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07月27日 来源:广西日报 作者:周 全 图片由柳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0 收藏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柳州全景。  

  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繁忙的生产线。  

  东风柳汽生产的小汽车。  

  广西汽车集团焊接生产线。  

  柳州源创电喷技术有限公司先进的生产设备。  

  柳钢不断丰富产品线。  

  广西方盛集团公司车桥装配车间,一名工人正在组装汽车车桥。  

  柳工生产的挖掘机畅销国内外。  

  步步高购物广场是柳州重要的商业地标。  

  柳州农业兼具观光特性。  

  繁忙的鹧鸪江码头。  

  柳州物流业日益壮大。  

  柳州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迅猛。 

  “我们绝对不能辜负自治区赋予柳州‘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定位和使命!在经济新常态下,我们要坚定‘发展促增长’的信心,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全面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发展战略,为把柳州建设成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重要节点和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7月22日,在第三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上,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再次表明信心和决心。

  在经济新常态下,柳州市通过加大经济转型升级力度,优化调整工业结构,打响了一场经济“突围战”:汽车、冶金、机械3大支柱产业顶着市场的下行压力坚挺站立,新兴产业异军突起,园区工业半分江山,广西柳州汽车城展现工业勃发的核心竞争力,服务业高歌猛进,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风生水起……

  汽车行业担当火车头角色

  柳州市工信委负责人分析今年上半年工业经济时表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柳州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双核”驱动、工业强桂战略和稳增长48条,按照“实业兴市,开放强柳”的战略部署,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全市工业经济虽然下行压力仍然很大,但总体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经济新常态下,柳州汽车行业充当了火车头的角色,发挥稳增长主力作用。“卖得好的多卖,卖得不好的就将产能让给卖得好的。”在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宝骏基地,乘用车业务高级总监胡健斌概括了企业稳增长的“要诀”。

  在宝骏基地展示大厅,陈列着上汽通用五菱系列产品的样车。胡健斌介绍说,目前,上汽通用五菱已形成以宝骏730、宝骏630、宝骏610、宝骏乐驰和五菱宏光全系产品为主导的乘用车产品阵营,以及以五菱宏光V、五菱荣光和五菱之光为核心的商用车产品阵营。今年,企业根据用户需求对宏光S和宝骏730推出升级产品,同时在本月推出首款SUV产品——宝骏560。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柳州汽车工业总产值1074.28亿元,增长13.75%,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对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36.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32个百分点。汽车工业的快速增长,得益于汽车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价格较高的多功能乘用车(五菱宏光、宝骏730、东风菱智、东风景逸)的快速增长,比重逐步增大。汽车(不含改装车)117.14万辆,增长11.2%,其中多功能乘用车64.03万辆,同比增长25.5%,其比重占全市汽车产量的54.7%,成为拉动汽车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上汽通用五菱的多功能乘用车市场占有率高达38.9%,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广西汽车集团优化产品结构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完成工业产值63.8亿元,增长9.6%,新产品NP18发动机产销4.2万台,占发动机总量的28%,成为该公司发动机业务重要增长点。

  在另外两大支柱行业中,冶金工业实现产值411.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2%;钢材678.82万吨,增长15.0%。机械行业实现产值134.7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3%;挖掘、铲土运输机械5217台。

  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

  “别看这小小的汽车发动机喷油器,它的技术含量高着呢!”柳州源创电喷技术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技术总监黎艺文说,多年来,国外一直对我国进行技术封锁,我国有关部门曾计划用“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来获得该技术,但仍未能引进喷油器设计及制造的核心技术。柳州源创多年来自主研发,成功制造出多款各种车辆的喷油(射)器产品,打破国外厂家的技术壁垒,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保护,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中国,柳州源创是惟一有能力为主机厂配套喷油器的企业。

  “钢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改造加速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柳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盘点半年工业经济发展状况,信心十足。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柳州六大高耗能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市比重为25.8%,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93.4亿元,占全市比重9.0%,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比2014年年底提高0.7个百分点。

  汽车、钢铁等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准确定位细分市场,加快实施新产品开发,有效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上汽通用五菱微客稳固占据市场半壁江山,其中新微客五菱宏光V成为新支撑点;五菱宏光、宝骏730牢牢占据国内MPV市场前两席位,其中宝骏730上半年累计销量达到15.8万辆,市场份额从1月的13.3%提升到6月的17.3%。东风柳汽上半年乘用车销售增长10.2%,其中风行菱智热度不减,销售5.65万辆;风行景逸销售7.40万辆,增长高达51%。在新产品推出方面,今年4月以来,东风柳汽推出风行景逸XV、景逸S50、新一代重卡H7等一系列新品抢占市场,市场占有率步步扩大。柳钢集团在钢材市场需求疲软、产品价格全线下跌的行业新常态下,积极应对市场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取得新突破。目前,中高端钢材产量占总量比重达到60%以上。

  重大产业项目强力推进

  骄阳似火的7月,生机蓬勃的柳州再度掀起新一轮项目建设新热潮:7月22日,以柳东下窑村安居工程为代表的96个总投资217.38亿元的重大项目在三季度集中开竣工,涉及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既是项目投资的重点领域,又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

  紧抓实业不松手,方能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大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正是柳州以“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出新招、解难题之举。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要把投资项目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强力推进,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关键性作用,确保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47亿元,同比增长16%。”

  柳州市共有19个项目列入2015年工业跨越发展“1131”工程及“项目建设突破计划”重点跟踪项目,这批项目规划总投资210亿元,2015年计划投资46.5亿元,上半年累计完成投资21.92亿元。

  ——玲珑轮胎“年产1000万套高性能半钢子午线轮胎”、上汽通用五菱“GP30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新宇纺织“年产20万纱锭设备升级改造一期”、柳工集团“压缩机生产基地一期”等其他3个竣工投产项目正按期推进。

  ——一批年内新开工项目正加紧推进。其中,东风柳汽“柳东乘用车基地二期”和卓通汽车“柳东乘用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二期项目”、鑫沃特“汽车内外饰系统及动力系统零部件科技创新产业化项目”已开工建设;上汽通用五菱“宝骏二期整车产能建设项目”、东风柳汽“乘用车发动机技术改造一期项目”、欧维姆“洛维工业集中区生产基地一期项目”等7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实施进度;柳化股份“整体搬迁和技术升级改造项目一期工程”、菱特动力“V6汽车发动机项目”等4个前期工作项目顺利推进。

  县区工业逐渐走向智慧型

  “今年,继续推进各类重点工业园区和工业集中区整合提升,促进工业园区向高端化发展,全力打造‘智慧园区’,激活柳州工业增量提质的‘兴奋点’。”柳州市一名负责人说,“目前,县区工业增速正低速企稳。”

  现在,柳州市共建有10个自治区A类及以上工业园区。其中,经国家批准的国家级工业园区1个,核准的自治区级工业园区2个;自治区批复的自治区A类工业园区7个。

  雄厚的实力是推进增长极坚实的基础,而要想走向高端,进而建设“智慧园区”,还需在“新”字上做好文章。于是,鱼峰区“智慧园区”政企协作管理与服务平台,融安园区服务信息化与电商平台,将阳和工业新区、河西工业园区重点打造成为广西工业园区“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园区等诸多全新概念的项目建设,在柳州市各大工业园区如火如荼地展开。

  工业园区不断向四面八方延伸,经济多元形态已经形成。东部依托柳东新区官塘片区、阳和片区等,以广西柳州汽车城建设为载体,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聚集区向东延伸至鹿寨经济开发区,向北拓展至柳城华侨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柳东新区花岭、中欧产业园、中电柳州产业园等园区科技引领、产业集聚的作用,力争建成优势产业的聚集地;西部依托“长势”较快的河西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汽车、工程机械零部件配套产业,形成相互关联和支撑的产业配套优势;北部主要为循环经济产业聚集区,依托柳北石碑坪片区、沙塘片区、白露工业区等,以柳钢、柳电等大型企业为龙头,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集群。

  据统计,今年2-6月,柳州市12个县区、开发区累计产值增速分别为6.1%、6.2%、7.3%、8.3%和9.6%。持续回升的数据表明,上半年县区工业稳增长取得初步成效。1-6月,12个县区、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41.2亿元,增长9.6%,高于全市增速5个百分点。其中,柳东新区增长20.3%、鹿寨县增长11.6%、融安县增长11.1%,产值增速实现两位数增长;柳北区增长9.7%、阳和区增长7.9%、融水苗族自治县增长7.2%、柳南区增长6.8%、柳江县增长6.7%,产值增速超过5%;鱼峰区增长4.5%、城中区增长4.1%,实现微增长。

  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1500多家店铺在网上销售柳州螺蛳粉,销量最大的店铺月销量突破3万碗;融安金橘去年电商成交1107.6万元,同比增长804.4万元……如今,柳州市正力推“互联网+”,引导扶持农民“玩转”电子商务。

  “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让柳州的一产和三产更加红火热闹。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柳州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23.81亿元,增长9.4%,高于全国的8.4%和广西的9.0%。

  2014年,柳州市电子商务交易额338多亿元。其中,广西糖网交易额271多亿元,占80%强;八桂农网交易额3.85亿元,占1.13%,注册交易商逾1.5万名,成为广西较具影响力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据初步统计,柳州市六县四城区现有涉农电子商务企业180家,销售产品包括40多种农特产品和农副产品,其中融安县已有78家电商企业。

  今年,柳州市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便民利民项目纳入十大为民办实事之一,全市已完成第一批30家企业、合作社的60家农村网店建设和交互使用,第二批40家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休闲农业旅游企业的80家农村网店,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预计8月中旬投入使用。

  与此同时,柳州现代特色农业建设也是风生水起。全市13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中,10个已完成建设规划,3个正在编制建设规划,共引进26家农业企业和44个农民合作社进驻示范区开展建设。2014年市级财政投入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2500万元,2015年投入资金1亿元,各县按1∶0.5、城区按1∶1比例配套,鼓励和引导经营主体加大投资力度。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示范区建设投资3亿元。

  柳江县荷塘月色核心示范区获得首批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称号,三江侗族自治县布央现代茶叶示范区获得市级示范区授牌,鹿寨县呦呦鹿鸣精品葡萄示范区特色明显,柳城县、柳东新区等示范区的创建工作进展顺利。

  (本版图片由柳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扫二维码,手机阅读本文
编辑:spring
分享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