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婧 邹林立
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温氏集团),是一家以养鸡业、养猪业、奶牛业为主导,兼营食品加工和生物制药的多元化、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大型畜牧业企业集团。作为云浮市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温氏集团不仅是粤西北山区最大的农业龙头企业,也是广东省规模最大的农业企业和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其养鸡业规模2002年在亚洲排名首位,全球排名第10位。
2005年春,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带领的2万多名养鸡专业户欢天喜地。因为春节前,温氏集团出台了一个对农户的利润返还政策:农户去年每出售一只鸡,公司给予一角钱的补贴,以每个专业户养鸡1.5万只的平均规模算,每个养鸡户仅仅因为这一政策就增收1500元。温氏集团副总裁黄松德介绍说,公司初步核算,农户去年平均获利超过2万元。
公司与农户
据统计,从1996年到2004年,温氏集团的合作养鸡、养猪专业户从6500户增加到25000户(其中养鸡户23000户),养户累计获利15.32亿元,平均每户年获利1.8万元。
据介绍,温氏集团的合作政策是:农户建好鸡(猪)舍,缴纳4元左右的合作互助金(养猪户约缴纳200元),领取鸡苗、药物、饲料进行肉鸡饲养。公司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设立一个服务中心,为每20—30个养鸡户安排一个联络员,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按正常的原料价格和销售价格,每饲养一只鸡可得毛利2-3元,公司和农户的分配比例为5:5,即每只鸡的收益为1-1.5元,以每人年饲养肉鸡12,000只计,每年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
自从1989年以来,保护价制度成为温氏集团的重要特色,也是温氏集团取得市场信用的根本因素。公司保证农户每只鸡可获得1.3—1.5元的利润,保证养猪户每头猪45-55元左右的利润。“为什么我们可以承诺平均分配和保护价的做法呢?”温氏集团办公室主任伍政维说,“因为我们的产业模式和高科技水平保证了我们的平均成本要远远低于市场平均成本。”
由于信息不对称、资金不足和技术低下等因素的影响,单个农户的市场力量实在有限,而温氏集团在信息、资金和技术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另一方面,农户有地、有少量资金、经营机动灵活,刚好弥补公司经营的不足。先天的互补性注定了温氏集团与农户结成生产的联盟。
公司与农户联盟的优势,说到底是不同生产方式发挥的组织协同和产业协同效应,双方通过良好合作,都能从联合规模经营中获得一部分规模收益。从而起到双赢的效果。农户的分散经营依托在产业化经营模式中获得的利益,包括了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个生产环节或链条上的优质服务和可观的保护性的收益。同样,公司通过与农户挂靠,把农户变成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通过“外延”扩大的方式使生产规模和效益快速增长。
利益共同体
无论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农户之间,还是企业与客户之间,如何建立利益共同体,如何平衡自己与上下游之间的关系,都是一道严肃的考题。
“公司+农户”产业模式的背后,是一系列的利益机制的安排。利益机制主要表现在与各个利益主体建立了一个比较牢固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妥善处理和协调了各种利益关系。这些利益关系是建立在合同和信誉基础上的平等的市场交易关系。温氏集团巧妙而成功地通过合同和诚信使得经济利益共同体内部得以实现各自的利益最大化。
黄松德副总裁介绍说,集团要平衡的利益主体首先是农户。公司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向农户让利,也就是肉鸡价格下跌时的保护价收购,即使在1998年初受香港禽流感影响最严重时期,公司顶着每天亏损130万元的压力,仍坚持对农户给予适当的补贴。公司通过预收农户生产成本费获得了可观的流动资金,同时还减少了生产环节和管理费用。“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一方面公司免除了货源(肉鸡)来源不足的风险损失,保证了充分稳定、品质统一的货源,实现规模经营,提高了企业竞争力,减少了采购费用;另一方面农户免除了肉鸡“难卖”的风险损失,同时节约了到处推销的销售费用,可谓“双赢”。
第二个利益主体是客户。温氏集团在全国拥有1500多家客户,为了协调公司与客户的关系,集团成立了销售客户合作会,下设会员大会、理事会等机构。平时收集和听取客户改善产品质量、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销售技巧等方面的意见,反映客户心声。保护价政策同样对客户发挥重要作用。据了解,公司一般将保证他们每卖一只鸡可赚0.2元,每销售100万只鸡,客户就能得到10-20万元的利润。
对于股东和员工,据了解,除了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之外,集团每年根据公司获利情况给予股东一定比例的利润分配。近年来,集团股票的收益率都达到30%以上。
产业扩张与区域战略
当1994年云浮市新兴县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升格为广东温氏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时,集团即在河南省禹州市组建了“禹州市广东温氏中原家禽有限公司”,迈出了温氏集团在全国范围内跑马圈地的第一步。
伍政维说:“我们在全国的战略布局注重于四个区域:以广州为核心的华南区域,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区域,以武汉为核心的华中区域和以重庆为核心的西南区域。”据了解,温氏集团是广东在省外建立基地最多的农字号企业。从1994年到2004年,温氏集团平均以每年近4家分公司的速度扩张。广东、广西、福建、江苏、浙江、河南、湖南、湖北、四川、重庆等13个省(市)建立了近40家分公司,在广西玉林、广西桂林、广西南宁、四川德阳、海南儋州建立分公司的投资额均在4000万人民币以上。
为了防范市场风险、分散经营,在地理上广泛布点的同时,温室集团将思路拓展到产业链的延伸。2000年12月中旬,领导层制定了“稳步发展养鸡业、加速发展养猪业、积极探索养牛及其他相关产业”的战略发展思路。在横向上,向相关产业扩展,在各地以独资与合资的方式成立了多家猪场、奶牛场;在纵向上,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扩展,将业务向上游的生物制药的生产、种苗培育和饲料粮的供应,下游的食品加工和贸易等产业延伸。
到2004年,温氏集团在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开办了30多家一体化养殖公司。全年上市肉鸡3.5亿只,肉猪78万头,牛奶5000多吨,生产饲料170万吨,销售额达55亿元。
《中国经济周刊》 (2005年 第九期)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陕西省:2019年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分析
2019年,是陕西省县域经济下行压力最大的一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煤炭安全事故停产整顿和环保整治等诸多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 【详细】
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正式公布
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科技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水利部关于认定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三批)的通知 【详细】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在云南召开 全面启动脱贫攻坚收官工作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1月4日在云南怒江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全面启动脱贫攻坚收官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尽锐出战、攻 【详细】
吉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近日,吉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意见将通过12个方面57项具体政策措施,开展“普惠强基、政策扩容、精准富民、融合提质、化险畅通”五大服务工程,推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详细】
[江西]红土地里酿甜蜜——江西安远红蜜薯产业发展的故事
瓜果飘香时节,香港客商陈国栋踏上了去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订货的旅途,今年他准备订购30万斤红蜜薯。“我从商七年,之前没听过安远有红蜜薯,一直以来都是在福建那边订货。去年在推介会上试着订了5万斤红蜜薯,回去后被一抢而空,顾客反映特别好,想再订时已经没货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