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2月09日 来源:河北经济信息网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要从全省发展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当前,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增强我省经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经济强省的重大举措;是巩固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

  从我省实际看,县域经济发展上存在七大矛盾和问题,面临四大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努力加快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评论者按:这是由原省社科院副院长孙宝存教授具体指导、省社科院农经所副研究员李宏民同志执笔的专题研究报告。在这篇报告中,作者就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面临机遇和挑战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深入论证,得出了众多深刻体现我省省情特点的研究结论,杨伯亚教授、蔡炳玺教授、原道谋教授、杨连云研究员等省内众多专家予以好评。在该报告正式发表之前,经作者同意,本刊予以先行披露(标题有改动),并加以评论者的有感而发,以飨读者,希望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有所启迪和借鉴。 

发展我省县域经济需有新思路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对增强地方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河北这样一个县域经济占很大比重的省份,发展县域经济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如果不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农村的工业和城市化就无法顺利实现,最后制约全省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甚至会使河北省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协调发展的地区拖累。因此,如何提升河北省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郡县治,天下安。”在我国历史上,从秦朝统一设县以来,历代兴替,唯县的建制至今不变,县一级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什么是县域经济?是指一个县范畴内的全体经济的总和(属于建立在行政区划基础上的较小范围的区域经济),它既是一种产业的总和,又是一种各种经济所有制的总和,既有老百姓的经济就是收入、就业、过好日子,又有政府的经济就是财政收支、财政平衡。因此,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基本单元,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

  一、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进入“九五”以后,河北省县域经济整体发展较快。2003年,全省县域经济国内生产总值为5069. 67亿元,是1995年2.44倍,年均增长11.7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94.23元,比1995年提高了1.36倍,年均增长11.33%;县域全部财政收入为277.34亿元,为全省全部财政收入的43.73%,分别比1995年提高了2.52倍、6.2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由1995年的33.6:66.4变为21.3:78.7 。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853.29元,比1995年增加了70.98%。2003年末,全省农村邮电业务总量为862442万元,县域内通公路里程为102838公里,固定电话数为8957219户,移动电话用户5579353万户;有效灌溉面积440.95万公顷,机耕面积、机播面积和机收面积分别达到79.13%、54.08%和26.77%。可以说,我省县域经济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区域发展来看,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区条件差异显著、发展极不平衡。在发展总体水平上,2003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居前30位的县(市)GDP、人均GDP和劳均创造的生产总值分别是居后30位县的4.31倍、3.50倍和3.54倍,而这一差距在1995年分别为3.25倍、2.70倍和2.52倍,8年间分别增长了1.06倍、0.80倍和1.02倍。在发展速度上,在这8年间,位于前30位县(市)的GDP的年均增长速度为13.04%,后30 位县的年均发展速度为9.13%,两类县GDP增长速度相差近4个百分点。在发展能力上,位于前30位县(市)的年末城乡居民存款余额、年末各项贷款余额、全社会发展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是后30位县的2.45倍、2.67倍、3.64倍和5.44倍。在后30弱的许多县的GDP还不及前30强的地方财政收入还多。

  同发达省份相比,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仍有很大差距,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2002年,河北省县域人口规模平均为40.95万人,江苏、浙江、山东为93.77万人、54.18万人和71.94万人,河北省县域人口规模偏小;生产总值河北平均为32.05亿元,浙江省、山东省和江苏省为80.23亿元、64.99亿元和104.88亿元,分别是河北省的2.5倍、2.03倍和3.27倍;河北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为7513元,浙江、山东和江苏分别为13776元、9460元和11184.14元,分别是河北省的1.83倍、1.26倍和1.49倍;河北省县域内地方财政收入平均为94.66万元 ,浙江、山东和江苏是河北省的2.12倍、2.25倍和2.63倍;江苏县域经济增加值农业与非农产业结构比为16.9:83.1,浙江为11.1:88.9,山东为20.6:79.4,我省为27.2:72.8,非农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低于其它三个省份10.3、16.1、6.6个百分点;江苏、浙江、山东县出口总额分别为137.9亿美元、浙江104.65亿美元、78.09亿美元,分别是河北的7.22倍、5.48倍和4.09;农民人均纯收入浙江为4940.36元,是河北省1.84倍,其中浙江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分别为2437.42元、2075.34元,分别是河北省的2.37倍和1.38倍。

  上述数据表明,无论从纵向比较,还是从横向审视,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都不容太过乐观。多年来,历届河北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给资金、给项目等方面对县域经济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与发达省份的差距却不容忽视。说明,随着经济形势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越来越高,如不采取积极、正确的促进措施,发展差距会越来越大。

  二、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1.思想观念落后是制约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最根本性的障碍

  思想观念落后直接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突出表现为:一是各级政府对农村特别是对县域经济的发展重视不够,过多的强调城市发展。在财政体制、管理权限设置、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县域管的多、统的多,限制了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经济发展思路中存在严重的小农思想。在经济发展中因循守旧,惧怕风险,过于求稳。在政策选择上,不能及时抓住并充分利用发展机遇,更不能预见和创造机遇,致使经济发展缺乏内在活力。三是市场竞争意识不强。政府部门垄断和寻租行为依然很严重,而县域内的企业则热衷于特权保护、寻求利用特殊关系等非法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的思想依然严重,有意识的回避公平竞争,甚至扭曲正常的市场竞争,使市场竞争机制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四是缺乏合作和整体发展观念。由于缺乏合作意识,各企业、各部门、各经济单位和各经营主体之间各自为政,小规模重复建设,不能形成整体优势,而且相互封锁、相互拆台甚至相互欺诈,常常导致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

  “思维决定行为,思路决定出路”,“解放思想就是解放生产力”,这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实践总结性结论,反映出了经济发展客观要求人的思想观念必须保持一种日新月异的状态,否则就不能适应变化的环境,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抛开这样一个基础,发展什么经济都会成空中楼阁。总结国内比较成功的县,第一位的经验就是从领导到干部到群众,其观念的转变、体制的转变都是比较明显、比较突出的。从政府角度来看,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政府不去包揽经济活动的一切内容,经济活动的活力不在政府,而在于这个县域范围内,是不是有无数的经营主体、无数的具有创造精神的企业家。也就是说,转变思想观念的最终体现,实形成县域内有效的创新氛围、创新机制,进而形成产业开拓、经济发展的内在推动机制。

  2.产业结构的不协调制约了河北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是县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同构现象严重。农村与城市产业结构尤其是第二产业结构极为相似。我省城市的工业结构中开采选矿业、化学石油、医药、纺织、机械等制造业占有很大比例。同样县域工业也是以这些产业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偏重资源型和重型化,产品附加值不高,与农业相关的食品加工业占有比例并不大。2003年县域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仅占县域工业的27.5%。其次是县域经济内部产业缺乏相互衔接运作方式。大多数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产业协调发展的机制远未形成。产业的扩张只是独立的行动,相关产业未及时获得发展,结果导致产业的相对过剩。

  实践证明,凡是成功的县,都是在经济结构的调整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不富”,非农就业机会多,非农收入水平高,这个县的经济发展水平就高,这是个非常重要的经验。许多县域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还不适应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这是我省县域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关键是要坚持调整和优化县域经济的结构。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主要是要稳定一产,大力发展二产和三产,不断提高二、三产业的比重。再者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现在县域经济的发展差距,其实主要就在于所有制结构的差距上。什么地方GDP增长快、有活力、财政日子好过、老百姓收入高,在县一级来看,一定是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大,甚至是非公有经济的比重大。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所有制结构的转变,尤其是积极扶持非国有的、非公有的民营经济的发展。

  3.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地区拖累”问题不容忽视

  由于自然条件、区位因素、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的不同,河北省各县发展水平存在差距是客观必然的。尤其是地理空间上的分割使不同区域内的县域经济具有不同的特色,也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极。但综观河北省内部各地区之间的“极化效应”并不显著,“扩散效应”更不强。这主要是因为地区间的不平衡,并不是因为一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太强,而是因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太落后。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相对落后地区而言,并不具备“极化”和“扩散”增长的条件和能力。而且经济较发达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还受到经济落后地区“软硬环境约束”方面的牵扯和羁绊,从而使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落后县及贫困县的长期存在及其与发达县差距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河北省农村城镇化、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地区拖累。

  在前面,我们已经论及:县域经济是建立在行政区划前提下的一定地域范畴的经济,而非建立在客观经济规律和经济自身联系机制前提下的协调经济,那么在这样一个概念下,引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则“地区拖累”是客观的、必然的甚至是合理的。在发展中,落后往往拖累先进是一种常态。在现实经济生活当中,临近几县经济发生天壤之别也就没有什么大惊小怪了。所以,对上面作者的分析,评论者保持怀疑态度。应当说,建立县和县之间的经济协调机制,关键靠的是产业链接,若仅仅依靠政策去协调、去减少拖累,很可能是两败俱伤,进而影响总体效益。其中的重要启示就是,要重视减少县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想方设法解决县域之间的贫富差距。

  4.工业规模小、竞争力弱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省县域工业基本是“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思路,强调经济总量的提高,而忽视产业素质的整体提高。致使现在我省大多数县(市)缺少具有较大带动作用的骨干支柱企业,工业主导成分是中小企业,而且布局分散,缺乏应有的产业聚集效应。⑴我省县域中小企业市场占有率较低。由于种种原因我省县域中许多优势产业,如建材、医药等,并没有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容量的迅速扩大而实现快速发展。既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形成品牌优势,使其工业产品一直在市场的低端竞争,产品利润低,企业效益差。⑵产业间、企业间关联度较低,大、中、小企业间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协作体系。这种小而散的产业组织结构限制了县域中小企业参与现代大企业(集团)所设定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的机会,从而制约着县域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协作能力弱直接导致了县域工业整体竞争力的弱势地位。⑶同发达省份相比,我省县域工业整体规模实力也很弱,江苏省张家港市200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55.8亿元,我省工业实力较强的迁安市200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22.1亿元,尚不足张家港的1/6。

  在县域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明确地认识到,立足县情,发展工业,形成特色才是“硬道理”。一般而言,农民增收、财政增长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县域经济,增加农民和财政的收入,必须要产品能卖得出去,价值得到实现,农民才能赚到钱,财政才能增长。所以,发展县域经济要在寻找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结合点上下功夫。寻找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的结合点,实质就是要寻找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增植产业增长点,扬长避短,定好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特有的长处、竞争优势和潜在能力,大力发展工业产业。

  5.外向度低、县域发展外向型经济速度缓慢

  从国际方面来看,我省县域经济出口产品主要以农副产品和技术含量较低的粗加工产品以及资源性产品为主,价格低,市场占有份额少,缺乏竞争力,出口创汇能力较差。从国内合作来看,多数国内项目资金投向了我省的城市经济和经济园区,除了三河、丰南等较发达的县(市)的国内招商引资有较好成绩外,大多数县(市)国内招商引资项目少,质量不高,高科技、高效益项目较少。2003年,河北省县域外贸出口商品总值为21.04亿美元,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16%;实际利用外资为5.48亿美元,仅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78%。而同年,江苏县域实际利用外资67.59亿美元,是河北省的12.33倍。

  这是上一个问题的内在延伸。如果一个县的工业水平不高,则表示该县产品的初级化水平较高。在目前国际竞争极为激烈的情况下,一方面仅依靠初级产品去占领人家的市场,不仅规模有限,而且效益有限;另一方面也缺乏一定的工业基础,吸引和利用国外资本的基础就不牢固。说到底,县域自身的发展实力决定着县域经济发展的外向程度,因此,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首先是思路放宽但眼睛向内,在发挥好自身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寻求更大图谋。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县域经济的发展,是自主发展和对外开放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把搞好对外开发、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和发挥自身优势、坚持自主发展结合起来,依靠内源性经济和外源性经济的双轮驱动,相互补充,共同发展。

  6.农村资本市场发展滞后,是制约河北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

  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形势相比,河北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县域经济很难募集到所需要的发展资金。表现为:融资的主要渠道还是依靠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其他融资渠道非常有限;近几年国有金融机构在县域内采取了金融产品抑制和机构的萎缩方式;非国有中小金融机构(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外资银行、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市场进入机制严重滞后;融资中介组织极其弱小,项目融资人才、资本运作人才缺乏,信托投资、财务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缺乏,不能为投资者的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服务;民间金融组织发展尚不完善。县域内企业融资机制的不健全,使县及县以下的金融服务出现真空地带,民营经济和小企业缺乏金融支持的有效渠道。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提供的贷款约占农村资金需求的25%,70%左右的资金需求不能得到满足,或者只能通过所谓非法的民间金融渠道得以满足。这在我省有不少例子发生,有的违法现象还很严重。

  事实正是如此:我国农村资本市场暗流涌动,而作为资本市场主力军的银行贷款却投入农村较少,这种局面不扭转将严重损害县域经济并对未来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发展农村资本市场,建立农村的资本运营机制,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将是今后我省发展县域经济的最大重点之所在。主要思路可以有:因地制宜地搞好乡镇企业的拍卖、租赁、股份合作制改造等机制转换,将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到的资金如资产拍卖出售后收回的资金、企业使用集体土地上缴的土地使用费等用于设立乡村投资基金,开辟农村资本市场及资本运营渠道,以使资金流动起来产生效益,增值收益的资金可用于农民的社会保障支出、公益事业等福利,或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等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7.县域经济发展环境不够优化

  我省现有县域经济环境近年来虽有所改善,但总的来说县(市)对环境方面的认识和投入明显不足,不能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硬环境而言,大多数县级城市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条件不够完善,环境污染严重,城市化进程不快,承载经济发展的功能不强,电子网络发展滞后,信息化程度不高,阻碍了与国际信息交流,经济吸引力差。从软环境而言,首先是政府职能尚未得到根本转变,政府职能缺位、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现象还大量存在,政府效率不高影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其次政策环境不够宽松,政策条款分散,缺乏集成和透明度,配套性差,没有形成合力,总体效应差。从而导致资金、技术、人才的进入渠道不畅,阻碍了国际先进技术和人才的流入,制约了招商引资步伐。同时县域内的法制环境、信用环境、服务环境、市场环境、投资环境也不理想,直接影响了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一棵树能否长大,关键取决于土壤是否肥沃、气候是否适宜和阳光是否充足等外部条件。同理,一个县域经济能否壮大,则关键取决于外部环境是否有利、是否完善。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有“硬”的层次也有“软”的层次,有“近”的层次也有“远”的层次。上面的文字总结了我们在县域经济发展的“硬”、“软”和“近”的环境方面的不足,下面的文字则集中反映了我们在“远”的方面(未来的机遇和挑战)的可能。

  三、国内外环境对提升河北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影响

  进入新世纪,河北县域经济的发展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

  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按照中央精神,省委六届五次会议对我省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也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具体目标的提出对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必然会促进全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从整体上看,2000年,全省县域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7017.1元,2003年增长为9094.2元,农民生活从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我们必须看到我省农村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首先,按照全省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要比2000年翻两番,即15000亿元左右,也就是说以后年均增长速度要达到7.2%左右。虽然近两年发展速度维持在7%左右,但从整体看,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呈下降趋势,如果没有及时的措施,这一速度很难保持。其次,我省县域经济产业竞争力弱。许多县域经济发展中缺乏足够的产业支撑,经济亮点不多,后劲不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发展潜力。第三,全省还有52个贫困县(区)。这些县自然条件差,资源禀赋不足,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小康社会是全面的提升的社会,是没有遗漏、普及众生的社会,不仅一个县不例外,一个村、一个家庭乃至一个人也不应例外。可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角落,自然也不应游离于各层次的政府决策之外,更不会游离于经济发展这一基础之上。因此,仅仅把她看成一种机遇和挑战是不够的,更重要的,她既是我们奋斗不息的方向、目标和标准,也是我们拼搏向前的动力、义务与责任。只是目前体现在县域经济领域,其任务更显繁重罢了,这正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发展县域经济的急迫性和重要性。

  ⒉经济全球化及与“世贸组织”规则逐步对接,为河北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通过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充分获取国际分工的比较利益和外向性经济的规模效益,为河北省县域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一方面促进了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并降低技术和重要原材料的获取成本,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竞争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资金、技术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弱化。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量的粮食、棉花、油料等大宗农产品,价格比国际市场高,质量又相对较差,失去关税壁垒的保护后很难与国外同类产品竞争。那些可以由新技术替代的单纯性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必将丧失劳动力成本优势。同时,对于不可替代的单纯性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也将受到发展中国家的同类企业的竞争。

  与国际规则对接,代表着我们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则、市场竞争规则、政府管理规则等一系列的基础经济制度的转轨,这种转轨首先是建立在国情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其与现行的经济制度之间将带有明显的继承性,至少也有一个继承的过程,不可能一次性全新化。这种继承性或者继承的过程,正是我们调整心态、自我提升,树立新观念、开发新战略、积累新优势的最好时机。对微观经济主体力量普遍薄弱的我省县域经济而言,更要善于抓好这种机遇。政府在抢抓机遇的过程中,一则要扮演好服务的角色,二则要促进自身的根本性变革,以适应递进性的形势发展需要。

  ⒊“大北京” 规划提出以及“廊坊共识”的形成,为河北省县域经济带来了诸多的机遇
  “大北京”规划以及针对环渤海经济圈发展形成的“廊坊共识”,为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对河北省县(市)直接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自主开发创新;以优势高新技术为突破口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对传统产业进改造,发展技术密集型的接续产业,加快工业化发展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在技术水平、生产经营组织等方面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一系列的有利条件。但随着合作的逐步开展与深入,河北县域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许多矛盾,其中最关键的是旧思想观念、旧体制、旧经济结构和新增长因素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些矛盾解决与否以及解决程度将直接影响合作效率,也将影响河北省县域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因此,河北省必须进行观念革新和体制创新,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有效地吸纳和集聚京津的技术、人才、资金,承接京津的产业扩散,使传统优势与新的经济增长因素有效结合,这样才能使河北省县域的综合竞争优势提升到一个新的平台。

  这是一个明显的“区域中区域”发展的问题。是小区域发展必须正视的大区域背景。不过,这只是一种必要条件而非充要条件,因为我省清河、辛集、安平等特色县域经济的崛起并不是由此而生,三河、霸州等近环京津等县市却与此密切相关。这说明,“区域中区域”的经济发展应当首选“大区域先行、近距小区域跟随”模式。也就是说,“大北京”、“环渤海”们的影响与带动尚需假以时日,其对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机遇从地域上来说仍是有限的,不可盲目寄予太高期望,更不应坐以待成,否则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

  ⒋城乡统筹战略的提出,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扩展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创造了机遇。在发展政策上,国家将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改变城乡政策环境的梯度差异,建立合理公正的城乡利益分配格局,实现城乡协调发展,这将利于改变县域经济边缘发展的地位。在产业发展上,国家将统筹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并按照价值规律调整工农产品价格,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这有利于改变城乡产业同构格局,加强县域内各产业、企业间的关联程度,促进县域各产业的协调发展,由此保证县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在区域关系处理上,国家将按照依据资源、突出特色、合理分工的原则,调整区域产业布局,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小、产业雷同、恶性竞争的局面必将有所改变,有利于提高县域经济的投资效益。

  事实正是如此,许多近距都市的县域发展并不尽如人意的原因就在于城乡统筹得不够。评论者认为,城乡统筹不能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而应落脚于具体的建设层面。城市的带动作用必须加以很好地发挥,如加大城市规划设计的覆盖面,力求将近距(50-80公里内)县域囊括进城市的总体规划,哪怕实现它需要20年、30年甚至50年,但只要给予这些县域一定的、明朗的、较高的城市预期,那些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就会发挥出来,县域产业的发展与集聚就会加速,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就拥有了内生的推动基础。

  任何事物要发展,都必须勇敢面对机遇和挑战,都必须充分认识到机遇和挑战的相生相伴性。只看到机遇,属盲目乐观;只看到挑战,属消极悲观,要努力做到掌控自如、进退有度。具体来讲就是,一方面要坚持自主发展,要对自力更生有个再认识,在善于借助外力的前提下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要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依靠本地资源、区位、环境、资金等优势,充分调动民间投资创业的积极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增强发展的内在活力,增创内源性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坚实根基。另一方面要坚持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县域外源性经济,强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实现县域经济新跨越的突破口,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世界和国内发达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机遇,提高经济外向度,通过开展招商引资等途径,加强与国内外大集团、大企业的经济技术合作,吸引大公司、大财团和知名企业、知名品牌来本地落户,充分利用外部资本、技术、人才、管理、市场等要素,发展壮大本地企业,增强县域经济实力。

  四、提升河北省县域经济竞争力的对策措施

  1.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打造农业精品产业链

  无论是对传统优势产业的改造,还发展具有市场优势的特色产品都需要有一定优势的农业龙头企业的参与。因为相对分散农户而言,在树立产业品牌方面,龙头企业不仅具有较强的内在需求,而且还具有规模、技术、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县域经济要重点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充分发挥其在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开拓市场等方面的带动作用,塑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品牌。在龙头企业的产生方式有两种:内部培育和外部引入。内部培育需要一定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积累和组合,而且时间相对要长一些。而从外部直接引入强势品牌,能够弥补县域许多要素的不足,见效时间短。但存在利益的流失问题,这就需要双方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双方互利发展。

  在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的同时,还要针对农业弱质性和农产品竞争力日益增强的形势,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从各个环节对农业生产进行精品打造。当前,要重点抓好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疫和认证体系建设;加快制度和完善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农业生产标准的实施和示范,实现农产品生产质量的全程控制;加强动植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完善疫情测报网络和重大疫情快速反应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农业存在着产业链太短、农产品附加值不高的问题。既然是发展县域经济,那么农村和农业经济增长,始终是县域经济的根。因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业人口至少还有一多半得在农村,他们靠什么?那就必须按照十五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对农村、农业工作的一系列指导思想去做,推进战略性的结构调整。直接涉及到农业的,中央提出了通过全面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农业效益、减少税负来提高农民收入,同时更要发挥各地农业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化、专业化的生产格局,加快对初级农产品的转化和加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2.加快产业集聚进程,培植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产业群落

  县域经济要按照集聚产业、整合产业、提升产业的路径培育产业集群,使之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落,以此来促进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集聚产业,就是要把主导产业及配套企业集聚到一定区域内,使之在规模优势下产生合作剩余和竞争剩余。整合产业,即通过对集聚的产业拉长加粗,形成产业链,降低信息和交换成本。产业提升,即在整合的基础上培养一批旗舰企业,向高端产品升级,以地区品牌取代企业品牌。具体应有以下政策组合:一是建设和完善产业集聚硬件环境。通过完善的服务设施,把产业集聚区培育成为生产加工中心、市场贸易中心、信息中心、价格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标准中心等,充分发挥其的“集聚效应”。二是结合“十一五”计划的编制,组织制定县域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和城市化发展规划,将集聚区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从而实现产业集聚与城市化的协同互动发展。

  实践证明,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学会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需要学会以“小”建“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大”是支柱,“小”是细胞。抓大可培育支柱企业、龙头企业、优势行业,要坚定不移;抓小能激发活力,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进而促进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抓“大”而不抓“小”,是不会统筹全局的表现;抓“小”而不抓“大”,是不会抓主要矛盾的表现,要坚持大小两手抓,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形成大中小企业合理的配比关系,同时合理运用产业集群的政策手段,促小成大。但是,要搞好规划,节约土地,不能走“村村冒烟、户户办厂”的老路子,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产业结构调整,不拘泥于一种发展模式,既搞高新技术企业,又搞劳动密集型企业,既搞工业,又搞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富民强县目标。与此同时,要全面推进要素市场改革,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生产要素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包括加强生产要素市场建设,提高生产要素市场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水平;大力发展中介组织和培养管理者队伍,为要素市场体系发育提供多功能服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要素市场监管和社会诚信建设。

  3. 以培育区域特色经济为目标,加快区域的协调发展 

  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而是区域经济。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相邻各县资源共享、共融、多赢为理念,制定彼此协调的发展规划,完善彼此配套的服务体系,培育区域合作新机制,使生产要素、商品在区域内得以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区域内经济结构互补、区域经济一体化良性发展,加速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块状经济。针对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首先是组建规范的区域协调机构,共同管理区域共同市场。在区域规划的制定及实施、消除行政壁垒、实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等方面要迈开实质性的步伐。其次是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分配是影响区域共同市场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可以寻求建立公共服务的有偿转让、税收分成、按要素分配等利益分配机制,确保各主体间的公平、合理分配,调动各区域单元加强经济合作的积极性。第三是制定科学的规则,约束彼此的行为。目前可以选择一些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突出的一些问题,如招商引资、市场准入、公共服务等方面,制定公约,监督并指导大家的执行。

  4.以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为基本途径,全面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统筹城乡是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之举。城乡统筹体现在县域经济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统筹城乡生产力布局,提高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政府调控经济的管理职能,建立一种全新的机制,开通城乡生产要素市场,促进农村的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和城市的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和组合,促进生产力在城乡地域空间上的合理分布、组合和配置。二是统筹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在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同时,要适应城市产业升级的大趋势,主动接受城市产业转移,实现梯次发展。大中城市要加快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尽可能把适于农村和小城镇发展的产业转移到农村。与此同时,围绕农民生产生活和农产品流通发展农村第三产业,促进农村流通现代化。三是统筹城乡就业,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清除体制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村富余劳动力享受与城镇劳动力相同的就业服务。四是统筹城乡投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保护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建立和形成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信贷支持,扩大农村资金使用规模。农村信用社要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和管理体制改革,以农户为信贷支持重点,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投放。

  区域协调包括城乡统筹,而且城乡统筹是促进区域协调的主要内容。因此,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既要立足特色又要立足辐射。需要做的工作很多,重点是做到“九个避免”,改变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与实施中的“圈思维”,更多地体现协作发展:第一,避免不考虑区域经济实际情况,战略定位太高,动辄“北方第一××”,“国家级××”;第二,避免发展战略目标太分散,思路不清晰,重点不突出,丧失战略的导向性;第三,避免战略目标变化太频繁,或者本届政府和上届政府的战略相冲突,或者同届政府在不同时期战略不一致;第四,避免战略定位太广,导致主导产业不突出;第五,避免发展重点项目矛盾,互相制约;第六,避免主导产业雷同,失去重点扶持和重点发展的意义,导致主导产业难以做强做大;第七,避免缺乏产业特色,难以形成产业集群,特色产业或龙头产业的产业链太短;第八,避免战略规划停留在目标或口号上,缺乏可操作性;第九,避免全省对各区县的发展战略和产品布局缺乏统筹规划和协调。

  5.以优化政府行为为重点,为县域经济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

  县级政府应该根据本县的实际,针对经济环境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在优化能源、交通、通讯、市政、生态等硬环境的同时,还要着重培育和优化软环境,构筑“洼地效应”,提升县域的整体形象。首先是取消一切不利于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歧视性政策和人为的限制性障碍,最大限度地减少行政事业性审批程序和收费,创造资本获得最大收益的政府环境。其次是建立高效的服务环境,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建立和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规范对各类中介机构的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及时发布产业政策和投资信息,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投资决策和建设服务。再次是打破所有制垄断、行业垄断和地区性垄断,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把公开公正的原则贯穿于县域经济建设的全过程,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第四是塑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各地出台的优惠政策和服务承诺,必须保证兑现,要维护政府信誉,建设“责任政府”。建立面向个人、企业、中介组织和政府的信用网络,强化信用监督,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事物的发展是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尤其是上大项目,从立项、论证、审批到建设、投产,有的需要3年、5年甚至10年的努力。改变一个地方的面貌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一届一届班子接力赛。因此,政府行为的持续性、发展性是搞好县域经济的基本保证之一。各级政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科学、民主决策的基础上,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发展的连续性和可持续性,不以领导人变而变,不以领导人思路变而变。只有干好当前,才能将长远规划变成现实。同时,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兼顾长远利益,牢固把握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认真解决经济生活中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同步,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在这里,我们来看一下这样一个典型案例:浙江省金湖县招商招来“百姓怨”。据了解招商引资内情的金湖县居民介绍,在金湖工业园内,不少是国家明令禁止的“五小”项目和污染项目,如“理士(电池)科技有限公司”、“印染针织厂”、“栋删涂料厂”等,造成当地地下水严重污染。“理士科技有限公司”是美商独资企业,是一家专业生产铅酸蓄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电动车、充电器、塑胶等产品的大型企业,是金湖县开发区内最大、上马后效益最好的企业。当地很多群众说,“理士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污染在工业园区内最为严重,其主要生产原料为盐酸、硫酸和铅等,污染物注入地下后将造成地下水严重污染。另据知情人士反映,这个污染项目是国外淘汰的污染项目,投资商先去东南亚投资被拒绝,后想在广东、上海或苏州建厂又都被拒绝。2002年,金湖县领导闻讯后,把这一项目当成“宝贝”抢了回来,引资人受重奖。该公司也得到特别优惠:每亩地价只缴1.8万元,而且享受税收“五免五减半”待遇。由于该公司的产品号称是出口产品,每年县财政还要返还退税款近300万元。一些群众表示,过不了几年,号称“鱼米之乡”的金湖县就是“污染之乡”了。一些群众说,为招商引资,金湖县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全县还确立“招商若是零、一切等于零,项目若是零、一切等于零”的政绩观,凡完不成任务的乡镇、部门推行“集体起立、抽掉板凳、重新组合、竞争上岗”。重罚之下“逼良为娼”的现象屡屡发生,最常见的手法和技巧就是“嫁接包装(和本地小企业进行嫁接,100万元的投资嫁接成1000万元的大项目,以骗取优价土地和优惠政策)和“组合拼装”(一些人把招商实绩全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形成“聚合效应”,让一个典型人物因功受奖,奖金到手大家分)。此举导致许多人不计后果地弄虚作假,骗荣誉、骗地位、骗奖金。招商引资,金湖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曾引起群众集体上访。县财政赤字将近上亿元,招商引资变成了财政的负担。

  由此可见,各级政府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破除虚假政绩的错误思想,树立甘当奠基人、实实在在干事业的观念,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不能干那种“前任政绩后任债”、“一任政绩几届包袱”的事。特别是在招商引资、引进项目上,要坚决杜绝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盲目引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高污染项目和企业,绝不能以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牺牲子孙后代利益为代价求得眼前发展和一时繁荣,坚决防止重复建设、低水平扩张、粗放经营等短期行为,确保实现一个较长时期的经济高速增长。(另外,需要引起各界注意的是,由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迫切性以及 “产业空洞”现象的普遍存在,污染型项目向县域转移将成为今后一个突出的趋势,其隐蔽性、迅捷性、包装性都将超乎以往,此点值得大家警惕。)

  6.按照“能放都放、权责统一”的原则,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根据“能放都放”的原则,建议省委省政府将过于集中的权力下放,赋予县(市)级政府更大管理权限。一是对涉及计划、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等,须经市审批、报省备案的项目,除国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外,由项目县自行审批、管理。对须经市审核、报省审批的项目,由项目县直接报省审批,以此解决责权利脱节问题,提高政府的审批效率。二是根据区域布局、资源配置及经济发展状况,依照均衡原则予以重新划分和调整,对经济发达、区域优势明显的县市进行省管县试点,以利于富县带穷县,富县帮穷县,促进区域布局更加合理,结构得以优化。三是加大对县域投资主体的授信额度。各金融组织在市、县(市、区)设立的分支机构在当地吸收的资金(含邮政储蓄),应主要用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人民银行要积极引导农村信用社发放农业贷款,农村信用社探索建立适合自身特点的农村金融组织。在民间借贷比较活跃的地区,允许贷款利率浮动;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利率不上浮。积极支持市、县(市、区)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

  2003年以来,浙江省的“强县扩权”曾一度引起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品评,并作为一种经验开始在全国各地悄悄成种、萌芽、开花、结果。而我省2004年的并县将成为一个新的开端,标志着促进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将由给资金、给项目逐步向给政策转移——建立激励型财政机制,调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下放经济管理权限,重心下移,能放都放,其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县一级加快发展的积极性、自觉性,实现新跨越。当然,给资金、给项目也不应断档,重点是按“多予、少取、让利、放活”的原则加大对县域经济的财税支持力度。建议省财政明年起从当年的超收收入中安排部分资金采取转移支付办法直接计算分配到县(市),对财政收入增长快、贡献大的经济强县,省政府给予奖励;同时依照《中小企业促进法》,县级以上政府都将在本级财政预算中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县域工业发展。

                             (2004年10月)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