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1月18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韦鹏雁 冯 辉 陈丹夏 河池市旅发委提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河池讯 (记者/韦鹏雁 通讯员/陈丹夏)1月17日,记者从河池市扶贫办获悉,2015年该市有16万贫困群众甩掉“穷帽”,其中1.6万人是靠着美丽家园发了财,通过发展或从事乡村旅游脱贫,而在“十二五”期间,全市有7.16万人由此脱贫,乡村旅游成为精准脱贫和推进乡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南丹县城关镇关上村下水洞湖片区,位于八穿河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核心范围内。但多年来,当地群众都是守着绿水青山过着清贫日子,2011年调查统计显示,片区内119户群众45户是贫困户。从2012年开始,南丹整合资金2300多万元,实施通屯旅游环线道路硬化、停车场、旅游公厕、立面改造等项目。当地能人何振武等人出资成立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6.67公顷,发展社员140人,其中贫困户社员43人,种植猕猴桃、沙糖橘等水果及格桑花、菊花等观赏花卉,引来了大批游客采摘和观赏。目前,片区内有农家乐7家、农家旅馆两家,其中贫困户袁国康开的“袁老二”农家乐名气最大,去年经营额超过18万元,实现了从贫困户到致富明星的华丽转变。该片区去年接待游客13万人次,农民人均纯收入1.8万元。目前扶贫精准识别中,分数低于60分的仅剩6户。

  下水洞湖片区是河池乡村旅游扶贫的一个成功范例。早在2009年,该市就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把旅游纳入扶贫开发工作计划,探索和建立旅游扶贫开发机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2012年7月,启动乡村旅游“十百千”示范工程,到2015年成功创建了10个旅游扶贫示范乡(镇)、1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屯)、1000家农家乐。目前,河池逐步形成了“个体工商户+农户”“个体工商户+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5种旅游扶贫经营模式。

  围绕乡村旅游景区布局,河池通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等方式,完善乡村旅游交通网络,加快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11年以来统筹各方投资130.6亿元,滚动建设262个旅游项目,夯实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同时,实施乡村旅游支撑体系建设、标准化示范建设、旅游商品研发、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实施人才培养等工程,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活力。

  河池市旅游发展委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该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40万人次,收入32.1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3倍和5倍。该市已经完成了《河池市旅游扶贫发展规划(2015-2020)》编制,规划到2020年,建成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屯)200个,年游客接待量达到900万人次以上,总收入超过60亿元,通过旅游扶贫带动8.7万贫困人口脱贫。

  相关报道

  河池:美丽家园流金淌银

  ——乡村旅游成为该市精准脱贫重要途径  

  南丹巴平连片格桑花盛开。  

  在南丹县绿稻花海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彩色水稻种出了“中国乡村梦”五个字,扮靓了乡村,助推旅游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金城江区英洞瀑布山庄,是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四面环山,只有一条溶洞与外界相连,恍如世外桃源。  

  白裤瑶群众在制作画裙。金属制品、民族刺绣、玉石雕件、竹木藤编、养生食品等已成为颇受欢迎的特色旅游商品。 

  美丽乡村成为休闲度假好去处。图为南丹歌娅思谷养生太极谷。 

  一缕阳光照进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王尚屯,自然风光与山村美景完美结合。  

  河池注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型乡村旅游品牌。图为新建的红七、红八军河池阅兵广场及博物馆。 

  韦鹏雁 冯 辉 陈丹夏

  核心提示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和扶贫开发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要把扶贫开发与富在农家、学在农家、乐在农家、美在农家的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

  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河池市委书记何辛幸介绍河池经验:立足市情和优势生态资源,及早谋划,把旅游纳入扶贫开发工作计划,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的有机融合。

  旅游扶贫效果显著,美丽家园流金淌银。2009年以来,河池通过旅游扶贫带动减贫7.55万人。2015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540万人次,收入32.1亿元,分别比2008年增长3倍和5倍;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减贫1.6万人。

  在2015年国家旅游局公布的中国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榜单中,河池荣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的数量均位居广西前列。

  1 积极探索 “五大模式”力助精准脱贫

  河池是全国、全区扶贫攻坚主战场,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而在这些贫困地区,往往生态未曾遭受破坏,生态优势明显。许多群众守着绿水青山过着苦日子。

  绿水青山,怎样才能变成群众的金山银山多届河池市委、市政府为此不懈努力,2009年该市形成新思路,当年2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把旅游纳入扶贫开发工作计划,探索和建立旅游扶贫开发机制。

  绿色发展,群众共享。新思路一提出,得到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回应。2012年5月,全国政协重点提案调研组到河池调研,对旅游扶贫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议将东巴凤地区列为“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基地”。

  数年经营,河池尝到了甜头,更坚定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2012年7月,该市又制定《河池市打造乡村旅游“十百千”示范工程促进开发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确定把乡村旅游开发作为新时期扶贫工作重点,提出到2015年,要创建10个旅游扶贫示范乡(镇)、1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屯)、1000家农家乐。

  发展旅游需要大投入,而贫困群众最缺的就是资金。如何破解这个矛盾河池提出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为主、社会参与的发展方式。

  多年探索,河池初步形成了5种旅游扶贫经营模式,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带动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参与。

  “个体工商户+农户”模式

  在起步之初多采取此模式:农户注册成为个体工商户,一般对自家庭院进行改造,开办农家乐,从事旅游接待。如天峨山泉福度假山庄,该农庄建在“十三五”贫困村天峨县六排镇纳合村境内,个体工商户韩运满以经营特色餐饮、泳池为主,2014年营业以来,共安排当地群众就业80人,其中,贫困人口24人,人均年收入从2013年的4000元提高到2015年的12800元。

  “个体工商户+基地+农户”模式

  个体工商户依托本地的资源,开发旅游项目,使之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乡村旅游区,带动当地群众就业。个体工商户谭德灵依托东兰红水河第一湾,为游客提供垂钓、露营、竹排漂流等乡村旅游休闲服务,2015年解决就业35人,其中贫困人口20人,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2700元提高到2015年的10780元。

  “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

  村集体全体或部分村民立足本地的资源,成立合作社,由村民用土地、资金等入股,共同开发旅游项目,分享收益。罗城剑江天门山乡村旅游区,位于“十二五”贫困村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伦洞村境内,村干部带头组织成立合作社,155户村民通过土地入股,93名村民通过资金入股,共有713名村民(其中贫困人口92人)参与收益分配,年人均收入从2011年的3000元增长到2015年的10500元。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公司利用当地资源,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直接与农户进行合作,分享收益。巴马瑶族自治县平林村境内的巴马仁寿山庄2011年创建以来,吸纳62名村民就业,其中贫困人口49人,村民年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2000元增至2015年的15000元。

  “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

  一个贫困屯,3年内98%的贫困群众脱贫,这得益于村民以民族村寨、民族工艺传承、民俗表演、土地等入股东谋旅游公司主导开发的歌娅思谷景区,这是南丹县里湖瑶族乡王尚屯的发展历程。90后小伙何文军在景区从事讲解工作,月收入2000多元,不仅一家人脱贫,还从贵州“聊来”一个漂亮的女朋友。该模式是村集体全体或部分村民成立合作社,依托本地的旅游资源,入股旅游公司开发旅游项目,获取年底分红,并通过劳务输出方式服务景区获得报酬增加收入。

  2 多措并举 “六大工程”打造特色产品

  贫困山区发展旅游,谈何容易。基础设施滞后、群众素质不高、人才匮乏……一个个瓶颈亟待突破。

  面对重重困难,河池不是望而却步,而是迎难而上,抢抓国家实施《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和启动实施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建设等重大机遇,特别是在2014年全区乡村旅游与生态休闲产业发展工作现场会后,整合农业、文化、住建等资源,实施“六大工程”,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上档进位”,产业转型升级,旅游扶贫工作步入发展快车道。

  实施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工程。2015年,巴马甲篆乡至那社乡水晶宫景区水泥路修通了!工程投资6500万元,不仅将巴马县城至水晶宫景区的时程减少了一个小时,还让周边3.5万群众受益,旅游和社会发展完美融合。河池围绕乡村旅游景区布局,通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等方式,完善乡村旅游交通网络,加快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对乡村旅舍、旅游厕所、民族民居、环卫设施进行改造,夯实了乡村旅游发展基础。2011-2015年全市统筹各方投资130.6亿元,滚动建设262个旅游项目。

  实施乡村旅游支撑体系建设工程。结合“美丽河池·生态乡村”活动,实施“旅游+”发展模式,加强对特色旅游名镇名村、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培育,大力发展适合乡村旅游的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深入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提升乡村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旅游吸引力。成功打造休闲农业体验型、山水生态观光型、民俗文化体验型、特色乡村度假型、长寿养生度假型、加工基地参访体验型、红色文化教育型等7种乡村旅游品牌,极大丰富了乡村旅游产品。

  实施标准化示范建设工程。积极推进东巴凤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基地的创建工作,扶持创建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发挥典型示范带动引领作用。率先在广西制定旅游扶贫示范乡(镇)、村(屯)、区(点)评定标准,将旅游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等目标任务列入县(市、区)年度绩效考评。开展旅游扶贫示范乡(镇)、村(屯)、点的评比表彰,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一定的奖励。目前,全市建成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区27家,比2012年增长12.5倍;三星级以上农家乐43家,比2011年增长3.3倍。巴马、凤山被列为广西开展旅游扶贫合作试点县。

  实施旅游商品研发工程。早在2011年就编制了《河池市旅游商品系列品牌及项目总体策划方案》,并成立旅游商品研发中心,连续3年组织开展旅游商品创意设计制作大赛,并将历年来在全国、全区、全市旅游商品大赛中获奖作品收集整理,汇编了《河池市旅游商品获奖辞典》。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金属制品、民族刺绣、玉石雕件、竹木藤编、养生食品等5类特色旅游商品。2014年,该市传世壮锦绣等8种商品被评为首届广西旅游必购商品,获评数量位居全区前列。

  实施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工程。设立河池市旅游市场拓展资金,采取组团推介、媒体推介、节庆推介等多种方式,加大乡村旅游宣传促销和市场的拓展。统筹制作系列宣传品,不断拓展乡村旅游宣传促销覆盖面,提高乡村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开展对乡村旅游发展带头人、经营户、能工巧匠传承人和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2011年以来,全市共举办以乡村旅游为主要内容的培训班108期,参训人数达4193人次。2014年与广西桂林旅游学院合作,成立了巴马国际养生旅游学校。同年,国家旅游局将河池列为定点帮扶培训市,加强河池旅游人才培养。

  3 精准发力 “六大举措”推进增效提质

  素质较高的,从事讲解接待;有技能的,参与民俗表演;年纪较大的妇女,织布刺绣缝制百褶裙;没有技能的,干除草、挖土等杂活……总之,想干活的都有合适的事做。

  这是南丹通过歌娅思谷景区精准扶贫的实例。景区负责人说,景区建设以来,直接安排或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就业超过2000人。

  如何让乡村旅游扶贫更加精准河池于2014年启动完成了《河池市旅游扶贫发展规划(2015-2020)》编制,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探索,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脱贫富民强市的主导产业,把河池建设成为具有示范效应的旅游扶贫建设示范基地。河池市代市长唐云舒说:“我们规划到2020年,建成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屯)200个,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达到900万人次以上,乡村旅游总收入超过60亿元,通过旅游带动8.7万贫困人口脱贫。”

  在具体实施中,河池提出“六大举措”,着力推进乡村旅游扶贫提质增效——

  规划引领。进一步完善旅游扶贫重点村(屯)建设布局图、基础设施规划项目表等,做到乡村旅游扶贫对象精准。

  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扶贫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做到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安排精准。

  多方筹资。进一步加大对旅游扶贫产业的扶持力度和政策倾斜,扩大乡村旅游产品规模,做到乡村旅游扶贫资金使用精准。

  示范引导。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旅游扶贫经营模式,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旅游扶贫的渠道,做到乡村旅游扶贫措施到户精准。

  强化培训。进一步强化对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屯的村干部和第一书记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带领当地群众发展乡村旅游的能力和水平,做到乡村旅游扶贫因村派员精准。

  绩效考评。继续把实施乡村旅游扶贫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综合目标绩效考评内容,建立乡村旅游扶贫的统计体系,加强乡村旅游扶贫规划目标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贫困群众最大限度地分享乡村旅游发展成果,做到乡村旅游扶贫成效精准。

  (本版图片均由河池市旅发委提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