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10日 来源:河池日报 作者:中国绿色时报记者 韦荣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2015年3月8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时任河池市市长,现任河池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何辛幸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河池市扶贫工作时谈到核桃种植情况。习总书记插话,询问河池市种植的核桃有什么优势。

  从此,“广西核桃受总书记关注”在广西传为佳话,“河池核桃”也逐渐出现在全国人民的视野里。

  自2012年起,河池市将核桃作为扶贫开发首选产业来整市推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自治区副主席黄世勇当时担任河池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对河池发展核桃倾注大量心血,部署核桃种植,着力将河池核桃打造成一个巨大产业。

  目前,河池市核桃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41万亩,种植户达58.13万户,其中贫困户种植核桃面积达59.34万亩,种植户达18.56万户。

  河池,已成为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核桃种植基地。河池核桃,成为石山地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希望树”。一棵核桃树,连着河池老区人民的致富梦、小康梦、中国梦。

  一个树种,承载着致富梦想

  岩石磊磊,寸土难觅——这是河池石漠化大石山区最普遍也最突出的地貌。

  10多年来,河池大石山区持续开展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各县(市、区)均普遍绿起来了,但还远远没有普遍富裕起来。石山里石多土少,农民生产资料有限,长期以来增收困难。

  河池,这个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已经成为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地区。

  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才能有效推进精准扶贫、最终实现精准脱贫、持久巩固脱贫成果,一直困扰着河池的干部群众。

  但是,2012年,河池毫不动摇地选择了核桃产业,并明确把核桃产业作为全市扶贫开发的首选产业。

  当时河池市委、市政府部署扶贫产业发展,确定几个原则: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容、富民产业和富县产业兼顾、短线产品和长线产品兼有。经深入广泛调研,核桃成为河池开展产业扶贫的“历史性选择”。

  ——核桃是保障粮油安全的“战略树”。中国植物油对外依存度高。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发展油料生产,积极发展油茶、核桃等木本油料。发展核桃符合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市场前景广阔。

  ——核桃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河池市的凤山县、天峨县,贵州省的赫章县,云南省的大姚县和漾濞彝族自治县,核桃均已成为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河池广大山区历来有种核桃的传统,核桃普遍结果,农民长期从中获利,一些村庄一棵核桃树一年卖果收入即超过1000元,成为农民最可倚赖的“千元树”。天峨县核桃树单棵年收入1000元以上的有1500多棵,该县八腊瑶族乡麻洞村下寨屯多数农户核桃年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南丹县中堡乡大水井村多棵百年核桃树至今枝繁叶茂,每年果实累累,村民宋红珍的一棵核桃树年产干果50多公斤,卖果收入约4000元。

  ——核桃是孕育林下经济的“母亲树”。在河池的千山万弄间,种植一株株苍翠的核桃树,造成一片片茂密的核桃林,可为发展林下经济创造理想的生态空间。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农家乐,均能在短期内给核桃种植户带来不错的经济收入,填补核桃挂果前的收入空窗期,从而消除他们对近期收入有可能减少的忧虑。

  ——核桃是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树”。河池山多地少,石漠化更导致缺水少土,一般农作物产量很低,而核桃树恰好耐旱、耐瘠薄,在大石山区的石缝、石窠等恶劣环境中均能生长良好。它根系发达,固水保土能力强,能遏制石山地区水土流失。它树体高大、枝叶繁茂,可为多种野生动物提供栖息繁衍之所,其枯枝落叶可繁生菌类,增加土壤肥力,提升石漠化地区生物多样性。连片的核桃林,也成为山区农村的生态景观。

  ——核桃是世世代代可长期倚赖的“长寿树”。河池市石山地区面积大,各县各乡家家户户均可种植,可形成较大规模效应,有利于新种植核桃普遍结果后开发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确保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核桃树寿命长、结果期长,一些百年老树、千年老树依然年年挂果,岁岁丰收。天峨县大山林场生长着3株树龄1000年的核桃树,最大一株胸径达3.2米,树冠离地约20米,每年依然在开花结果。种植的核桃一旦进入结果期,农民可在数十年、上百年里一直获得稳定的收益。

  对河池来说,核桃既适应石山地区自然条件,又符合扶贫产业要求,是最适宜推广的经济树种。在河池广种核桃,可望培育成最具绿色品格的扶贫产业,成为山区农民最可长久依恃的致富源泉。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