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9月26日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湘潭县今年的几个数字,将载入该县发展的史册:1至8月,县财政收入突破2.3亿元,同比增长34.5%,其中工业的贡献率第一次超过50%。靠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湘潭县县域经济首度由工业唱起了主角。 

  湘潭县有90多万农业人口,以粮猪为特色的农业经济是该县的支柱,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低。近年来,湘潭县委、县政府把工业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突破口,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菜单”,把园区建设作为加快工业发展的平台。县里先后投入20多亿元用于天易工业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一片荒芜之地催生出了一个占地近10平方公里的工业园;为安商、稳商,他们成立了“投资服务中心”,县领导联企业联项目,实行零距离服务。目前,工业园已引进入园企业128家,其中规模以上62家,形成了机电、冶金、医药、食品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近两年,园区税收连年翻番,今年可望突破5000万元。 

  在招商引资中,该县十分注重大公司、大企业等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以此提升全县工业的质量和水平。通过县委书记、县长上门招商,四川大型饲料企业希望集团、总投资6亿元的北京德源投资有限公司秸秆发电项目先后在工业园落户。8月,一个投资10亿元、年产400万吨高标水泥项目,又正式进驻工业园。战略伙伴的引进,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档次。两年前,该县规模工业企业仅70多家,现已增加到116家,其中大多数已成为税收过100万元的骨干企业。工业的强势崛起,牵引着湘潭县向强县目标稳步迈进。尽管每年几千万的农业税没有了,可靠兴工强县,近两年该县财政收入不仅没减,反而每年以50%以上的速度骤增。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