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22日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刘 麟 张雪珊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湖南绥宁县金屋塘乡,过去因缺电而增收艰难的农民再也不用犯愁了。由吴良槐带领30多位村民投资270万元兴建的瀑布江电站,年发电量380万千瓦时,日夜不停地将水能资源优势转化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经济优势。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湖南省邵阳市已有20.6亿元民间资本投入生态产业开发,生态产业年总产值达30多亿元。

    邵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生态资源十分丰富,农产品种类繁多。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盘活民间资本为突破口,把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经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从资金扶持、办理手续、减免税费、用地用电、产品销售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间投资者开发生态产业,打造“绿色邵阳”。在操作层面上,坚持明晰所有权、拍卖使用权、搞活经营权、放开建设权。充分尊重和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运用市场机制引导投资者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产业开发。南山牧场是邵阳绿色宝库,其独特的地理和丰富的草山资源,历来被投资者看好。亚华乳业捷足先登,大力发展奶牛基地,带动农民投资8000多万元。目前已建立87个奶牛基地村,南山周边牧草葱葱,去年实现乳业产值7.5亿元,创税收5000多万元。隆回县小沙江地区气候恶劣,近年来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大力发展以金银花为主的中药材产业,走出了一条依靠开发绿色产品脱贫的新路子,现已开发金银花13万亩,被誉为“中国金银花之乡”。近两年来,全市已有14亿民间资本投入小水电站开发,到目前开发投产小水电82处,装机10.25万千瓦。同时吸纳社会资金2.1亿元,对1216座小型水库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增加和恢复灌溉面积68.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万亩。

    通过开发生态资源,从而更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带来了生态效益。环保监测显示:目前,邵阳市空气质量优于国家一级标准,生活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97%。去年,全市生态产业开发总产值达30多亿元,农民人均从生态农业中获得收入1120元。

    为了提升生态建设效益,拉长绿色产业开发链条,邵阳市注重引导民间投资者加快推进基地化建设和标准化生产,带动生态产业升级。去年,全市已完成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40个。同时全力扶持民间投资者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近年来共吸纳资金4亿多元,发展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146家,促进了乳业、竹松、药材等八大绿色产业的开发。去年,农民人均从生态农业中获得收入112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创近10年之最。  
   
                           来源:经济日报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