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5月10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 谢彩文 通讯员 黄启健 杨晓佼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在贵港市郊首个“一十百千万”精准扶贫养殖基地,又一栋高架网床猪舍建成。一栋猪舍由一家合作经营,吸纳十家贫困户就业,配套百亩耕地搞生态种植。韦 勐/摄

  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在项目规划、选址、落地、推广等一系列工作上牵线搭桥,中科润华公司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布代村实施螺旋藻乌鸡养殖配合稻田养鱼、生态种茶精准脱贫项目。刘 超/摄

 

  宏华公司与政府联手兴建养殖小区,扶持贫困户在小区兴建标准化鸡舍,分层自动漏粪鸡笼由公司提供。粱艳宁/摄

  三江侗族自治县举办高山稻鱼擂台赛,场景热闹喜庆。三江的“稻鱼”和“鱼稻”双双成了生态品牌。 山 江/摄

  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今春把边远山区贫困村代表请到首府取经学艺,到扶绥广羊农牧公司现场传授“微生物+高架网床”养殖山羊技术,引起学员极大兴趣。 谢彩文/摄

  4月15日,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举办全区水产畜牧龙头企业发展生态养殖力推精准脱贫工作会议,召集我区98家养殖龙头企业负责人汇聚一堂,交流生态养殖、精准扶贫的做法和经验,即通过龙头企业的扶贫带动,大力发展生态养殖,选择具有市场需求的扶贫产业,强化扶贫产业的科技支撑,持续激活贫困地区、边远山区养殖产业力推精准脱贫“内动力”。

  以前,养殖企业吸纳的加盟者,大都是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农户。“十三五”脱贫工作进入攻坚冲刺阶段,精准扶贫成为政治任务,企业普遍感到责无旁贷。同时,政府拥有产业扶贫资金,银行发放扶贫贷款也有财政贴息。在新的形势下,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财政支持和融资条件,开始“具备”一定经济实力。

  政府及金融部门扶持龙头企业,企业担当市场风险、信贷风险和自然灾害、疫病风险。贫困户提供劳力、土地,享受扶持政策,无需承担风险,收入稳定有保障,一般当年可脱贫。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蒋和生介绍,“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正在成为广西养殖业主推的精准脱贫组织形式——党政为责任主体,龙头企业为带动主体,以基地、协会、合作社、家庭农场、养殖小区等多种方式,联结贫困户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既解决了农村贫困户无资金、无技术的现实困难,又较好地保证政府扶持贫困户的资金专款专用,防止资金流失,也较好保证银行贷款安全,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效模式和创新性行动。

  经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扶持引导、牵线搭桥,中科润华、宏华、扬翔、温氏、祝氏、富凤、鸿光、金陵、奇昌等养殖龙头企业各出实招,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均取得立竿见影效果。目前,我区养殖重点龙头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9家、自治区级59家、行业或市级500多家。截至2015年底,先后帮扶约50万贫困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区已有43家养殖龙头企业实施精准扶贫项目,对全区54个贫困县实现全覆盖。

  1 “微生物+”生态循环小本万利

  中科润华公司独辟蹊径,将螺旋藻添加进饲料中,乌鸡食后营养价值、经济价值随即翻倍。螺旋藻是一种古老生物,在地球上已生存35亿年之久,营养素成分非常丰富。他们把这一发明专利带到三江侗族自治县,今年在布代、高迈、马胖等贫困村签约120家农户,明年扩展到1000家,发展“鸡-稻-鱼”“鸡-稻-鱼-鸭”“鸡-茶”等生态循环经济。

  贴近当地养殖习惯,每户养殖规模控制在100羽,以农户自围庭院或院外圈地小规模养殖为主,让鸡群有较大采食范围和活动空间。

  三江素有稻田养鱼传统,正好与螺旋藻养鸡有机对接。“鸡-稻-鱼”模式下每100羽鸡一年回收干粪约1吨,经微生物发酵后恰够1亩稻田施用,既为水稻直接提供肥料,又滋养稻田里的浮游藻和浮游动物,为鲤鱼或泥鳅提供天然饵料,使每亩稻田鲤鱼或泥鳅的产量提高到100公斤,比此前增产1倍上下。按目前行情,一个贫困户养殖100羽螺旋藻乌鸡,配套1亩稻田养鲤鱼或泥鳅,年创造纯利润1.3万元以上。“鸡-稻-鱼-鸭”模式下年创造纯利润可达1.7万元以上。“鸡-茶”模式下年创造纯利润可达0.98万元以上。以上三种生态循环产业扶贫模式均不含稻谷效益,且都无需流转土地,无需大笔资金投入,只需推广应用螺旋藻养鸡专利技术,种、养环节同时增产提质、增效增收,当年即实现亩创纯利超万元,是一条小本万利、快速脱贫的好路子。

  2 “动车组”运营安全平稳

  在柳州,宏华公司与政府联手建设养殖小区,由政府统筹流转土地,投资搞“三通一平”;扶持养殖户特别是贫困户自筹资金在小区建鸡舍,由公司提供鸡笼、鸡苗、饲料等,统一回收鸡蛋和淘汰蛋鸡。一个贫困户自建并经营1栋500平方米的鸡舍,一年收益8万元以上,众多养殖户由此快速脱贫,并形成自我造血功能。一栋鸡舍就像自备动力的一节车厢,整个小区就像一列动车组,连接在一起加速度前行。宏华谋划5年内在全区复制10个百万羽蛋鸡基地,精准带动数千农户脱贫。

  这套“动车组”脱贫模式,政府、农户、公司角色明确,各司其职。

  政府既要“铺轨道”,规划养殖小区并投入资金实现“三通一平”,还要帮助养殖户特别是扶持贫困户“造车厢”,协调相关部门,整合相关资源,通过扶贫资金和产业支持资金帮助农户建造栏舍。

  建好的栏舍就像造好的车厢,养殖户拥有产权,当上小老板,分户饲养、分户投入、分户核算。同时又是公司员工,需遵守养殖小区规定,使用公司鸡苗、饲料等,按照公司标准、流程操作。

  公司则是运营商,统一提供鸡笼、统一提供鸡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防治疫病、统一销售鸡蛋、统一回收母鸡。整个小区所有资源集中调配,全程服务统一提供,全部产品统购统销。

  “动车组”脱贫模式与螺旋藻“鸡-稻-鱼”“鸡-稻-鱼-鸭”“鸡-茶”等模式有所不同,农户需要利用贷款或自筹资金建栏舍,栏舍产权归己而不是公司,一栋栏舍就是一个家庭养殖场,经营相对独立,具有自主动力。而产前的物料种苗投入,产中的生产服务保障,产后的产品加工销售,全程由公司负责,运行安全平稳。

  3 “一十百千万”连片覆盖

  “以前穷得叮当响,如今身份响当当。”贵港市郊樟村和东塘村120户人家今春变成了工薪族,还当上了“地主”和股东。给贫困户提供务工薪水、土地租金、入股分红的核心平台,是仍在加紧扩建的生态养猪小区——去年秋天开建的28栋“微生物+高架床”猪舍,今年4月下旬有12栋养上了猪,每栋经营主体就是一家生态种养合作社。

  领办这件善事的扬翔公司把这命名为“一十百千万”工程——一个基地带动二十个合作社,每个合作社吸纳十户以上贫困家庭,并流转百亩以上土地搞生态种植,每年出栏肉猪千头以上,每户每年增加收入万元以上。集团计划到2018年复制推广此类工程150个,在全区帮扶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

  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集饲料生产、猪精供应、生猪养殖、食品加工为一体,年销售总额超过55亿元。公司董事长黄定寿介绍,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关键在于土地流转,由公司租用土地,让贫困户既可以从租金收入中保障收益,又可以将闲下来的劳动力就地进入公司就业获取工资,还可以得到公司帮扶获得无抵押贷款的政府贴息入股合作社,一举获得务工薪水、土地租金、入股分红三大块稳定的年收入。

  贵港郊外首个“一十百千万”养猪小区占地80亩,配套种植水稻1000亩、蔬菜450亩、水果等经济作物1350亩。养猪小区的核心技术是喂食微生物发酵饲料,粪便继续发酵成高效生物肥,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形成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态循环经济,大面积持续支撑众多贫困户奔小康。

  “一十百千万”工程让贫困户与企业皆大欢喜,既有效解决农村有地无人种、企业有项目无地种的问题,又能有效利用扶贫无抵押贷款和政府贴息,一举解决公司融资和贫困户缺钱两大难题。据预计,务工薪水、土地租金、入股分红三大块加起来,每个贫困户一年总收入可达6-7万元。此举不仅减少政府财政负担、减少企业带动成本、减少贫困户资金投入、减少养殖者市场风险,而且增加政府扶贫效果、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增加贫困地区致富产业、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显现“四减四增”效果。

  下真金 扶真贫 真脱贫

  蒋和生

  “十三五”决胜全面小康,不让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贫困群众掉队,不能搞中看不中用的“盆景”,而要连片造惠及普罗大众的“森林”。简言之,扶真贫,真脱贫。

  农村贫困户大多数有劳力、有土地,之所以贫困,主要在于缺技术、缺项目,更缺少资金。涉农企业有技术、有项目,扩大发展需要土地,需要劳力,还需要新的资金投入。农村贫困户与涉农企业,在发展经济的资源要素上,天然互补,正好互通有无。双方同样缺少而共同需要的一个关键要素,就是资金。

  党和政府设定目标,下定决心,“十三五”决胜全面脱贫,拿出了真金白银——产业扶贫资金、扶贫贷款贴息及各种涉农扶持资金等,规模和力度都是以往不可比拟的。

  国家下了真金,一定要确保扶真贫,那就是经过精准识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国家扶贫款要切实落到扶贫产业上,落到扶贫项目上,落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上。

  扶真贫还不等于真脱贫。国家扶贫的钱,以往多是以现金或实物方式,直接发放给贫困户,难免出现“救济式”“输血式”效果。现在,政策鼓励将扶贫款投向贫困户,落实资金、项目推动产业扶贫,把贫困户吸纳进产业中来,吸纳进经济实体中来,实现快速脱贫,可持续致富,达到“产业式”“造血式”的效果。贫困户确实得到较好收益,而且持续得到好收益,这时候才可以说是如期实现真脱贫了。

  为规避资金风险,防止扶贫款被不当使用,政府主管部门要担当起监管责任。一些地方要求龙头企业投入一定比例配套资金,产业实施、收入增加、扶贫效果显现后,政府再兑现、追加补贴,不失为一种可行办法。

  我区养殖业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为组织形式的精准脱贫工作正在大力推行,归纳起来有几个需要把握好的关键点。

  一是确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自治区已经明确市、县(市、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并突出强调县级的主体责任。地方政府要理顺政商关系,统筹流转项目所需土地,把有限扶贫资金投入龙头企业,为扶贫项目提供宽松运营环境。

  二是确立以龙头企业为投融资主体的发展模式。实施产业扶贫项目,同样会有市场风险,要规范参与精准扶贫企业的资格和门槛,选择抗市场风险强、社会责任心强的企业领办扶贫项目,防止不负责任的企业混杂其中,套用扶贫资金。

  三是制定精准扶贫的绩效考评制度。对于扶贫资金使用和扶贫项目实施,政府事前要评估、事中要监管,事后要验收,确保投入有成效、项目有收益、贫困户得实惠。

  四是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在政策上予以重点倾斜,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脱贫项目实施主体,以达到更直接、更精准的效果。

  (作者为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局长)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