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人的水果篮,科技含量可不低
哈密瓜有了广西味 抗寒粉蕉更耐寒
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记者 张文卉
近年来,广西的瓜果品种逐渐丰富,一些以往只能外进的水果,如今在本地就可以尝鲜。而这背后,是科研人员几十年的选育心血。近日,2017年度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公布,其中就包括消费者已经熟悉的“南方哈密瓜”和粉蕉“金粉1号”。
哈密瓜种植走出新疆
“上世纪90年代以前,全国所有的哈密瓜都来自新疆,经过长途运输,到了广西消费者手上已不再新鲜。”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二级研究员李文信表示,新疆哈密瓜闻名国内外,但离开新疆栽培很难成功,国内外市场只能从新疆调运。可是,远距离运输成本高,损耗率大,瓜的质量也受影响。
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李文信研究员带领的科研团队,决定选育适合广西及华南地区种植的哈密瓜品种。科研团队调查发现,哈密瓜南移生产不成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品种不适应南方气候和环境,二是缺乏适合的配套栽培技术。
南方高温多雨湿度大,与新疆截然不同。为此,从1994年开始,李文信便开始每天记录天气进行分析,克服光照不足,湿度大带来的问题。在天气预报还没有实现网络化的时候,他甚至每天跑到气象局获取最准确的气象信息。
2007年,华南地区哈密瓜类型甜瓜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推广立项,在收集到的近千份甜瓜种质资源中,李文信团队进行品种基因鉴定筛选、杂交改良、选育亲本、杂交组合(品种)选配等措施,最终选育出抗病、耐热、耐湿、适合广西及华南地区生产的3个品种——“好运52”“好运8号”“好运11号”。
经过测定,这3个哈密瓜类型厚皮甜瓜新品种,果肉厚度在3.5厘米以上,综合性状达到甚至超过了新疆哈密瓜主栽品种“金凤凰”。与此同时,科研人员根据广西及华南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最佳的配套栽培技术。至此,哈密瓜南移生产的品种选育、栽培技术两大难题有了根本性的突破。华南地区哈密瓜类型甜瓜新品种选育与应用推广项目,打造了华南地区哈密瓜新兴产业,获得2017年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小巧的粉蕉不怕寒潮
由于自身体质等原因,有些人并不适宜吃香蕉。而随着一种小巧的粉蕉“金粉1号”上市,解除了这部分人群的困扰。更重要的是,对于种植者来说,它降低了寒灾的风险,收益更高。
“3年内必有一次寒潮,最多逃不过5年。”长期研究香蕉产业的广西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邹瑜,多年来目睹过无数次寒潮、霜冻给香蕉带来的灾害,而本地粉蕉则躲过了轻微寒灾。
从2000年开始,邹瑜等科研人员对全区的粉蕉进行“海选”,从100多个品种中进行挑选,开始了抗寒粉蕉新品种“金粉1号”的选育与应用项目。
2011年,经历10多年的风雨,广西第一个粉蕉品种“金粉1号”终于脱颖而出通过审定,比普通香蕉更耐寒3~5℃,生长周期缩短了1个月。它不仅通过了专家组的检验,还成为果商青睐的抢手货。
与市场上常见的西贡蕉相比,记者发现,“金粉1号”要矮30%,从而也减轻了种植成本。邹瑜表示,该品种每亩地在一个生长周期可减少500~600元的成本。“粉蕉清甜,属于温性,所有人都能接受,同时也丰富了香蕉品种选择。”据了解,长期以来,香蕉价格起伏不定,但是“金粉1号”田间最低售价一般都在3元/公斤以上,最高达8元/公斤,高于普通香蕉售价。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我区安排13亿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记者近日从自治区财政厅获悉,为加快推进自治区确定的重大项目建设,发挥其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的关键性作用,自治区财政厅今年将安排自治区本级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13亿元,支持自治区层面正在推进的重大项目建设。 【详细】
富川县:进入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县行列
4月3日,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备选县递补创建县评估工作会议在南宁召开。富川瑶族自治县以优良100%、排名第三的优异成绩从广西8个参与竞争县区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县行列。 【详细】
推特色小镇论坛设城市展区 2018广西房博会亮点多
今年房博会将于4月29日至5月1日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与往届相比,本届房博会主动创新升级,赢得众多大牌房企的青睐。截至目前,荣和、绿地、碧桂园、合景泰富、大唐地产、招商蛇口、联发地产、彰泰、云星集团、金科地产、大都投资、金源、江宇、盛科、商之烨等知名房 【详细】
广西发出“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邀请函
4月9日上午,2018年“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召开。会上介绍了2018年广西打造“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文化旅游消费品牌工作情况。2018年“壮族三月三”活动期间,全区各地共有1000多项丰富多彩的活动。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