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天堂村1000亩“一稻两鸭”有机稻示范项目迎来专家组的测产验收。结果表明,广西农科院改良的有机稻“一稻两鸭”栽培模式获得成功,水稻生长全过程不用任何化学农药,一季亩产400公斤以上,实现了优质高产,同时可收获两批生态鸭。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有机稻米供不应求,广西科技重大专项《粮食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子课题——《有机稻“一稻两鸭”标准化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示范》应运而生。什么是“一稻两鸭”直白的解释就是:种一季水稻,在稻田中放养两批鸭子,它是一种生态有机大米标准化高效栽培模式。广西农科院2012年开始实施该模式,即禾苗种下10天后,选择出生15天的爱吃草的小鸭放到稻田里,每亩放15-20只。鸭子在稻田里游走、踩踏时身体与水稻发生摩擦,能够刺激水稻生长,又能活化土壤,抑制杂草生长;鸭子在田间觅食,吃掉水里的害虫、杂草;鸭子的排泄物又是上好的肥料。这些鸭子在稻田里放养两个月左右,待到水稻抽穗便离开稻田,再放入另一批鸭苗。鸭子以田间天然生物为食,从而保证了水稻和鸭子的天然无公害品质。
这种有机稻米市场价每公斤可卖30多元,加上鸭子的收益,一年两季每亩产值约两万元,跟普通栽培技术相比,“一稻两鸭”让农民每年增收6000元。专家称,下一步我区将推广这一栽培模式,助农民增收。
相关阅读xiang guan yue du
百丈有机稻种植:美了乡村 富了农民
水稻种植、大米加工是象州县的传统产业,在素有“鱼米之乡”美誉的象州县百丈乡,练石村委下甫村的农民把水稻种出了新花样。通过种植有机水稻,当地村民让土地生金,美了家园,鼓了腰包,令周边乡镇的群众羡慕不已。有机水稻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呢?日前,记者到该村一探 【详细】
广西反季节桑果栽培成功
河池学院桑蚕研究中心最近在桑果栽培技术上取得新突破,成功栽培出反季节桑果。 【详细】
天峨举办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
今日,天峨县举办首期“优质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班。来自9个乡镇的食用菌技术员、林场技术员、种植大户及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社员等120多名学员参加培训。 【详细】
广西地方标准《糖料甘蔗滴灌高产 栽培技术规程》通过审定
日前,由江州区水利局等单位共同起草的广西地方标准《糖料甘蔗滴灌高产栽培技术规程》顺利通过了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专家组审定,将于10月25日正式颁布实施,此举对推动广西蔗糖产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详细】
广西糖料甘蔗滴灌高产栽培有了地方标准
由崇左市质监局提出、崇左市江州区水利局等单位共同起草的广西地方标准《糖料甘蔗滴灌高产栽培技术规程》顺利通过了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专家组审定,将于10月25日正式实施。 【详细】