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28日 来源:甘肃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半年盘点 重点难点成亮点 

    县域经济:“特色”做文章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基本单元,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据统计,我省县域生产总值占全省经济总量的60%以上;县域地方财政收入占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以上;县域基本建设投资占全省的90%以上。 

    不难看出,县域经济是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我省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程度上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今年以来,省委几位常委深入基层,专门就如何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调研。 

    6月21日,省上专门召开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会议,出台了《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制定了倾斜扶持的税收优惠政策。 

    县域经济发展如何找准突破口、驶入快车道?关键在找准特色,坚持走县域经济特色化、特色经济产业化、产业发展规模化之路。 

    陇南市委书记邵明说:“发展县域经济,核心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他说,陇南资源相对丰富,近年已初步形成了一批有特色的产业群。工业上形成了有色金属、黑金属、水电能源等优势产业,农业上大打“绿色”牌,形成了以花椒、核桃、银杏、油橄榄、茶叶等为主体的农业经济新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经济应该是特色经济。要实现县域经济的快速增长,必须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形成拳头产品,构筑特色经济,实现重点突破。”平凉市委书记王耀东说,能源经济优势突出、区位优势渐趋明显、旅游资源独具特色、特色农业潜力巨大,是平凉市的比较优势。 

    平凉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突出这些优势,重点培育和发展一批产业相近、产品关联、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特色鲜明的区域块带状经济,培育核心区块,通过块的突破和发展,尽快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带。 

    酒泉市委书记李沛文说:“特色农业和产业是酒泉的优势。依此发展起来的棉花、制种、草畜、养殖等产业,是酒泉市区域经济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特色和亮点。”他说,县域经济是开放的而不是各自为政的封闭经济。酒泉几个大的龙头企业,都是引进的,通过走“引龙头、建基地、带农户”的模式,推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县域兴则全省兴。县域经济的发展,必将全面提升甘肃经济实力,为富民兴省打牢根基。(记者牛彦君 李晓君 顾淑龙 马志琼)

    (选摘自7月26日甘肃日报“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半年盘点 重点难点成亮点”)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