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 韦义华 通讯员 姚绍贤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1月上旬,天高云淡。在钦州市三娘湾海域,一群一群的白海豚在海面嬉戏。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潘文石前不久在三娘湾公开演讲时说:“这是我国沿海最健康的海豚种群。”

  中华白海豚数量越来越少,被称为海上“大熊猫”。给白海豚留下生存和繁衍的空间,坚持“越是后发展越是要环保”,一直是钦州的城市发展理念。

  北部湾大开发风生水起,中石油、林浆纸等一批重特大型项目先后落户钦州,10年间钦州港区聚集了千亿元的临海大产业,但钦州依旧碧海蓝天、鱼翔浅底。

  钦州市海洋局日前公布的海洋环境状况显示:2016年全市海洋环境状况稳中向好,清洁、较清洁海域面积占比87%,比2015年提高近20%。

  “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对绿色发展的严格考量。”钦州市委领导说,绿色发展已成为该市的核心理念,逐步形成“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共生”的良好局面。

  在临海大产业与县域经济双双腾飞中,该市有效地解决了“三废”与友好型环境要求的矛盾。

  在人们的记忆中,大型火力发电厂“无处不飞灰”。然而,只要到过国投钦州电厂,你就会颠覆原来的认识。

  该厂坐落在钦州湾蔚蓝的大海边,无论是刚投产的二期工程还是运行多年的老厂区,生产生活区内环境清洁,绿满长廊……“火力发电厂能这样清洁生产,不是身临其境,真的无法想象。”这是来自东盟国家政府考察团的感叹。

  “环保指标每提升一个标准,就意味着一笔大的投入。”钦州市环保局的专家告诉记者,在钦州,环保达标是一个“硬”指标,也是一把“尺子”。

  作为北部湾开发建设的强力引擎,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金桂浆纸业、国投钦州电厂等大型企业,建厂时超净排放工程就与生产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产,并将绿色理念融入发展细节,“三废”处理全部高于国家标准,金桂浆纸业的多项环保攻关成果还获得国家专利,引领同行业的绿色发展脚步。

  减排降耗,已成为钦州发展选择的重要考量。近年来,该市致力于高能耗行业的整改,取得良好成效。

  去年6月,在东源木业抄表的电工黄青发现:该公司进行锅炉改造后,电费从以前每月的210万元下降到180万元。东源木业设备经理姜峰涛说:“锅炉经过改造,用树皮、垃圾代替燃煤,现在公司每年可以节约标煤1650吨。”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而循环利用,是减少废弃物的重要途径。

  钦州西北冶金是一家充分利用固体废弃物进行绿色生产的代表性企业,该公司通过独立研发生活垃圾焚烧炉技术,改造后的垃圾焚烧炉可将垃圾的有害物质减到最低,而焚烧炉通过高导热棒快速冷却产生的热水,可满足约1万人的用水需求。

  蓝岛环保公司的生产原料是工业固体废弃物,产品却是工业原料。在这个工厂里,国投钦州电厂的粉煤灰、脱硫石膏、炉渣,金桂浆纸业的造纸废渣,金属冶炼厂的电炉渣、矿渣等一般性工业固体废弃物,经加工后变成了优质的活性工业微粉、脱硫微粉等原料产品。

  目前,钦州工业企业绿色发展链条初步形成。去年,该市加快石化产业园循环化改造,启动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岛。今年,该市将继续投入资金3103万元,开展4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预计节约标准煤9306吨。

  据悉,该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在去年同比下降7.59%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同比下降3.56%,逐步实现“保护碧海蓝天,让白海豚与大工业同在”的绿色发展目标。

  绿色生活,是绿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0年开始,该市就制定了“园林生活十年计划”,目前已取得重大突破,去年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如今,该市初步建成具有“岭南风格、滨海风光、东南亚风情”的园林城市,形成“林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景中”的城市景观,有效提高了居民生活质量。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