕“高度重视‘三农’、农民增收、机制、农业产业化、劳务输出、为民办实事、城镇化和综合改革”等方面主要讲了八个问题。谭力强调,第一要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科技城建设是第一要务,但绵阳经济腾飞核心点在县域经济,绵阳经济发达的标志也是各区市县都发达,科技城建设也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是绵阳发展的薄弱环节,是绵阳发展的主体任务,是绵阳经济腾飞的期望所在。要发展县域经济,中小企业是关键,县域经济的主体任务就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第二,要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全部核心在农民增收,农民增收也是农村工作的最大难题,做好这个工作要注意克服弄虚作假、放任自流、忽视个体农民增收等现象。要使农民增收,一是必须老老实实办好种养殖业,任何脱离了种养殖业的增收都是不符合实际的。二是抓好劳务输出,这是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一个主渠道。三是搞好以加工业为主体的产业化。农民增收的全部工作不是思路问题,而是作风问题,关键在于实实在在的工作,抓具体,见实效。第三,要抓好机制问题。要充分认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义,这是我国农村重要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既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的实践行动,也是构建中国新型农村生产关系的主体内容。抓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核心有三点,一是要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机制,二是要探索扶持农村经济组织的政策机制,三是要建立企业和农户的合作机制。第四,要搞好农业产业化。农业不是弱势产业,农业大有可为,农业是一个永恒产业。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在龙头企业,但龙头企业一定要姓“农”,要围绕农业做文章。农业产业化要抓好基地建设,要以优质、优势产品为内容,要走规模化之路,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农科区要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起旗帜作用,要有最好的产品、最好的机制、最好的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一靠龙头企业,二靠品牌,当今社会是一个品牌社会,各级政府要花大力气扶持推广一批大的品牌,要加强品牌的运作,争取“核变”效应。第五,要做好劳务输出工作。拓展输出渠道,加大劳务培训力度,建立输出机制,保证有序输出,要深化劳务服务,维护农民权益。第六,要为民办实事。办没办好我们承诺的实事,是考核各区市县的重要内容,完不成实行一票否决。第七,要搞好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首先要把绵阳城区建设好,要以城市为中心,以县城和重点城镇为纽带,以小城镇为基础,同时要搞好中心村的建设。要做到“三个集中”,即农业向规模集中,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第八,要搞好综合改革,巩固党中央在农村各项政策的成果,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条件好的要先期进行。

  蒋仁富在讲话中强调,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研究和搞好农业和农村工作。解决“三农”问题,归根到底是提高农业效益,提高农民劳动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最终靠农业产业化,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牢固树立这个意识并下大力气抓好农业产业化工作。要以产品为拳头,组织农业产业化,要把过去提出的几大农业产业抓深、抓实、抓具体,抓到产品上。要抓好四个环节,即种苗、原材料基地、种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要满腔热情地引导和扶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把农户、市场和龙头企业有机联系起来,这是一个集约经营、科技、效益的概念,也是现代农业的特点,搞好了可以大幅度地提高农业效益。要解放思想,因势利导,按照政策,搞好土地流转工作,现在基本条件具备,农业产业化发展也需要,一定要通过土地流转,充分利用农村宝贵的土地资源。农业产业化重点在产品,要有专门的班子,专门的政策扶持,市上将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资金扶持力度,重点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蒋仁富强调,要办好市委、市政府今年承诺的10件实事,10件实事中有9件都在农村,各区市县一定要高度重视,落实配套资金,把实事办好、办落实。

  马华在主持会议时强调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一定要在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培育优势品牌等三个方面有所突破。如果一个地方没有一大批业主进来从事农产品加工,农村工作就难以提升。同时,各地要努力培育几个在较大范围内站得住、打得响的品牌。

  副市长董维全在会上具体安排部署了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要求今年要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郊区农村城乡一体化发展,深化农村各项改革。他还就今年全市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作了安排。

  会议还表彰了2004年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目标综合考核先进单位、农业产业化工作先进单位、农村劳务开发工作先进单位。

  (本报记者 王晓阳/文 刘亮/图)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