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讯(记者/徐顺东 实习生/王悦)同乐林场有3400亩甜竹基地,因单位性质改变而闲置,乐业县政府去年将基地整合,划转给辖区贫困村各30亩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仅此一项,100多个贫困村就实现了集体经济增收1万元以上。
乐业上述做法,是百色整合农村闲置资产、资源,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一例。截至2019年12月20日,该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23亿元,同比增长39.1%,全市1854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超4万元,其中,272个村超10万元,占比14.67%。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该市的“书记工程”。2019年以来,该市全面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集中攻坚行动,切实加大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力度,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收。
整合资金,打造扶贫增收产业。依托县级“5+2”特色产业,该市整合各级各类涉农资金,建设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园,引导各行政村组织管理团队参与经营管理,实现村村有产业。那坡县推行“垦地共建”模式,39个村联合流转百合农场2000亩芒果产业园,引进县农业投资公司统一管理,农场负责技术指导,村集体负责日常管护,按投资比例进行分成,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有稳定收入。
盘活资源,优化配置增加资产。各行政村对校舍、房屋、门面等资源进行全面清查,提高资产收益率,同时相关部门将临街门面、农贸市场等优质资产优化配置给村,确保每村(社区)至少有一间门面,可以通过自主经营、招租等方式获取收益。凌云县整合财政资金2600万元,为每个村购买商铺,每间商铺投入20万元,每年出租收入2万-3万元,实现村村有资产性收入。
抱团发展,规模经营防范风险。在田阳县,52个贫困村抱团发展,成立5个村级集体经济投资公司,与龙头企业合作,投资本地优势产业。如田阳县那坡镇、坡洪镇9个贫困村,以及那满镇的7个村,抱团成立村集体公司,投资创办新康达幼儿园、新美智汇幼儿园,每村每年均有2万-3万元收入;五村镇8个贫困村抱团成立的村集体经济公司,与田阳县裕景公司合作,生产果蔬塑料包装筐、包装盒等产品,每村每年均有2万-8万元收入。
据了解,该市还通过开展自治区、市、县级村民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活动,申报3个自治区级村民合作社示范社,评选50个市级、100个县级村民合作社示范社,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金城江区:村集体收入均超4万元
河池市金城江区九圩镇牙洞村祖祖辈辈种玉米水稻的村民们如今依靠种植莲藕赚了钱。该村通过组织社员“集团化作战”,原来的水田改种莲藕,藕池里养起荷花鱼,走出一条特色乡村生态游发展模式。1月5日,驻村第一书记吕惠群说,2018年以来,该村合作社和群众收入近100万元, 【详细】
百色: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2293.17万元 同比增长39.1%
截至2019年12月20日,全市1854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4万元以上,其中达到10万元以上的村有272个,占比14.67%。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12293.17万元,同比增长39.1%。全市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6933.6万元,同比增长35.66%,全面完成2019年年度目标任务。 【详细】
武宣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综述
“哈密瓜在深秋收完后,我们合作社接着种植紫豆,一批紫豆的种植期为两个月,可以连续种到来年3月份。紫豆采摘后有订单,销路不愁。”2019年12月22日,桐岭镇和律村兴农哈密瓜合作社社员陈小莉说。 【详细】
富川县:壮大集体经济扎实脱贫摘帽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而发展村集体经济是带动产业振兴的强大引擎。自“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通过压实基层党员干部责任,营造“解放思想、担当实干”浓厚氛围,让党员、村“三委”不断提升观念,凝聚工作动力,多轮驱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