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进贤县采访的时候,当地的同志很自豪地说:我们进贤县经济发展很有特色,现在已经形成了七大产业,在我们进贤,叫做“七朵金花”。
进贤县近年来坚持“立足比较优势,发展特色经济,扩大内外开放,建设工业强县”的战略定位,已逐步形成以七大特色产业为支柱的县域经济体系。文化用品“一支笔”、医疗器械“一根针”、高空礼弹“一盒花”、钢架结构“一张网”、食品加工“一瓶酒”、特种水产“一只蟹”、食用菌类“一朵菇”,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点、主要增长点、特色新亮点。
特色特在哪里
进贤县自古就有数千子弟跑江湖之说,也素有“江南经商之乡”的美誉。唐初的笔市、元代的酿酒业乃至如今的新兴产业,勤劳智慧的进贤人,祖祖辈辈都有闯荡市场的传统,他们以吃苦耐劳的精神,“历尽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走南闯北,在商海的波涛中逐浪搏击。
文港镇是北宋宰相、著名词人晏殊的故里,文化底蕴深厚,“一支笔”做得有声有色。目前,文港这一总面积54.53平方公里、人口6.4万的小镇,有制笔企业3000多家,在全国县级以上城市开设营销网点7000多个,年产销各类笔75亿支。文港的毛笔、金属笔分别占国内市场销售额的70%和50%,是名副其实的“华夏笔都”。
进贤县现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55家,经营企业43家,医疗器械产业的税收占到全县工商税收的近20%。进贤县有5家年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进入了全国百强行列,李渡镇一个镇生产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输液器就占全国市场的1/3。
进贤县烟花爆竹的发展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时只有少数几家社办厂,只能生产单一土炮,生产工艺落后,发展步伐缓慢。而目前,以高空礼花弹为代表的烟花爆竹业,形成了以李渡烟花集团和长山出口花炮总厂为龙头,李渡、长山、白圩3个乡镇11家花炮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群。2004年,烟花爆竹产业就业人员3780人,完成产值2.3亿元,创利2380万元,上交税金2200多万元,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产品科技含量多,98%远销日本、欧美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李渡”牌礼花弹享誉国内外,继参加八运会、首都五十周年国庆、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等重大节日燃放后,2001年又参加了上海APEC大型音乐焰火表演,获得成功,并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进贤县的七大特色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规模化、市场化、簇群化等特点。市场份额比重逐渐提升,企业不断做大做强,推动了产业的强势发展。
成长中的烦恼
进贤县是江西的产业大县。
不过,进贤的特色经济也遇到了二次发展的新问题。在原有产业基础上,企业如何转变观念,政府怎样转换角色、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成为提升进贤特色经济竞争力的关键。
虽然进贤县中小企业、个体店铺铺天盖地,却缺少龙头企业。“要提升产业层次,企业负责人要改变观念,不能固步自封,满足于现状。”进贤县委书记陶和平说。
据了解,进贤县从事“七个一”特色产业的企业大多是家族式企业,很多企业负责人在原始积累后,满足于已有的财富,不愿意对企业进行再投资,缺乏做大做强的观念,也缺乏对市场的进一步认识,所以长期在低水平徘徊。
进贤县特色产业较多,但产业发展特色明显,基本上都是在县域内按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原则,将大量的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某个部件的同类型企业聚集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并在集群内运行实现规模经济,从而形成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主要模式。
由于进贤形成产业集群的企业大多数为中小企业,起步的门槛较低,容易在短期内调动民间的闲散资金,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克服大型企业建设周期长,对于资金、技术、管理要求高的“缺陷”。同时,由于企业规模较小,容易适应市场对产品多样性变化的要求。
很多企业负责人逐渐认识到站在自己的小圈子内迟早会被淘汰,必须走出去,做强做大才有前途。有个企业负责人说:“我们的笔批发价格不高,经销商的利润比我们高得多,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健全自己的营销网络,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谁为发展铺路
政府部门认识到转变观念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活动帮助企业负责人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努力做出做亮自己的产品品牌、产业品牌、区域品牌。
李渡烟花集团有限公司已在新加坡上市,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邓庆茂对集团的发展轨迹不无感慨:“烟花厂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不过是个小作坊,现在产品95%以上出口,在国外上市,是企业不断更新发展理念的结果。”
企业负责人有了危机感,就会主动提升企业的管理层次。以往进贤的企业负责人习惯自己的企业自己管,或是亲属管,结果不但效率低,还留不住人才。如今,很多私营企业开始高薪聘请专业管理人才,不少企业开始申请质量体系认证,管理意识大大加强。
进贤县是江西省民营经济相对活跃的地区,对待民营经济,进贤县有自己的一套理念,即范围上“放开”,规模上“放手”,机制上“放活”。做强特色经济不仅需要企业转变观念、敢于进取,也需要政府转变角色。
进贤县这样的不沿边、不沿海、没有国家特殊优惠政策的地区,县委、县政府认为,必须在招商软环境上下硬功夫。他们按照“一湖两岸”的发展格局,致力生态、滨湖、园林式城市建设,改善自然环境。
地方政府开始为特色经济铺路搭桥,变“指导员”为“服务员”,为进贤特色产业搭建了可持续发展的平台。
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其结构、质量、效益的相互统一,成为进贤县2004年工业主导、民营支撑、特色带动、区块隆起的“四型”县域经济发展亮点。去年,进贤县二产比重稳步提升,占全县经济总量的49.2%,个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8.35亿元,占经济总量的59.1%,七大特色产业和三个经济板块迅速扩张,成为一个个精而强的地区经济增长极。
但是,进贤县的特色产业如何能够做响自己的特色品牌,如何能够做得大、做得强、做得稳、做得久,还要他们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能够实现。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陕西省:2019年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分析
2019年,是陕西省县域经济下行压力最大的一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煤炭安全事故停产整顿和环保整治等诸多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各地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紧扣追赶超越定位和“五个扎实”要求, 【详细】
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正式公布
农业农村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科技部 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水利部关于认定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第三批)的通知 【详细】
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在云南召开 全面启动脱贫攻坚收官工作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1月4日在云南怒江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全面启动脱贫攻坚收官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领导小组组长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尽锐出战、攻 【详细】
吉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
近日,吉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意见将通过12个方面57项具体政策措施,开展“普惠强基、政策扩容、精准富民、融合提质、化险畅通”五大服务工程,推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详细】
[江西]红土地里酿甜蜜——江西安远红蜜薯产业发展的故事
瓜果飘香时节,香港客商陈国栋踏上了去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订货的旅途,今年他准备订购30万斤红蜜薯。“我从商七年,之前没听过安远有红蜜薯,一直以来都是在福建那边订货。去年在推介会上试着订了5万斤红蜜薯,回去后被一抢而空,顾客反映特别好,想再订时已经没货了,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