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钦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广西新闻中心新闻发布厅举行。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6%,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3.1%……一组数据直观体现,自1994年撤地设市,25年来钦州市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向好发展。
沧桑巨变七十载,钦江大地歌如潮。党的十八大以来,钦州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确立了建设“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城市,构建大开放、大通道、大港口、大产业、大物流发展新格局的新时代发展新目标,相继实现了GDP、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港口吞吐量突破1亿吨大关,财政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百亿元大关,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二百万标箱大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坚持向海而兴一以贯之,实现了从偏远封闭走向开放前沿的巨大转变。钦州市从2个万吨级码头起步自主建港,把港口作为发展的龙头和核心资源,全面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从昔日的小渔村发展成为现代化的亿吨大港。该市先后获得国家批准设立钦州保税港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东盟港口城市合作网络等多个国家级开放平台。开通覆盖大西南、联通大西北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体系,“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朋友圈”不断扩大,正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贸易、产业等全方位资源集聚的重要枢纽。
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实现了从农业主导走向产业高地的转变。该市按照国家赋予钦州“打造北部湾临海核心工业区”的战略定位,大力发展临港大工业、县域中小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坚持招大引强,编制石化产品链图和产业全景树,推动高端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初步建成全国独有的“油、煤、气”三头并进的多元化石化产业体系。以海洋工程装备、新能源、电子信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成为北部湾地区重要的修造船、能源保障、粮油加工、林浆纸基地,产业格局实现从以农业为主导到现代工业主导的跨越。
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了从温饱不足走向全面小康的转变。该市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财政支出80%用于民生发展,坚持每年组织实施为民办十件实事工程。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完善,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城镇、农村居民低保保障标准逐年提高。脱贫攻坚深入开展,贫困发生率降至2.1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4年建市之初分别增长了7.3倍、9.4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白海豚与大工业并存,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荣誉。
(罗继梅)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钦州:西部陆海新通道 风生水起钦州港
8月13日,一艘来自泰国曼谷的远洋货轮停靠在钦州保税港区口岸,船上搭载的46吨冻鸡爪运到钦州港海关“陆海新通道专用查验平台”接受查验。货物快速完成海关查验通关手续后,于当天全部放行,并在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搭乘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发往西南地区。 【详细】
16个产业项目落户北部湾经济区 投资达237亿元
8月28日,2019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招商引智(深圳)推介会在深圳举办,经济区相关园区和粤港澳大湾区有关企业、协会在产业配套、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生态环保等领域签订了16个项目合作协议,投资金额达237亿元人民币。 【详细】
经济增速全区第一!广西这座城市“逆袭”凭什么?
8月27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贺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南宁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从2002年撤地建市以来,贺州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经济实现由平稳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地区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110.26亿元增长到2018年 【详细】
百色: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百色市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比上年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3%。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6%、47.9%和35.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0%、60.9%和26.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