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钢生产车间一角
再访柳钢,已不复当年模样。厂区清清爽爽,绿植随处可见,小鸟在爬满青藤的墙上蹦蹦跳跳。不远处的雀湖湿地,成了“迁徙鸟类观察点”,翠鸟、白鹭经常光顾。
当年啥样?10多年前,记者曾造访柳钢,当时的厂区一片“朦胧”,人们戏称,柳钢厂区“连飞过的麻雀都是黑的”。
不止一个柳钢,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冶金、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的柳州,“出门有工厂,抬头见烟囱”,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严重超标,年酸雨率高达98.5%。
“要柳钢,还是要柳州?”
争论“惊醒梦中人”:既要柳钢的绿色转型,更要柳州的绿水青山。10多年来,柳钢共投入70亿元,建成烧结球团烟气全脱硫等多个环保项目。他们还利用余热发电,仅此一项每年减排二氧化碳25万吨、二氧化硫2000吨。
“柳钢当时是排放大户,为摘掉污染的‘黑帽子’,柳钢治理废气、废水、废渣,实施绿色转型。去年柳钢主要污染物排放比2010年大幅下降,其中二氧化硫减排56.6%。”柳钢集团董事长潘世庆说。
柳钢的改变,折射出柳州生态环境的“华丽转身”。
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搬迁一批、改造一批、关停一批、整治一批”,柳州对产城重新优化布局。关停“摇钱树”柳州锌品厂,推进大批工厂“退城进园”。近年来,柳州淘汰落后水泥产能333.7万吨、落后钢铁产能242.5万吨。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连续多年保持良好态势,2017年优良天数共308天。柳州二氧化硫浓度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0.273毫克/立方米,降到如今的0.023毫克/立方米,低于国家控制标准,甩掉“酸雨之都”的帽子。
建设“百里柳江,百里画廊”。流经柳州市区的柳江,过去是条“纳污河”。柳州铁拳治理水污染,建成五大污水收集系统,对城市37个排污口实施截污,让柳江饮用水保护段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Ⅲ类到Ⅱ类水质,引得水上摩托世界锦标赛等赛事竞相落户。
提升人居环境,柳州再放大招。打造“花园城市”,改善城市园林环境,大量栽种洋紫荆,每到春天,27万株洋紫荆争奇斗艳。
春花秋水,画卷柳州,赢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金杯”的同时,也换来了老百姓的口碑。柳州本地人赵一霖带湖南来的朋友游完柳州,朋友感慨:“一座城市,总要有一个让市民值得骄傲的地方。”赵一霖微微一笑:“这座城,每处都值得我骄傲。”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米粉俏全球 神车销神州——看老工业基地广西柳州如何推进供给侧改革
广西柳州,一个地处西部的老工业城市,当地企业敢于研发国际一流技术,坚持升级换代产品,推动从产品海外销售到海外制造的转变,从知识产权缴费到收费的转变,演绎出一场场中国制造、中国品牌在投身供给侧改革浪潮中的生动传奇故事。 【详细】
工业为船数据为帆 大数据助力柳州产业转型升级
11月28日上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工业应用柳州基地授牌仪式在柳州市柳东新区举行,仪式共安排5项主要活动,展示了柳东新区通过引进大数据产业布局全区新型产业体系,追求深度改革与产业升级的决心与魄力。 【详细】
柳州:甩掉“酸雨之都”帽子 蝶变“宜居家园”
从“十雨九酸”的“酸雨之都”到“一湾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的国家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从西部传统工业城市到全国第三大汽车生产城市,广西柳州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历程中,不断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契合点,闯出了一条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民生效益和谐统 【详细】
柳州将再添一批特色小镇园区 "美丽柳州"添好去处
近日,柳州市国际文化生态旅游小镇、柳州市健康养老小镇的项目,以及古亭山森林公园景观提升改造、奇石产业园和东方梦工场——柳空文化艺术创业园等项目建议书,获得柳州市发改委批复。这些以观光、旅游、健康养老及艺术产业园区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美丽柳州”的景观 【详细】
【辉煌60年·壮美新广西】一碗螺蛳粉里的“门道”
软韧爽口的米粉,浇以螺蛳熬制的酸辣味的汤头,再加入酸笋、花生、油炸腐竹、木耳、萝卜干、鲜嫩青菜等配料,就构成了一碗螺蛳粉的全部。近年来,正是这样一碗起源于广西柳州的地方小吃,俘获了海内外无数食客的心。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