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30日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经济日报讯    记者刘惠兰报道  有“中国苹果之乡”之称的陕西旬邑县依靠科技发展有机苹果绿色果园,苹果生产实现了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果园效益大增,农民苹果收入人均1287元,比上年增长17%,有90%的农民靠苹果脱贫致富。

    种了多年苹果的旬邑县农民都成了本地农技校的热心学员。近年,张洪镇下皇楼村秦大叔家的老树枝枯叶黄,专家指导他实施大改形、强拉枝、巧施肥等技术,树一下子泛青了。今年老树发新枝,坐果率很高。他说,绿色无公害的有机苹果是县里提出的发展方向。去年,客商来收苹果,点名要收绿色品质的苹果。他感慨地说:“学科技才能种出好果子,好果子才能卖上好价钱。因此县果树服务队每次下乡,我都是第一个到点听课。”

    旬邑是一个农业、林业大县,也是一个天然的绿色生态县。近几年来,他们以建立全国绿色有机苹果基地为目标,狠抓“绿色工程”,80%的果农都精通绿色无公害苹果管理技术。

    利用沼渣替代化肥给果园施肥,是旬邑有机苹果普遍采取的措施。下皇楼村秦光明为发展有机苹果,养了10头猪,建了沼气池,用沼气做饭、照明,果园施肥用沼渣、果树喷叶面肥用沼液,地肥果壮,苹果个大味纯,年年旺销。去年,仅给各种会议提供礼品果子就达2000多公斤。每公斤售价都比普通苹果高出一倍左右。再加上少买化肥节约的成本,年纯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过去曾经“卖难”的苹果,如今改善了品质,都成了抢手货。

    在旬邑绿色苹果基地建设中,经大力推广套袋技术,每年苹果套袋率均达到98%以上。旬邑果农自觉坚持科学用药,在果园大量使用频振杀虫灯,减少了农药杀虫。同时在政府补贴的扶持下,全县40%的果农建起了沼气池,施用有机肥。农民建成生态果园6万亩,并实现“果、畜、沼、窑、草”五配套,以畜建沼,以沼保果。

    近年,旬邑县获得了“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县”、“中国果菜生产先进县”、“陕西省绿色苹果生产基地县”等称号。2004年,旬邑苹果总产量达20多万吨,其中优质果率达到5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个百分点。今年优果率还将比去年再提高5个百分点。县委书记郑光照说,无公害苹果产业的定位,为旬邑经济发展开拓了空间,他们的目标是要通过绿色果业的建设,使全县的农民全部脱贫致富。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