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1日 来源:中新网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西南地区开启铁水联运新模式广西和内蒙间首开氧化铝专列

  中国西南地区正式开启铁水联运无缝对接的物流新模式。 景飞飞 摄

  广西德保8月10日电 (黄裕 景飞飞)8月10日10时10分,广西首趟氧化铝专列从德保火车站驶向钦州港,并通过铁路和水路联运方式运抵内蒙古霍林河电解铝企业。这趟专列的开行,标志中国西南地区正式开启铁水联运无缝对接的物流新模式。

  据了解,广西是铝资源丰富的省份,铝土矿储量占全国的24%。经过多年发展,广西已形成年采选铝土矿1700万吨、氧化铝产能840万吨、电解

  铝产能105万吨、铝加工产能240万吨的规模。每年从广西百色市发运至内蒙古霍林河的氧化铝约300万吨。原来的物流模式为:通过汽车将氧化铝运至钦州 港装船,然后经海运到达营口港,再用汽车运至霍林河各电解铝企业。而由于这种运输方式中间装卸次数多,货物破损率高,且运输效率较低,物流成本高。

  南宁铁路局、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广西氧化铝企业产品运输需求,为企业量身订制了全程铁水联运物流方案。经过双方多次沟通交流,最终

  达成了开行“德保—霍林河”铁水联运班列合作协议。采用铁路集装箱全程铁水联运运输模式后,不仅最大限度压缩了物流环节,提高了运输时效,而且有效减少了 货物破损,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

  据悉,这批货物主要为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氧化铝。该趟铁水联运班列运行里程由1334公里铁路和1860海里航路组成,其中德保至钦州 港间铁路里程389公里。这批氧化铝直接在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装入集装箱,通过铁路运达钦州港后将集装箱吊装上船,在港口不再进行二次货物装 卸。经过1860海里的海路运输后,货物从营口港上岸,再通过铁路运抵内蒙古的霍林河电解铝企业厂区。

  按照目前的班次计划,预计广西每月将有超过3万吨氧化铝通过“德保—霍林河”铁水联运班列运往内蒙各电解铝企业。充分发挥铁水联运大运量、低成 本的运输优势,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广西氧化铝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对促进桂西地区资源开发和推动《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