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2月25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彭清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彭清华

  同志们:

  这次全区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脱贫攻坚精准帮扶培训会,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春节后召开的第一个全区性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和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在前一阶段基本完成精准识别工作的基础上,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精准帮扶工作,以更明确的思路、更务实的举措、更精准的办法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以决战决胜之势夺取“十三五”脱贫攻坚新胜利。

  这次会议是继去年10月中旬全区精准扶贫攻坚动员暨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培训会、12月初自治区党委十届六次全会后,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打赢我区“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再动员再部署。会议将安排5天时间,采取“视频会议+学习研讨”的形式进行,设自治区主会场和市、县分会场,区、市、县、乡四级领导干部和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长、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等参加会议。短短四个月之内,自治区连续对一项工作进行三次专题部署和集中培训,频度之密、规格之高、力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这充分说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充分体现自治区党委、政府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战的坚定信心和必胜决心。

  去年10月以来,我们在全区集中开展了新一轮精准识别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610多万人、5000个贫困村、6.85万个自然村(屯)、1.26万个移民搬迁村屯的建档立卡工作,实现精准识别到村到户到人。这是一次区、市、县、乡、村五级干部联动脱贫攻坚的大拉练,各级各地共组织25万名干部投入精准识别工作,形成强大工作合力。这也是一次全区农村基层实情的大调查,识别工作队3个多月入户调查488万户,涉及近2000万群众,找准了贫困对象,摸清了致贫原因,掌握了贫困村屯和贫困群众的发展需求,为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奠定了坚实基础。(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这还是一次干部作风能力的大检阅,广大工作队员住农村、察民情、听民声,与农民群众面对面、心贴心,采用“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识别法,按照“两入户、两评议、两审核、两公示、一公告”程序深入细致开展工作,严格把好各道关口,仅用来打分的评估表就涉及近100项具体指标,前后采集近2000万群众的信息,通过大数据进行比对分析730万亿次,检索出符合“8个一票否决”条件的农户50万户、有大额财产农户家庭成员62.5万人,确保了识别结果的精准度、可信度。在此基础上,我们同步构建了自治区负总责、市抓协调、县为主体、乡镇落实、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县”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定点帮扶单位及责任人,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妥善解决了“谁来扶”的问题。

  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精准识别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动员了群众,摸清了底数,探索了路子,锻炼了队伍。我区广泛开展精准识别的做法和成效,不仅得到广大群众普遍认可,还被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数十家媒体广为报道,称之为“史上最严”的精准识别体系。汪洋副总理两次作出重要批示予以充分肯定。借此机会,我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全区精准识别工作队员以及所有参与精准识别工作的各级干部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感谢和诚挚问候!

  “十三五”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前一阶段我们所做的精准识别工作,只是基础性、前期性、准备性的工作,更大的挑战、更艰难的考验还在后头。从脱贫任务上看,全区“十三五”期间,2016年要脱贫120万人,2017年、2018年每年要脱贫90万人,2019年要脱贫93万人(含43万低保兜底对象),2020年要脱贫60万人(全部为低保兜底对象),才能确保现行标准下453万农村贫困人口(2015年底数)全部脱贫,5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含“天窗县”和享受待遇县)、500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从脱贫难度上看,经过多年扶贫开发,剩下来的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薄弱、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地区,致贫原因复杂,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就业和增收难度增大,农村新的贫困人口一定程度还会出现,已经脱贫的也可能再度返贫,持续稳定脱贫面临严峻挑战。

  也要看到,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我们也面临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对脱贫攻坚高度重视,从加强组织领导、发挥政治优势、增加扶贫投入、激发内生动力、凝聚各方合力等方面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超常规举措和过硬办法,我区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将会获得更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项目支持。经过“十二五”长足发展,我区综合实力已经跃上新台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随着“十三五”各项战略部署的落实推进,我区统筹区域城乡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能力还将不断增强。在多年扶贫开发实践中,全区各地结合实际探索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路子,积累了丰富经验,社会各界支持脱贫攻坚热情高涨。我们既要有决战决胜的勇气和办法,也要有打持久战的耐心和准备,增强定力,精准发力,持续加力,久久为功,坚决打赢“十三五”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打赢脱贫攻坚战,精准帮扶是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推进“八个一批”“十大行动”,配套下发20个实施方案,对症下药,为精准帮扶明确了基本路径和任务举措。各级各部门必须认真学习、准确把握这些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创造性贯彻落实,真正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帮扶重点要更突出。精准帮扶工作千头万绪,切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主要问题,围绕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发力,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增加收入是脱贫致富的核心。抓住了增收问题,就抓住了精准帮扶的牛鼻子。要紧紧围绕土地和劳动力这两个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帮助贫困群众拓宽增收渠道。立足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引导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边吃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经营性收入。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就业培训和服务,确保每个有条件的贫困户有1人以上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大力推进资产收益扶贫,有序引导贫困农户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流转,开展适度规模经营,以联合、合作、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旅游资源开发和发展物业经济,增加资产性收入。广西金穗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目前流转土地8.7万亩,每年支付土地流转租金6000多万元,支付工资4600多万元,创造就业10万多人次,带动大量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可以说是“土地流转到哪,老百姓就富到哪”。自治区扶贫办正在收集、编印资产收益扶贫100例,各地可相互学习借鉴。

  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瓶颈。要大力推进贫困村屯道路、水利、电力、信息网络、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当务之急是深入推进全区5000个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现20户以上非列入移民搬迁计划的自然屯通路、通水、通电、通广播电视、通宽带网络。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精准帮扶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要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引导农村贫困人口积极参保续保,逐步提高保障水平,为所有贫困农户筑牢社会保障“安全网”。统筹卫生计生、民政、扶贫等部门资源,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遏制和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现象。完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体系,特别关注低收入人群、失业人员、残障人群、农村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群体的基本生活,深入开展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行动。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社会事业,促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向贫困村、贫困户延伸。

  建立完善平台机制,是提高脱贫工作实效的关键。自治区作出了建设“五大平台”、完善“三项机制”的部署,对于实现脱贫工作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意义重大。“五大平台”,即广西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区市县三级扶贫开发融资平台、县级扶贫开发资金项目整合管理平台、乡镇和贫困村扶贫脱贫落实平台、社会扶贫对接平台,这些平台涵盖了我区脱贫攻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要下功夫搭建好、开发好、利用好,发挥各方面资金、项目的最大效应。“三项机制”,即贫困县考核机制、贫困退出机制、扶贫脱贫成效评估机制,这些机制重在检验和巩固脱贫成果,要认真研究落实。扶贫是慢工出细活,脱贫是病去如抽丝,要坚持脱贫不脱扶持、摘帽不摘政策,让贫困县贫困村脱贫后有一个缓冲期、适应期,形成鼓励脱贫摘帽的良性导向。

  帮扶方法要更管用。精准帮扶是实打实的工作,想要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必须拿出切实管用的办法来。就全区而言,“八个一批”“十大行动”既是重大任务,也是重要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但不同的贫困村屯,不同的贫困对象,在贫困程度、致贫原因、帮扶需求上有很大差别,要根据实际用活用好这些方法和模式,也鼓励探索更多适用管用的办法和路子。坚持差异化、精细化、“滴灌式”帮扶,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因人制宜,根据资源禀赋、发展条件、致贫原因等差异,对不同村屯实施不同的帮扶策略,对不同贫困户实施不同的帮扶措施。比如,对有发展条件和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通过扶持生产脱贫;对有劳动能力但受当地发展条件限制的贫困人口,可通过转移就业脱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可通过实行低保政策兜底脱贫,等等。

  一些地方生存条件恶劣、就地扶贫开发成本过高,移民搬迁是最直接、最彻底、最有效的办法。“十三五”时期,国家将筹措资金约6000亿元,支持100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移民搬迁,其中我区任务是搬迁100万人,一些项目县在县城安排的人口预计将超过万人甚至更多,相当于新建一个小县城的规模。这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重大发展机遇,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组织过硬的队伍,采取过硬的措施去推进。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坚决防止出现新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也是扶贫开发的活水。要鼓励和引导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和合作型金融机构从不同角度加大对脱贫攻坚的金融支持,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完善村级金融服务网络,抓好扶贫投融资平台建设,引导更多信贷资源流向贫困地区。田东县通过政府建设机构、信用、支付、保险、担保、村级服务组织等六大金融服务体系,极大方便了金融机构和农户借贷关系,有效缓解了贫困农户资金缺、贷款难问题,农户贷款覆盖率达90%。在去年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肯定了田东经验。下月初,自治区政府将在百色召开推广田东经验现场推进会,各地一定要认真借鉴、抓好落实。

  产业是贫困群众快速脱贫、稳定脱贫的关键所在。有条件的地方都应当做好产业扶贫这篇大文章,从实际出发谋划培育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桑则桑、宜游则游,大力发展适销对路的产业产品。产业扶贫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不能政府包打天下,今年番茄价钱高了,就要求都种番茄,一哄而上“烂市”了,又挖掉改种辣椒或者别的,来回折腾,结果种什么赔什么。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对市场反应灵敏,抗风险能力也强,要支持他们覆盖所有贫困户,带动他们发展产业,提高扶贫产业组织化、专业化水平,争取更好的减贫效果。

  千方法万方法,群众肯接受、能掌握、会运用、得实惠才是好方法。必须带着诚心、带着感情去做工作,真正跟贫困群众交上朋友、打成一片,让他们发自内心信任我们、欢迎我们,了解、认同和接受我们倡导的理念思路、方式方法。现在不少第一书记和扶贫工作队员是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有工作激情,但农村情况不熟,基层经验不够,更要“以百姓之心为心”,与群众多沟通、多商量,下功夫听懂群众语言,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尊重群众意愿,不能想当然地“替民致富”,甚至“逼民致富”,唯有如此才能找到更多解决扶贫难题的“锦囊妙计”,才能把好事办好办实,真正帮到点上、扶到根上。

  帮扶合力要更强大。人心齐,泰山移。脱贫攻坚事关全局,不仅是贫困地区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推进。这个合力,既有内力,也有外力。内力就是贫困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扶贫开发工作搞了几十年,有一点大家是有共识的,就是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自己的双手来实现,党和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揽。没有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再多帮扶也起不了多大作用,管得了一时,管不了一世。扶贫必先扶志,有了志气,“输血”才有作用,“造血”才有可能。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不是等靠要出来的,要坚持救穷不救懒的原则,引导贫困群众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的信念,组织村屯干部和贫困群众到脱贫工作开展得好的地方去走一走、看一看,激发他们脱贫致富、干事创业的信心决心,把“干部干、群众看”转变为“群众干、干部帮”。当然,对完全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我们该救助的还得救助,该兜底的还得兜底。

  在发挥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同时,各级各部门要积极整合各种外力,支持脱贫攻坚事业。这个外力,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一方面要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到精准帮扶工作当中,在做好各级各部门定点帮扶工作基础上,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引导社会扶贫重心下沉,促进帮扶资源进一步向贫困村和贫困户流动,形成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另一方面要将各方面资源和力量科学有效整合,使之发挥更大效用。现在,参与脱贫攻坚的部门很多,但有时候是各自为政、各搞一套,资源没有整合,信息不能共享,效率比较低下。比如低保问题,扶贫、民政部门都在统计采集数据,不仅重复劳动,数据往往还不一致。又比如,扶贫专项资金通常按条条下达,看起来钱不少,但如果不整合,撒胡椒面,就难以收到扶贫实效。这方面,要打破部门条块分割,按照扶贫需求和规划统筹安排项目,统一打包使用资金,集中投入,合力攻坚,实现资金、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帮扶责任要更明晰。脱贫攻坚是我区“十三五”时期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各级党委、政府要把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切实加强领导,强化工作保障。落实党政“一把手”脱贫攻坚责任制,各市、县(市、区)、乡(镇)党政主要领导作为本辖区脱贫攻坚工作第一责任人,切实履行领导责任。参与定点帮扶的各级各部门,在做好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选派工作的同时,要根据所帮扶对象的实际情况,加大工作力度,并为派出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提供支持保障。发改、财政、交通、人社、水利、农业等部门,要认真研究本行业现有政策,出台更加符合贫困地区实际、更有利于贫困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按照已签订的脱贫攻坚责任书,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查制度,加强督查问责,把导向立起来,让规矩严起来。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从今年到2020年,每年对中西部22个省份进行考核,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进行,具体工作由国务院扶贫办、中央组织部牵头,会同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于每年年底组织实施,次年2月底前完成。我们也要根据中央精神,抓紧制定市、县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围绕精准帮扶主要目标任务设置考核指标,组织进行考核,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

  目前,全区派出的美丽广西乡村建设(扶贫)工作队员已达3万多名,遍及全区所有行政村,5000个贫困村也实现了第一书记全覆盖,这是我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支有生力量。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要把乡村建设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两手抓、两促进,以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为己任,在脱贫攻坚和美丽广西乡村建设中大显身手、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各级党委、政府和组织部门要关心爱护、支持帮助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加强教育、培训、管理、考核和保障,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对在脱贫攻坚中能扑下身子,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取得突出成绩的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要予以表彰和重用。

  “帮钱帮物不如帮建一个好支部”。要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扩大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覆盖,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下功夫选拔一批有文化、能力强,视野比较开阔,有带领群众致富觉悟和决心的年轻人充实村级班子,把那些精神不振、信心不足、能力不强、威信不高,干了多少年山河依旧、面貌未改的人换下来。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要与村级组织密切配合,拿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抓村级班子建设,发挥好村级组织的能动作用。要推进挂钩帮扶单位、企业与联系村党组织互促共建,做好党组织“城乡联建”“村企联建”工作,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加强扶贫机构队伍建设,特别是贫困县要整合力量,在扶贫任务重的乡镇组建扶贫工作站,建立贫困村扶贫信息员队伍。

  最后,我要特别强调廉洁扶贫的问题。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保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不能动手脚、玩猫腻。近年来,我区扶贫领域接连出现一些腐败案件,影响极坏。进入精准帮扶阶段之后,资金投入量更大,工程项目更多,必须更加高度重视廉洁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扶贫资金项目的监管,将关口前移,早防早治。坚持阳光扶贫,对资金分配、项目实施、工程招标等重要环节要公示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及财政、审计部门,要结合开展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专项工作,切实盯住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检查,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建好资金的“防护墙”,严防“跑冒滴漏”,对挤占、挪用、截留和贪污扶贫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一经发现,要严肃问责、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同志们,精准帮扶工作任务艰巨、意义深远、时不我待。党中央寄希望于我们,全区5000多万人民看着我们。我们一定要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誓不还”的劲头,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带领贫困群众与全区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向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区各族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