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3日 来源:防城港日报 作者:李明铎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港口讯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水产部门围绕边海经济带建设大局,坚持“转方式、调结构、抓特色、上项目、保安全、促增长”的工作主线,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渔业,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全市渔业总产值22.3亿元,同比增长8.68%。

  加快推进海洋渔业(核心)示范区项目建设。全市水产畜牧业“十百千”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700万元。一批海洋渔业(核心)示范区渔业项目进展顺利。港口区现代特色海洋渔业(核心)示范区完成养殖池塘标准化建设800多亩,实施文蛤、方格星虫混养860多亩。东兴市京岛海洋渔业核心示范区完成1500亩对虾标准化养殖池塘改造;正在建设自动化养殖系统和专家远程诊疗平台;鸿生南美白对虾育苗及石斑鱼工厂化养殖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及设备安装。

  大力发展生态渔业和设施渔业。扶持发展离岸深水海域抗风浪网箱养殖等设施渔业,推广名特优品种高效养殖和健康生态养殖技术。全市实施养殖池塘标准化改造0.9万亩,发展水产健康养殖5.6万亩,预计新增产量2.04万吨、产值1.94亿元;发展网箱养殖水体达60万立方米,养殖金鲳鱼约600万尾,预计全年的养殖产量达3500吨,产值8700万元。

  加快外海渔业和远洋渔业发展。积极申报国家扶持海洋渔船更新改造项目,鼓励和扶持发展外海渔业和远洋渔业,提高海洋捕捞能力和生产效益。防城港市好当家海洋捕捞有限公司4艘南沙专项生产渔船预计年内建成投产。全市现有330千瓦以上的捕捞渔船5艘,120至330千瓦的渔船217艘,渔业企业(公司)7个,渔业专业合作社4个。上半年,全市海洋捕捞产量6.22万吨,发放2013年度渔业作业用油补贴8000多万元。

  不断提升水产品出口和加工水平。以完善产业链为主线,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升加工水平,扩大对外贸易出口。全市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10家,其中自治区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水产品精深加工率由原来的“零”提高到15.7%。上半年,全市出口水产品1071吨、出口额620万美元,分别同比增长219.6%和53%。预计全年水产品加工总量达15万吨,出口水产品超3000吨,出口额超1700万美元。

  加强渔业生态资源保护和规划。在沿海三市率先编制实施了《防城港市白龙珍珠湾海洋牧场示范区规划》,计划在白龙珍珠湾建设鱼礁礁体约6万空立方米,礁区海域面积约350公顷。通过规划的实施,打造全国海洋牧场示范基地。目前,已完成300多个鱼礁建造,放流各类苗种4400万尾(粒)。同时,正组织开展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修编工作,对全市渔业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修编规划定于12月底前完成。

  积极培育渔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我市“以旅游文化旺市”的发展战略,依托丰富的边、山、海等旅游资源,发展小水体流动水养鱼等特色养殖,加快开发多种形式的休闲渔业,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市已建成的休闲渔业场所有195处,年接待游客75万余人次,实现产值约7000万元。发展冬闲田养鱼、小水体流动水养鱼2万多亩,产值1500万元。(李明铎)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