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 韦继川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扶贫产业落地后能“开花结果”,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就有了希望。

  “十三五”以来,我区各地尤其是贫困县在扶贫产业发展中,更加注重针对贫困地区贫困对象致贫原因、贫困类型、帮扶需求,坚持因地制宜科学选择产业,并采取“多轮”驱动的措施,进一步增强其带动和辐射能力。

  A 主业搞好 脱贫路上跑

  “群众最担心的就是产业周期长、水土不服。我们把主角唱好才能少走‘弯路’。”百色市扶贫办一位负责人认为,选对适合当地的产业把它做大做强,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的根基才能得到有效夯实。

  百色的芒果、桂林的砂糖橘、河池的桑蚕、崇左的“双高”蔗糖……这些产业的龙头,在群众脱贫中唱了主角。

  各地在大产业唱好主角的基础上,坚持长短结合,根据土地、气候、环境等条件发展林下经济,或种植中草药、蔬菜,或发展养殖小区等,确保群众增收可持续。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我区贫困县的中药材新种面积比上年同期增长37.2%。

  以54个贫困县为例,我区有关部门为增强农业后劲,全力推进贫困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目前,获认定的自治区级示范区30个、县级71个、乡级71个;创建了10个贫困县乡级特色养殖产业示范区。计划申报认定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数量达883个。

  今年上半年,贫困县水果新种面积达44.57万亩,桑树新种面积13.5万亩,中药材新种面积31.35万亩,蔬菜、糖料蔗新种面积分别达194.4万亩、143.42万亩。

  与此同时,我区充分发挥绿色资源优势,在贫困县发展林下经济面积达2800多万亩,安排国家农发木本油料项目10个。至今年上半年,贫困县油茶种植总面积达455万亩,占全区面积68%,核桃种植总面积已达241万亩,占全区面积92%。全区33个国定贫困县,为贫困林农增加劳务性收入6亿元以上。

  B 两手都硬 群众心安定

  “主要产业成了收入的‘稳定器’,其他产业发展好了还能‘锦上添花’,我们增收脱贫有了‘双保险’。”最近,记者在龙州县下冻镇峡岗村采访时群众说。

  峡岗村有5000亩“双高”甘蔗基地,当地政府积极引导该村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的食用菌、灵芝种植基地就达到4000多平方米,还领办了两家黑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村干部告诉记者,全村尚未脱贫的23户和去年脱贫后待继续巩固的42户年内摘帽不成问题。

  “入股合作社有分红,县城和合作社务工有固定的收入,加上养殖收入等等。我们家今年脱贫摘帽是没有问题了。”几位预脱贫户对记者说。

  在芒果主产区之一的田阳县,记者采访百育镇的农民时发现,依托田阳大型的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当地很多农民采取水稻和果蔬轮作的方式,每年种植20多万亩的圣女果、蔬菜、香蕉等。

  在砂糖橘主产区之一的永福县,该县在稳定主产业的同时,还发展了罗汉果、百香果、养生茶和西红柿等。“几家联合社去年仅砂糖橘的销售额就超过2亿元,其他农产品也有几千万。”该县供销合作社主任林绍华告诉记者。

  我区很多贫困县政府在认真抓好主要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像抓主产业一样扎实推进其他产业发展,主副业两手都硬,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很足。

  C 携手前行 局面呈多赢

  养牛,不单为了卖肉牛,还可以将牛粪用来养蚯蚓;再用蚯蚓养高值鱼;而养过蚯蚓的牛粪,还能拿到地里种果、种菜……这是记者在上林县澄泰乡大坡村拉岜庄一家观光农业园区里看到的“循环种养”情景。

  据介绍,村里有60多户每户以3头牛入股达谋生态种养合作社,每年每头牛有1000元的分红。

  以土地、扶贫资金、牲畜等方式入股扶贫龙头企业、合作社,既享受年底分红,又可以在这些企业或合作社里务工挣工资,这在广西各地已不稀罕。

  按照“十三五”脱贫攻坚实施“八个一批”的要求,我区在贫困地区突出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确保贫困户都有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带动。

  “龙头企业、合作社辐射带动作用大,贫困村各家各户搭上‘顺风车’,呈现出了企业、合作社发展壮大,贫困村、贫困户增收致富的多赢局面。”自治区扶贫办一位负责人坦言,农民将土地流转、入股等,不但获得经济作物收成,还可参与生产经营获得劳动收入。而通过一系列现代化、机械化的先进农业生产方式,创新了农业经营模式。同时对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特色产业发展,以及辐射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发挥很大作用。

  截至目前,全区连片流转土地50亩以上的大户7000多户;农民合作社已发展到4万多家,比上年新增4654家;家庭农场已发展到6830家,比上年增加202家。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