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9月04日 来源:新华网 作者:盘县县委宣传部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盘县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西南部,与云南富源县、宣威市接壤,地处两省交通要冲,素有“滇黔锁钥”之称。国土面积4056平方公里,下辖37个乡镇,总人口117万。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民风淳厚。以煤资源富集而闻名,是贵州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和“西电东送”电源点。 

    近年来,盘县高度重视经济强县建设工作,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我省建设经济强县机遇,坚持“煤电强县、生态立县、畜牧富民”的发展思路,围绕到2010年把盘县建成中国煤电大县、贵州畜牧大县、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目标”,发挥资源优势,做强优势产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突重点,攻难点,加快发展,2002年第一轮建强工作结束时,盘县综合排名第13位。2004年,进入全省第二轮经济强县,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建强工作初显成效,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全省经济强县建设2004年度考评,盘县上升到第7位。 

    ——依托资源优势,做强优势产业。煤电是盘县最大优势和发展依托,全县70%以上税收来源于煤电,做足、做好煤电这篇文章,将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是盘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关键所在。一是发展煤电,安全先行。2004年,全县所有地方煤矿全部安装使用瓦斯监测监控系统,其中:12对高瓦斯矿井安装了瓦斯抽放系统,137对矿井实现壁式采煤,92对矿井装备单体液压支柱等,地方煤矿安全装备及管理已接近国有统配矿水平,高危行业管理人员、从业人员100%持证上岗,安全生产工作连续三年保持在全省先进行列。二是加快煤炭资源开发,稳步提高煤炭生产能力。2004年地方原煤产量已达到1050万吨。煤炭持续产业发展加快,在建和待建煤矿进展顺利,年设计生产1000万吨原煤的响水煤矿河西采区年内可出煤,年设计生产240万吨原煤的松河煤矿征地拆迁即将开始,新申报的24对煤矿手续正在办理中。三是延长煤电产业链,构建产业群,实现煤资源多次增值。2004年,盘县在煤——焦、煤——电发展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一大批焦化、洗选项目建设投产或正在建设,焦炭产量264万吨,洗精煤产量96万吨,煤炭综合利用率和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在建360万千瓦的盘南电厂建设进度加快,预计2006年上半年发电;100万千瓦的盘县电厂电煤供给正常,基本实现满负荷生产;22万千瓦的万家口子水电站和3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前期工作有序进行,在“十一五”期间将初步形成水火互济、风力补充的电力生产格局。 

    ——强力推进“三农”攻坚,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结合盘县“三农”实际,认真落实“三农”政策、措施,加大县级支农政策、资金扶持,扎实推进新阶段开发。2004年,县财政安排320万专项资金,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又从社会募集380万元资金,启动实施了“万户温饱”、“千户安居”、“百村文明”工程,解决了人均收入在625元以下的4.1万人生产投资难,500户无房户、基本无房户住房难和7万贫困家庭子女入学难问题,建成131个文明村寨。认真兑现国家种粮直补政策,狠抓良种良法推广,粮食产量稳定增长。以畜牧业为主攻方向,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牲畜存栏22.01万头,增长7.7%;畜牧业产值达1.87亿元,占农业产值比重升至41.2%,畜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扶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4.1万贫困人口越过温饱线,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171元,达1737元,增长10.9%。 

    ——扩大投资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盘县来说,保持投资强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是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一是不断完善招商引资机制,营造“亲商、安商”环境,鼓励和吸引外来客商投资。2004年,引进项目22个,实际到位资金3.74亿元。二是积极做好重点项目协调服务工作,确保盘南电厂、响水煤矿、镇胜高速公路盘县段及县内大型煤炭焦化、洗选等在建项目顺利实施。同时努力实施好通乡油路、通村公路建设项目,提高地方道路通行力。三是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促进松河煤矿、万家口子电站、白鹤沟水库及柏(果)火(铺)公路、英(武)柏(果)公路羊柏段等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四是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率,发展城镇经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培育经济增长点,确保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盘县和全国大形势一样,正处于经济发展周期的上升阶段,经济发展快速、平稳,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我们加大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全民依法纳税意识。坚持“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工作方针,构建社会综合治税体系,挖掘增收潜力,努力做到依法征管、依率计征、应收尽收,重点加强对煤、焦等重点行业的源头控管。实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非税收入征管模式,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范非税收入管理。2004年,盘县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总收入8.67亿元,增长48.36%,其中本级财政收入3.1亿元,增长40.69%。 

    ——狠抓薄弱环节,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一是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盘县人口计生工作一度处于全省挂末位置。2004年,面对严峻的计生工作形势,盘县加大了工作力度,认真落实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从严管理人口问题,把堵漏报、堵多孩和流动人口管理作为重点,抓两头,带中间,扎实推进“村为主”和“村(居)民自治”,出台了计划生育“三条禁令”(即严禁包庇他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造成计划外生育;严禁技术服务人员在工作中不负责任造成计划外生育;严禁漏报、错报、虚报、瞒报出生人口),计生工作有了质的飞跃。二是加强环境保护和建设。环境问题是资源型经济地区面临的最严峻的执政考验。盘县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加大了现有煤矿、煤炭洗选、焦化等重点污染源的限期治理力度,按照“谁造成,谁负责;谁受益,谁赔偿”的原则,加强采空区地质灾害防治。强化新建项目管理,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防止新污染源的产生。加快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农村沼气池等生态建设步伐,促进环境质量逐步好转,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制定并严格执行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各种严重犯罪活动得到有效打击,刑事案件有所下降;禁毒工作深入开展,毒品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认可程度明显提高。 

    2004年盘县建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其他兄弟县区仍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针对建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认真学习借鉴各兄弟县区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开拓创新,扎实开展,全力打造贵州西部经济强县。一是紧紧扭住煤炭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不放松,按照煤——电——高载能、煤——焦——冶金——机械制造及煤——煤焦油(煤气)——精细化工的发展思路,构建煤加工及其下游产业群,努力实现煤炭资源的多次增值;二是突出抓好“三农”攻坚,以小额信贷为依托,以畜牧业发展为突破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三是加快城镇、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第三产业发展的支撑体系;四是着力抓好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环境保护、就业再就业等热点、难点工作,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