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2月02日 来源:西江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强市之基在于强县”。建设经济强市,不仅要做强城市经济,更要做强县域经济。在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中,肇庆市各县(市)区发展势头强劲,呈现出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喜人局面。

  民营经济激发活力

  
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要作为发展的主体。按照省里关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消除一切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消除一切落后的管理手段和行为;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培养造就高素质民营企业家,推动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

  在东南板块“发热”的同时,德庆、封开、广宁、怀集四个山区县组成的山区经济板块,也“跳出山区看山区”,向东看,抢抓机遇,主动嫁接外移的珠三角产业,利用自身优势,营造良好氛围,大做招商引资文章,使民营经济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由于体制和市场等原因,陷入了债务沉重,生产艰难的困境的封开县150多家国有企业,为杀出一条血路,该县引进珠三角企业的资金、技术参与产权转制,改“公”为“私”,很快便使这些资源型的国企起死回生。东莞龙昌公司先后买断三家水泥厂的产权。深圳客商将原是亏损户的中纤板厂收入门下。通过这一途径,封开不但救活了原国企,而且壮大了民营经济。四会市原有的223家国有企业,九成以上已转为民营企业,涌现出一个个亮点,推动四会经济走向艳阳天。目前,民营企业实现的税收已占该市税收总额的56%以上。广宁也如此,广宁制药厂、陶瓷厂、造纸厂等国企通过引进珠三角的民资转制,转危为机,重现光彩。

  除此之外,肇庆市的山区县纷纷优化投资环境,筑巢引凤,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怀集推出民营科技工业基地,数十个从珠三角“挖”出的项目已有意在此投资,金额达10多亿元。封开的旺角工业基地4家打火机厂产销两旺,最近又“飞进”两家企业。还有广宁,正在规划“两园一廊”,进一步把民营经济做大。

  德庆的打火机基地成功引入多家企业,投资总额1150万美元。2004年,徳庆县生产总值实现31.23亿元,增长13.3%,县级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亿元,增长13.5%。

  园区经济发展如火如荼

  
在融入珠三角的战略中,肇庆市有一个以高要、四会为主体的东南板块。之前,这块紧挨珠三角的地方,工业“只见星星,难有月亮”。在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和珠三角产业转移中,它率先得势,成为肇庆耀眼的经济亮点。

  “肇庆金秋”首批重点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过百亿元的工业项目,几乎都落户在东南板块。其中位于大旺的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下子就引进总投资20亿元的正宝山铜业有限公司和总投资6.2亿美元的亚洲铝业项目,还有世界500强韩国SK集团和美国LP集团。

  板块内的高要也急起直追。该市大力推进以“两园一带多群体”为重点的市、镇两级工业园建设,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金陶工业基地也先后已有20多家陶瓷企业落户。而四会市的南江、新江、富溪工业基地招商引资同样热火朝天。

  肇庆园区经济在发展中滚动壮大,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顶梁柱”。

  旅游经济势头旺盛

  
随着肇庆千里旅游走廊的启动,旅游经济在肇庆各地县域经济的地位突现。

  肇庆所辖各县、市几乎都有景区景点。过去,由于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和开发,旅游经济一直没有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而现在,不仅旅游业本身带来的收益十分可观,更重要的是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兴旺。

  德庆县舞动“龙之旅——龙母故乡德庆游”的品牌,在稳住龙母祖庙优势的基础上,系列开发孔庙、盘龙峡、金林水乡等景区景点。广宁县刚开发的竹海大观景区仅在国庆黄金周就迎来大批游客,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封开的天下第一石、千层峰、小桂林景区经宣传包装和推介,在旅游线中炙手可热。怀集的燕岩以“燕子节”为媒,虽在深山,游客也纷至沓来。高要、鼎湖等地通过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也从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旅游的“冲击”带来了直接的变化:怀集建起了三星级规模的酒店;德庆节假日酒店爆满;金林村农民向游客卖起了工艺品和土特产;广宁的竹制工艺品找到了新市场……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