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25日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 谭新政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新华网长三角频道10月24日消息 这两天在南通举行的长三角协调会和世界大城市带发展论坛上,长三角的市长们,相互询问着今年的发展,回答惊人一致且不容乐观:到今年三季度,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信贷等五大核心经济指标的增速仍在回落,有的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一市长感言:“近十年来,这是长三角经济第一次整体疲软!”一市长对曰:“这是长三角区域内一些不和谐的必然,阵痛难免!”

    腾笼换新鸟

    长三角实力依然: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中国百强县排行榜中,长三角46个县市榜上有名,在三大经济圈中独领风骚。但是,专家们的解读结果并不令人兴奋:增长背后是典型的“两高两低”,即高投入、高消耗、低技术、低效率。

    显然,与会市长们都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杭州市常务副市长盛继芳坦言,20多年来,长三角地区一直走的是一条粗放式增长的道路,通过大量的资源消耗和资本投入发展加工业,而在宏观调控下,土地等要素资源一旦被卡,经济指标立马下滑。

    以纺织著称的绍兴,压力重重。上游,是原材料的涨价;中游,是同行的恶性竞争;下游,是国外的反倾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绍兴市市长张金如透露,绍兴纺织业的利润率原来平均在12%—13%左右,但今年下降到了8%。而且,绍兴纺织大多集中于产品链低端,只有不到两成的产品属于高端。

    在会议上,张金如的发言也就围绕“腾笼换鸟”四字展开:挪开“死鸟”———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低的不死不活的企业,提升“老鸟”———还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增加“新鸟”———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高新技术企业。挪开“死鸟”,不怕影响经济吗?“不怕!”张如今说,据估算,今年产业转移对绍兴经济的影响会在0.5至1个百分点之间,“但这个代价今天不付,以后就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与此同时,绍兴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天圣纺织集团去年主动将出口从7000万美元降到4500万美元,然后添置了近1000万元的新设备用于产品升级,当年就有七八个新产品列入国家流行趋势发布。在绍兴,像天圣这样的企业越来越多。据统计,今年绍兴纺织投入的70%都用于技改,而以往这个比例只有不到50%。

    循环要彻底

    前不久,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专家调查发现,台州一些农田土壤中竟然存在二恶英类剧毒有机污染物,这是国内专家首次检测到土壤二恶英污染。污染之源,主要来自当地的废旧电力容器拆解行业。

    不仅台州,长三角一些城市都遭遇了类似问题。譬如,湖州市长兴县蓄电池业的快速发展,就导致当地部分土壤中的重金属镉、铅的含量超标。此外,永康的废旧金属回收、仙居的含银废料回收、东阳的废塑料回收等等,这些“静脉产业”由于循环不到位,反而造成一定污染。

    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台州市市长张鸿铭时,他毫不回避。他说,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未出台一部关于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法规,电子垃圾管理处于真空状态,导致小作坊式的拆解企业盛行,并造成污染。不过,他也表示,台州正从两方面着手积极改善:一是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节能降耗,减少废物排放;二是延长产业链,加强电器拆解的后道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据介绍,目前台州共有国家批准的第七类废物定点利用单位35家,而这些企业废物排放量几乎为零。

    在采访中,不少市长都表示,只要处理工艺先进、环保措施到位,类似台州的电器拆解业就是一种“循环经济”。以台州为例,仅拆解废旧电器一年就能拆出600吨银、80万吨铜、35万吨铝,以及大量的硅钢片、塑料、不锈钢等等,年产值达60多亿元。

    这样的事例俯拾皆是:苏州建立起江苏省第一家循环经济推广中心,内设一个循环经济展示平台,免费对外开放;宁波市宁海县一、二、三产资源共享混合型模式,被有关专家誉为全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五大模式之一;台州发电厂每年排出几十万吨煤灰(渣),原来要送到几公里外去填海,现在成了水泥厂的“抢手货”,一级尘灰每吨售价高达100多元……

    区域求和谐

    说完城市和谐,话题又转向区域和谐。市长们虽然言辞委婉,但矛头仍然尖锐:目前长三角区域内,市场壁垒、行政壁垒森严,重复投资、结构雷同依旧。

    本次长三角协调会主题是物流一体化,议论便从“物流”开始。苏南一市长讲了一则故事,本地一家工厂将保税原料运至浙北一港口,但由于涉及两个不同关区,企业就必须在两地分别备案,申请货物移动,再事后结算报关。“这样一折腾,物流效率还怎么高得起来!”他仍然耿耿于怀。

    资料显示,长三角地区由国务院批准的一类口岸有35个,包括19个沿海港口、10个内河港口、5个航空港和1个国际临时铁路口岸,分别由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四个直属海关管辖。而内地企业进出口货物,必须在企业所在地和货物进出口岸两次报关。有鉴于此,镇江市副市长江里程在会上呼吁:“加快联合,首先实现长三角通关一体化。”

    这一目标,已经为期不远。据透露,今年上海海关已经形成《长三角区域通关改革方案》,并已上报海关总署。根据改革方案,将把长三角内的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四个直属海关视为“虚拟的大通关协作区”,在跨关区快速通关的基础上,将通过建立虚拟的区域数字平台,实施“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区域通关改革方式。目前,上海口岸信息平台已经与区域内主要口岸的相关部门实现联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对记者说,通关一体化是物流一体化的前提,物流一体化又是区域一体化的动力。大通关的形成,势必加速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