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1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潘登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如果只把梧州当作广西“东大门”,已很难理解它的嬗变之路……从曾经因水而兴的繁华商埠到因水渐衰,再到近年来全面“东融”奋起直追,70年风雨兼程,见证了梧州350万儿女的努力。

  如今,梧州引进的外来投资项目中,有60%以上来自粤港澳地区;每天往来粤港澳大湾区方向的高铁多达70对;人工宝石产量占全球总产量70%;松脂、蜂蜜制品产量居亚洲第一;船舶出口量居广西第一;双钱龟苓膏、冰泉大豆固体饮料、田七牙膏等数十种知名品牌蜚声海内外……

  一系列数据和成绩,生动反映着梧州海纳百川的胸襟、力争上游的实践。

  通起来,建设东融枢纽门户

  每次到长洲水利枢纽,站在大坝远眺滚滚东流的西江水,89岁的张具瞻都会心潮澎湃。

  60多年前一个春日,他站在西江边望江兴叹:如果在江上修建一座水利枢纽,可以防洪、疏航和发电,可谓一举三得,该有多好!如今,他曾经的憧憬变成了现实。

  梧州三江汇流,紧连粤港澳地区,背靠大西南消费市场,上个世纪很长一段时期,都是广西主要工业城市。但是由于以前交通多以水运为主,“地无寸铁”,技术创新能力也不强、产品老化单一……上世纪后期,当市场经济的浪潮汹涌而来,部分企业的发展一度变得举步维艰。

  本世纪初开始,立体化交通的打造和巨变,梧州再一次迎来了重振雄风的机会。

  2007年,长洲水利枢纽工程发电;2008年,梧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全线贯通,2009年,洛湛铁路建成运营;2014年,梧州南站高铁线路开通;2019年,梧州西江机场迎来首航……梧州相继开通了8条高速公路、2条铁路,公路通车总里程突破6000公里,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42公里,高铁动车实现公交化运行;港口吞吐能力达到5700多万吨,2018年长洲船闸过货量突破亿吨大关,成为西江黄金水道上的首座“亿吨船闸”;梧州西江机场的建成进一步夯实梧州市国内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

  交通一通畅,走活一盘棋。去年7月,梧州市全面实施“东融”战略,主动接轨、务实合作,全方位、高起点、宽领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升级,大力吸引人才、资本、技术和产业,努力把梧州打造成为广西“东融”的枢纽门户城市。

  引过来,拓宽转移升级之路

  走进梧州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江南片区,道路两旁的一杆杆智能路灯十分耀眼。

  “这些都是我们公司自主生产,可以通过光能和风能的互补实现绿色照明效果。”梧州丰冠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唐志介绍,该公司实现一季度销售2600万元,达到自治区工业企业上规标准,当前企业订单充足,力争今年完成产值2亿多元。

  这是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中“东融”引进企业的成功案例。作为两广“联姻”的结晶,该试验区正成为吸引粤港澳产业转移的“磁场”,截止2018年吸引了350多家企业落户。其中,从珠三角等地区引进优质企业100多家,如比亚迪、中兴、国光等行业龙头科技型企业。去年试验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8.5亿元,同比增长9.2%。

  近年来,梧州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珠江-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等重大机遇,致力打造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与粤港澳地区形成更紧密的产业分工协作关系。

  自2013年到2018年,梧州累计承接商贸物流、再生资源、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陶瓷建材等东部产业转移项目1928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883.4亿元,其中有六成以上的引资项目来自粤港澳地区。

  梧州发挥广西“东大门”的优势,努力实现在项目引进、优化环境和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加速跑”,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融进去,共享大湾区发展红利

  2018年,自治区工信委公布了25家首批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名单,梧州市广西梧州新华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名列其中。迄今已耕耘80多年的“新华牌”电池,已经顺利由干电池向锂电池转型,成为我区贵港、广东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抢手货”。

  新华电池的“科技革命”,是梧州全面东融带来的积极成果之一。随着现代立体交通新格局的形成,从粤港澳地区引进的先进观念、管理和发展模式的对接,让梧州产业充满新活力,更让许多“老字号”产品重新焕发生机。

  全面东融,正将梧州与大湾区城市紧密联结起来。2011年以来,梧州市先后与广州、佛山、肇庆等城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搭建市长联席会议平台,共商粤桂合作项目和事项,并连续成功举办了11届西江经济发展论坛,为珠江-西江流域沿线城市深化交流、探讨合作搭建了重要平台。截至2018年,共商定“广佛肇梧一体化”建设重点合作项目和事项220项,总投资2000多亿元。

  梧州市市长李杰云称,将重点在“六融”方面发力,更好地共享和承接大湾区发展带来的红利:一是“理念融”,加快实现先进思想观念对接、先进管理模式对接、高效工作机制对接;二是“交通融”,以粤桂交通互联互通为重点,全面构建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网络;三是“产业融”,加快各类平台和承接载体建设,主动参与大湾区产业分工协作;四是“生态融”,加强与大湾区西江流域城市的生态合作;五是“人才融”,在重点城市设立跨省人才引进工作站,培养和发掘、引进优质人才;六是“治理融”,全面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务实合作,在产业、环境、资源、社会事务等多方面建立合作。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