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03日 来源:桂林日报 作者:记者 刘倩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0月2日,龙胜各族自治县泗水乡白面瑶寨迎来了大量的自驾车游客。图为白面瑶寨满山遍野格桑花竞相绽放,游客置身花海中游玩拍照。   通讯员刘晓玉 吴生斌 摄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驾驶爱车与家人朋友一同徜徉秀美山水间,这感觉真是自在逍遥。“十一”黄金周,素有“自驾车天堂”美誉的桂林又迎来了自驾游大军。10月2日,自助游和自驾车游客的高峰如期到来。已有成熟接待经验的桂林早已做好准备,采取各种措施升级自驾游接待,以热情、贴心的服务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车大潮。

  自驾游高峰如期而至

  桂林一直是自驾车游客钟爱的自驾游胜地。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扬帆起航以来,桂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自驾车游客数量不断增多。

  “一到国庆黄金周,就可以在桂林马路上数车牌了。”市民小徐笑称。许多市民都有同感,每逢国庆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自驾车涌入桂林,粤、桂、湘、鲁、鄂、琼……不同地方的车牌还真考验大家的地理知识。

  10月2日,记者在市区许多景区停车点看到大量外地自驾车停放,酒店的停车场也被外地自驾车停得满满当当的。象山景区的停车场,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引导自驾车游客有序停车。在“两江四湖”景区,许多自驾车游客将车停在附近停车场后,在杉湖日月双塔周边游览拍照。

  从高田高速路口到阳朔县城的道路两旁以及阳朔各景区的停车场,外地自驾车随处可见。据阳朔县旅游局统计,仅黄金周首日,该县就接待游客6.8万人次、自驾车约1万辆。2日全县接待游客10.8万人次、自驾车1.3万辆,县内宾馆入住率超过9成。预计3日、4日两天,该县酒店入住率基本饱和。阳朔县对自驾游高峰的到来做好了充分准备,在原有停车场全部开放的基础上,又开放临街的机关单位、学校的庭院用于临时停车,以满足自驾车游客停车需要。

  龙胜各族自治县也迎来了龙脊梯田观赏的“黄金期”,许多自驾车游客慕名而来。“龙胜旅游自驾车时代已经到来!”该县旅游局负责人骄傲地说,国庆首日,该县接待游客2.5万人次。10月2日至下午2点,该县接待游客超过3.5万人次,自驾车超过4000辆。

  自驾游趋势“更深度、更自由”

  今年的自驾游不仅仅拘泥于热门景区景点,自驾游大军希望能够有“更深度、更自由”的旅游体验,去别人没去过的地方、看别人没看过的风景成为他们乐此不疲的追求。

  “怀念花千骨,寻觅白子画。”年度大戏《花千骨》刚刚落幕,剧中宛若仙境的山水画卷不禁让人神往,今年国庆黄金周,不少“骨迷”自驾来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找寻人间仙境。“桂林青山绿水环绕,处处皆美景,就是我心中的梦幻仙境。”游客小张说。不仅如此,他和朋友还计划“玩转广西”,不仅在桂林—阳朔—漓江—龙胜等地自驾游,还一路南下,前往南宁大新、德天瀑布、北海银滩等。“想去哪就去哪,这才是我的假期我作主。”他说。

  在龙胜,自驾车游客们发现美景的能力让当地人都佩服。“以往龙胜自驾车游客都集中在龙脊景区、温泉景区等几个大景区,今年特别不同的是,自驾车在龙胜‘全面开花’。”龙胜旅游局负责人说,自驾车游客还在龙胜泗水乡村旅游区、潘内瑶寨、白面瑶寨、排坊苗寨、里排壮寨、细门瑶寨等10多个具有各种民族风情的寨子进行深度游。据介绍,仅2日上午,白面瑶寨就驶入了200多辆自驾车。“整个龙胜变成了一个大景区!”

  多措并举应对自驾游大军

  应对自驾游大潮,桂林早已成竹在胸。

  为了更好地服务自驾车游客,我市交警部门在重要交通路段都安排了警力,确保道路通畅,在进出景区的各大路口也设置了临时标志标牌,引导车辆有序进出景区。今年,桂林路边停车位开始收费,对自驾车游客来说,相当于多了数千个停车位,方便他们泊车。记者在市区街头看到,许多路边停车位都停着外地牌照的车辆。此外,交警部门安排全部警力及交通协管员投入全市各个交通节点和景区进行疏导。

  在高田高速路口和阳朔西街路口,阳朔县旅游部门设置了自驾车游客咨询点,自驾车游客可享受旅游信息咨询、免费获取宣传资料、协助联系导游、交通安全指路等服务。西街咨询点还特别安排了英语志愿者。

  国庆期间,机场路自驾车旅游咨询服务站、桂林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也安排工作人员值班,为自驾车游客提供多项服务。此外,服务站还配有最新的“桂林智慧旅游平台”智能终端机,只需手指轻触屏幕,就能轻松了解各种旅游信息,引导游客平安、满意、欢乐游桂林。

  曾经,拥堵成为自驾车游客来到龙胜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今年,龙胜新增了一个大型停车场,增加了约2000个停车位,并修建了龙脊循环路等系列旅游公路,使得自驾车通达性更好。龙胜还对龙脊景区道路进行了全面翻修,增加了交通引导标识,帮助自驾车游客畅游龙胜。

  “虽然路上车辆很多,但是没有拥堵,道路通畅,这很难得,也体现了桂林这座旅游城市的成熟和服务质量。”游客苏先生说。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芝洲莫鱼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