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记者在平桂管理区望高镇川岩村鸟仔井岭上看到,连片的茶苗为这个山头添了不少新绿。放眼望去,只见挖土机在平整茶园土地,农户们在新开垦的地里种植茶叶,整个山头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预计清明前后全镇可完成茶叶种植1600亩。”望高镇扶贫专职副书记莫朝健说,茶园开摘以后,贫困户有望依托茶产业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目前,望高镇已初步形成了“千亩集体经济茶园引领+种植大户示范带动+贫困户积极参与种植”的茶叶产业发展格局,使扶贫开发工作由“输血式”转变为“造血式”,帮助农民走上致富路。这是我市推进扶贫产业开发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产业扶贫工作紧紧围绕“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结合自治区下达的产业扶贫项目计划,扎实有效地抓好产业扶贫项目的实施。
“以前家里只有一辆摩托车,自从承包了果园种脐橙以来,慢慢有了积蓄,现在家里不仅有农用车,还买了辆五菱宏光。”富川瑶族自治县城北镇凤溪村的脐橙种植户岑先生告诉记者,在政府的土地优惠政策和苗木补贴政策的支持下,他不仅将自家的荒地种上了果树,还承包了一片10多亩的荒坡地,开辟了自己的果园,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岑先生通过种植脐橙走上致富路,得益于我市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并让贫困户依托特色产业脱贫摘帽。近年来,我市各县(区、管理区)根据本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鼓励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如八步区充分发挥农业大县(区)的优势,发展种植中草药材、高产油茶、木薯等;平桂管理区因地制宜,发展种植茶叶、大果山楂、松杉树等;昭平县依托自身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积极发展茶叶、高产油茶、晒烟以及宝石加工等产业;钟山县立足贫困村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积极引导扶持贫困村群众发展种植贡柑、烤烟、粉马蹄、中草药等;富川瑶族自治县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水果、烤烟和养殖瘦肉型猪等。
钟山县同古镇按照“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将马蹄种植扩展至近千亩,惠及广大农户;昭平县北陀镇九龙山食用菌专业合作社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精准扶贫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基地生产所需的劳动力均为精准扶贫户,强化扶贫对象的自身“造血”功能。
“十二五”期间,我市共投入23648.49万元资金用于扶持贫困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共种植水果、茶叶、杉树、油茶及中草药等316019亩,养殖家禽123.26万羽,家畜13380头,扶贫产业覆盖所有的贫困村,受益贫困农户5.8万多户,受益贫困人口26.6万多人。
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市将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产业扶贫力度,着力推进特色农业、生态健康养生和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发展,确保267个贫困村实现产业全覆盖。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促增收,每个县(区、管理区)重点培育2至5个对贫困村贫困户覆盖面广的特色农业产业,每个特色农业产业培育1至2个龙头企业,每个贫困村组建1至2个农民合作社,引导贫困户积极参与,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带动。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桂平市实施“三大战略”打响扶贫攻坚战
2016年是我市的“精准扶贫攻坚年”,桂平市有5万农村贫困人口要脱贫,57个贫困村要脱贫摘帽。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桂平市精心部署,实施“三大战略”,打一场扶贫攻坚硬仗。 【详细】
北海地税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调研
3月24日,北海市地税局工作组冒雨前往合浦县石康镇细廉陂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调研。调研过程中,工作组走村入户,对细廉陂村基本情况、贫困户家庭情况,致贫原因进行深入了解,并与共同帮扶单位合浦县工信局领导、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当地村干部召开座谈会,商谈帮扶对策。 【详细】
港口区:百企进村扶贫助困
4月1日,防城港市港口区“百企驻村、村企共建”活动正式实施。该城区102家企业,计划投入1000多万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扶贫、贫困学生帮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方面,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截至目前,参与活动的企业已落实帮扶资金450.6万元,覆盖了该区643户贫 【详细】
[东兰县]缅怀先烈 决战脱贫
“我向党组织、向全县人民、向敬爱的拔哥和革命先烈们庄重承诺:坚决响应脱贫攻坚号召,坚决执行各项脱贫政策……”4月1日,在东兰县革命烈士陵园的烈士纪念塔前,该县1000多名党员干部举起右手,向革命先烈承诺。当天,东兰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老区精神、决胜脱贫 【详细】
[天等县]以“贫困户+”模式精准推进脱贫产业发展
近年来,天等县立足自身资源优势,按照“不比块头比特色,不求全面求效益”的发展理念,坚持以贫困户为主体,围绕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目标,坚持“政府搭平台、给扶持,企业(合作社)闯市场、创品牌,农户抓生产、促增收”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精准发力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