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8月13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记者 谭卓雯 实习生 苏思婕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阅读提要:

  今年以来,我区直接融资总量快速增长,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上半年直接融资总额722.68亿元,同比增长86.59%,剔除地方债置换银行贷款262.72亿元不可比因素,同比仍增长18.76%,完成全年750亿元目标任务的61.32%。

  当前,我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金融业助力经济稳增长,关键要适应新变化,主动作为,拓展直接融资渠道,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引入更多源头活水滋润实体经济。

  A 广西资本市场持续扩容

  北部湾旅游、博世科、绿城水务等三家企业成功首发上市,实现创业板上市公司零的突破;北海保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瀚特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田野创新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债券市场融资创历史同期新高……

  时至年中,盘点上半年我区直接融资战绩,在经济运行压力的逆境之下,我区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仍然透出一抹亮色。

  广西证监局统计,上半年我区境内上市公司达到35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6.67%,总股本226.61亿股,总市值4018.9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3.03%、207.85%。我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持续推进,截至今年上半年,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13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60%;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所挂牌企业达到171家,较一季度末大幅增长64.42%。

  在债券市场融资方面,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通过强化引导和服务工作,有效缩短政策传导周期,切实推动广西债券市场融资创历史同期新高。今年上半年,广西累计发行债券融资421.59亿元,同比多发行61.29亿元;其中在交易商协会平台累计发行债券266亿元,同比多发行2.5亿元。从比例上看,债券市场融资仍牢牢占据我区直接融资的主导地位。

  作为我区金融创新的热点之一,信贷资产证券化迈出实质性步伐。广西首单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桂林银行10.8亿元信贷资产证券化已获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桂林银行也成为广西首家获得信贷资产证券化资格的法人金融机构。

  “在48条稳增长政策措施中关于支持企业直接融资的鼓励措施的利好支持下,我区资本市场稳中有进,金融融资过度依赖银行间接融资的局面正逐步扭转。”我区一位金融业关专家表示。

  另一方面,经济运行风险的增大让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雪上加霜,一些资历尚浅的中小企业及时转变思路,积极向资本市场靠拢。

  8月6日,广西常邦投资集团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Q板即中小企业股权报价系统成功挂牌上市,广西中小企业登陆上海股交中心Q板再添一员。据悉,今年上半年广西共有34家企业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签约办理Q板挂牌业务,解决融资6000万元。

  B 直接融资挑战机遇并存

  尽管上半年我区资本市场实现了良好开局,但要完成下半年任务,前路仍然布满荆棘。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上半年虽然在中央和自治区多项稳增长政策措施拉动下,我区传统行业上市公司业绩初步趋稳向好,但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上市公司盈利压力将进一步增加,这将对上市公司再融资造成直接影响。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除国海证券外,我区33家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7.2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6.91%,33家传统行业上市公司中营业收入下降的13家,亏损的11家。截至7月24日,从我区已披露2015年中报业绩预告的21家上市公司情况看,预计实现盈利的16家,亏损的5家。

  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给我区企业债券发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有关人士指出,在调结构、促改革的关键期,广西部分传统制造和生产优势行业出现经营困难,将增加这些企业的后续发债难度。同时,我区债券发行总量占比偏低,今年上半年,广西企业发行债券总量仅占全国发行总量的0.76%,该指标较2014年下降0.18个百分点,甚至低于内蒙古、云南、湖南和重庆低等省市的占比。

  广西证监局有关人士表示,从政策环境看,我区拥有西部大开发、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一带一路”建设、中南西南开放战略支点、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等多重政策叠加优势,加上证监会高度重视并有针对性的推进民族地区资本市场发展,这些都为我区资本市场提供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和纵深空间。

  记者了解到,证监会针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资本市场推出多项支持政策,包括西部企业IPO绿色通道政策、新三板挂牌及民族地区区域股权市场发展支持政策等。

  目前,我区企业发行上市正在稳步推进中,广电网络正在正常审核,在上交所在审企业中排名第33位,在西部企业排名第8。另外,我区新三板后备资源库稳步扩大,截至6月底,我区企业获新三板挂牌批文1家,在审企业7家,签约后备企业128家。

  C 场外融资做大资本市场

  专家表示,今年以来,我区一系列重大战略、重大政策和重大项目的新建和续建付诸实施,以及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支持“三农”发展,都需要扩充金融资源。在广西总体可用信贷资金有限的背景下,能否抓住机遇实现直接融资大发展,是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实现广西经济稳增长的关键所在。

  广西证监局有关人士表示,在推动我区企业IPO的同时,把推动企业在新三板及区域性股权交易所挂牌作为我区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座谈会、培训会、专题调研和为企业及中介机构搭建有效对接平台等方式,培育我区企业新三板挂牌意识,并积极推动挂牌企业进行再融资和开展并购重组,整合和集聚行业优质资源,促进挂牌企业加速发展。

  针对我区对上市公司资源的整合利用不足,“重企业上市,轻上市企业”的现象,我区将加大上市公司再融资及兼并重组力度,推动优质上市公司以兼并、重组、收购、股权置换等手段对业务、行业进行重新组合或整合。通过资产注入、置换实现辖区优势产业龙头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借壳上市。同时,将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结合起来,有效发挥上市公司整合优势资源的平台作用。

  债券市场融资方面,下一步人民银行南宁中心支行将加大对广西企业发债的培育力度,联合有关部门创建“广西金融市场专家库”和“广西银行间市场后备发债企业培育库”,积极培育广西直接债务融资市场参与主体,为广西直接债务融资市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不影响支农前提下,该行将积极引导符合条件的广西农合机构和其他法人金融机构加入银行间市场,有效丰富广西法人金融机构投融资渠道,增强服务广西企业发债融资的能力。

  对于自身条件尚不足以登上主板、“新三板”的众多中小企业,我区正积极引导和帮助他们对接资本市场,通过挂牌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Q板等方式,缓解其融资难问题,为资本市场“广西板块”培育“后备军”。

  自治区工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区借助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扩大信贷引导资金规模和效益,打造中小企业股权交易推荐孵化示范基地。在节能环保、创新科技、电子商务、教育培训以及健康产业等重点领域,选择100家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发展潜力强的优质中小企业进入孵化示范基地进行培育,指导企业转型升级,帮助更多中小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破解融资难、融资贵的发展瓶颈。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