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08日 来源:中国贸易报 作者:郭楠楠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访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长毛全球

  原编者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县域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这种形势,优化县域经济更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全面提高畜牧业、水产业、林果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形成适应国际、国内市场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需求的新农业结构模式,以此促进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另外,还要进一步深化工业发展思路,要牢固树立“工业富县”的观念,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加工业,推进工业化进程。与此同时,还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调整城乡结构。

  近日,本报记者专程赴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对县长毛全球进行了专访,并详细询问了一些栾城县在发展中取得的经验。 
    记者:党中央历来非常重视农业问题,请问栾城是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

  毛全球:栾城县是传统农业大县,自然条件良好,是全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县。近年来,我们坚持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推进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

  一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整体素质。立足我县区位优势,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区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目前已形成了优质专用粮、无公害蔬菜、苗木花卉、畜禽养殖等特色农业产业。全县优质专用小麦达到2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达到15万亩;蔬菜标准化生产面积14万亩,无公害认证面积8万亩,建成丁浔阳,范台两个市级无公害蔬菜示范区;以柳林屯乡范台村为中心的草莓基地发展到1000亩以上,连续举办了三届阳春草莓采摘节,今年前来观光采摘的游客已超过15万人次,直接为农民增收260多万元。全县规模养殖场区达到120个,培育了奶业,禽蛋、生猪等畜牧产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1%,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二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2004年底,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5%,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2家(其中规模以上9家),河北凯隆达食品、胖胖面业两公司被命名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7家,辐射带动农户4万多户。

  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建成环村林150个,植树680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1.2%,被命名为全国林业先进县。积极推进以发展农村沼气为核心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建成24个沼气示范村,建成标准化沼气池3710个。

  记者:现在各个地区都把招商引资当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请您谈一谈栾城在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栾城又是如何完善投资环境的?

  毛全球:2003年以来,我们县制定出台了一整套关于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具体政策,努力为投资者打造置业乐园。两年来,全县累计建设千万元以上项目90项,总投资45.5亿元;其中竣工43项,完成投资17.01亿元。签订外资项目9项,利用外资19773万美元;引进国内资金7.1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862万美元。

  “没有梧桐树,引不来金凤凰”。首先,我们着力做大县城特色优势产业,来扩大招商引资。在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栾城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色产业,在工业上,有医药、化工、食品加工三个特色行业,在农业上形成了优质粮食,无公害蔬菜。奶牛养殖等特色产业,我们主要是通过依托省会,搞好规划引导、出台政策扶持、优化建设环境等方面的措施和手段,来做大做强县城特色优势产业,扩大招商引资的。比如对医药产业,我们主要是按照石家庄“药都’建设的功能分工,集中发展中药现代化工业园区,聘请有丰富经验和高资质的设计研究院所,为我们搞了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合理吸引和安排医药项目,实现集中连片发展,通过不断加强基础配套建设,来增强对医药项目的吸引力,扩大招商引资。

  其次,不断加快硬件建设,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打造硬件平台。良好的硬件平台是吸引外地客商投资的基础,在硬件建设方面,我们主要规划了三个县级工业园区,包括县城医药工业区、窦妪机械化工工业区和冶河工贸园区,另外,还规划建设了六个乡镇工贸小区。县政府主要采取整体开发的手段,吸引社会资金到园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去年我们主要抓了冶河工贸园区路网一期工程和窦妪工业区道路框架建设。县城西南外环投入使用后,主要搞了绿化工程建设,同时搞好县城其它主要道路与西南外环的衔接,便路网体系更加完善、便捷、畅通。

  第三,提供宽松的服务环境。一是继续削减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共废止过期文件296个,取消行政审批事项604项。二是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力度,扎实搞好行风评议,督促部门提高办事效率。在涉及审批事项较多的部门,都成立了项目审批中心和对“上跑办办公室”,实行一个窗口办公,对群众和客商需要对上跑办的,由有关部门带着办、帮着办。三是大力加强诚信建设,首先是打造诚信政府,带动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着力解决了一批影响项目建设、影响经济发展、损害栾城形象的热点问题,在全县营造了亲商、爱商、安商、护商的浓厚氛围。

  记者: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势头越来越迅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栾城县的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如何?栾城县在民营经济营造宽松发展环境上有哪些具体举措?

  毛全球:截至2004年底,全县民营企业发展到1040家,个体工商户1.6万户,从业人员达到5.6万人,2003、2004年,全县民营经济分别完成增加值25.4亿元和36.4亿元,分别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47.1%和55.2%,实现税金8369万元和1.1亿元,分别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7.3%和44.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达到12.8亿元,15.7亿元,增长16%和22.8%,全县三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32.7%。

  第一,优化民营经济发展政策环境。目前在全县上下形成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民营经济、保护民营经济的良好局面。一是制定完善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组织各有关单位结合自身职能特点,制定优惠政策和服务承诺,吸引了更多的客商来栾城投资。二是全面放开市场准入,鼓励各类人员参与发展民营经济,县财政每年拿出100多万元,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和利税大户进行奖励。2004年全县共引进项目445个,先成固定资产投入22.6亿元,引进县外资金18.2亿元。这些项目,无论是在规模、技术含量还是在龙头带动上都实现新突破。三是进一步加大扶优抚强力度,在全县筛选了24家重点民营企业,明确由县直10个部门进行对口帮扶,取得了明显成效,神威药业、盛邦奶业、凯隆达肠衣、瑞兴食品等龙头企业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规模效益日益突出,已成为我县医药、肉类加工、食品、奶业等领域的龙头性企业,县财政让利2000余万元扶持神威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使神威公司成为全省唯一一家在境外上市的民营企业。

  第二,优化政务环境。一是改进审批方式。在行政审批部门积极推行“窗口一站式”审批和“A、B”角工作制,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二是严格审批制度,加强审批监管。制定了《关于对行政审批工作中违规违纪行为实行责任追究的有关规定》,严肃纪律,严格责任。三是设立举报箱和举报电话。统一设立举报箱45个,公开举报电话50余部,广泛接受群众投诉举报。四聘请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等各界人士300余人为县优化发展环境义务监督员。通过走访座谈、明查暗访等方式,对各部门工作及优惠政策,服务承诺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五是把行风建设做为优化政务环境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扩大评议范围,将评议范围扩大到295个基层站所和83个重点窗口股级单位,并在县电视台开办了“行风透视”专栏,对各单位的服务承诺以及解决问题的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优化法纪环境。一是严格执行持证收费制。到企业收费罚款时,必须持《进企业收费通知书》、《收费许可证》、《罚没许可证》、《行政执法证》进行执法,并使用财政部门监制的统一票据,如实填写《交费登记卡》。二是严防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对擅立名目向企业收费,擅自提高收费罚款标准和扩大收费罚款范围的,一经发现,严肃处理。三是严格控制对企业检查评比活动。各种检查评比必须经县政府批准后实施。

  记者:请谈一谈栾城县在促进城镇居民就业上有哪些具体的做法?

  毛全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立了以主管县长为组长,各有关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全县再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再就业工作进行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县委、县政府把就业再就业、阳光工程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日程,作为想民、为民、爱民、安民的重要举措,认真组织,精心实施,每季都要进行调度听取进度情况汇报,形成了统一领导、分工协作,部门联动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机制。

  近年来,我县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阳光工程培训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2020人(全年任务1400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05人(全年任务500人),开发公益岗位安置“4050”人员40名(全年任务80人),阳光工程培训4698人(全年任务900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5576人(全年任务6000人)。2004年县政府被省政府授予再就业工作先进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admin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