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04日 来源:吉林日报 作者: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林玉成

  自吉林省委七届二次全会提出实施县域突破战略以来,辉南县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在全省经济由“快走”向“快跑”转变的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以往行之有效的做法,并推陈出新,进一步激活县域内的各种经济要素,助推县域经济“快跑”。

  发挥土地优势。一是发挥耕地较多优势,发展粮食经济。首先要落实好国家“两减免三补贴”政策,大力推广测土施肥等农业新技术,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近期重点抓好投资2205万元的三统河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和投资6680万元的农村土地复垦整治工程。其次是实施“粮变肉”工程,搞好粮食过腹转化增值。重点依托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卓越公司和正方公司发展肉鸡和肉鹅养殖业,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发展奶牛养殖业。在用地、贷款、建材等方面,支持牧业小区建设,发展规模经营和精品畜牧业。再次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搞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由此形成以“粮食生产———牧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的链条型粮食经济。二是发挥闲置土地较多优势招商引资。目前,辉南县共有国有闲置土地100多万平方米,仅老市镇规划区内就有11万平方米。为发挥这个优势招商引资,我们决定,凡来我县落户的生产型项目,只要其一次性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建设用地土地出让金县级分成部分全额返还;国内外500强企业落户我县的生产型项目,只要其一次性投资额超过5000万元,由政府免费赠予建设用地。三是发挥林地较多优势发展中药材生产,重点发展人参、穿地龙、贝母、细辛等品种,按照国家GAP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把辉南建成国家北药生产基地。

  搞活存量资产。一是壮大优势资产。辉南县工业经济已形成4个中小企业群体。我们要支持这些群体的企业,以其优质的存量资产吸引增量资本注入。通过与国内外大企业联合、资本运营、自身滚雪球等方式做大做强。二是盘活呆滞资产。对处于呆滞状态的资产,要通过吸引增量来激活存量。三是动员民间资本。目前,全县全部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已超过28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亿元。我们要在全县营造创业文化,广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动员全县人民拿出一部分资金创业兴企。

  挖掘劳动力潜能。辉南县35万人口,有农村劳动力10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4万人,有城镇下岗失业职工8000多人。要针对我县劳动力丰富而资金短缺的实际,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发挥县农广校、农机校、电大、职业高中等教育教学机构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作用,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造就有较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县财政每年列支一部分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民营企业职工培训,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维权提供无偿法律援助;金融企业也要划出一部分贷款额度,专门用于支持劳务输出。发挥民营企业和中介服务、家政服务等新兴经济组织和新兴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对这些企业和行业,安排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和劳动适龄人口就业,给予国家规定的减免税费照顾和小额贷款支持。

  开发旅游资源。辉南县已查明的旅游资源有105处。这些资源共有两大类,一类是以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自然旅游资源;一类是以辉发古城为主体的人文旅游资源。我们决定,把辉南旅游业发展放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大背景中去思考和定位,突出优势和特色,走出一条以地理历史为题材、文物古迹为依托、火山风光为特色的发展旅游业的路子。要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引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促进其他各个行业发展。(辉南县委书记 林玉成)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